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做空A股的国际阴谋

火烧 2009-08-0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揭示A股在2008年金融战争中的关键角色,分析国际热钱做空A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及A股与美股、港股的同步走势。

本文选自《毁灭与颠覆》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荣跃

毁灭与颠覆:重重迷雾笼罩下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章A股:金融战争的先行指标

2008年金融战争的特点是打破了以往金融危机的规律。一方面危机发源地的股市、房市、本币三大泡沫同时破灭的规律被打破了,尽管美国房市、股市泡沫破灭了,但强势美元依然支撑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危机突破了历史上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泡沫轮番繁荣、轮番崩溃的规律,导致了全球资产泡沫同时破灭。这里的传导机制除了股市对股市的传导之外,最重要的是外汇市场上外币对本币的传导和大宗商品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传导。2008年上半年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向全球传递了高通胀的信号,导致中国和欧洲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和欧洲资产泡沫破灭与经济下滑,而下半年石油及大宗商品的暴跌,又向全球传递经济衰退信号,导致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及中东石油国家的资产泡沫破灭与衰退。

  在这场金融战争中,中国的A股市场俨然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迄今为止,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传导路径是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从金融系统传导到实体经济;由于中国的金融系统并未对外开放,所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小;而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直到2008年下半年通过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倒闭才开始显现。

  

  这一观点显然没有注意到A股市场2007年10月与美国股市及香港股市几乎同步出现见顶回落的走势,而且在随后出现的持续暴跌中,2008年1月、3月、7月、10月A股(图6)四个重要底部都与美股和港股(图7)的底部有精确的对应。

  A股之所以出现历史第一次与美股的同步走势,可能有两个路径:一是进入A股市场的热钱与留在海外的热钱联手操作,通过在A股、美股和港股三地股票同时做空,尤其是通过同时在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三地上市的上市公司的三地股价联动做空,实现在美股、港股的金融衍生品做空而实现套利;二是通过日元持续升值引导日元套利盘撤离A股,此外,利用美元2008年7月以来的大反弹,引导热线从A股等新兴市场回流美国。

  热线做空A股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通过A股的下跌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这一点对房地产、钢铁等周期性行业的影响十分明显,当然,人们也可以把A股的调整归于中国的宏观调控。然而,宏观调控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第二是通过A股市场的大调整可以打击全球投资者的信心。2008年年初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论坛上,各国政要和企业领袖,都把全球增长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然而,中国在2008年四季度与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只有6.8%、6.1%,较2007年三季度的119%大跌50%,中国不得不开始从防止经济过热来变成防止经济过冷。借用西方记者的说法,中国经济正从悬崖上坠落。中国经济持续30年GDP年均98%高增长的结束,将成为2009年全球经济进入二战以来第一次衰退的重要原因。

  23金融战争: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

  广义的金融战争与狭义的金融战争

  从某种角度讲,历史上的战争,可以分为金融战争与非金融战争,凡是为争夺和保卫货币霸权进行的战争都可归为金融战争。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以看成是新崛起的德国马克与美元及英镑争夺货币霸权的战争。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德国马克彻底退出争霸和老霸主英镑的地位下降,使美元最终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21世纪的今天,为保卫美元霸权,会不会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008年10月被称为美国政府智库的兰德公司公开发表报告表示,美国政府用7000亿美元救金融危机时,不如用7000亿美元打一场仗。而战争对象与以往的伊拉克或者阿富汗不同,可能是某个大国。

  兰德公司的这一惊人判断得到中国的两位权威学者的认可。中国宏观经济协会秘书长王建认为,如果美国想尽办法仍不能化解金融危机,只能选择战争。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就会挑起这场战争,战争地点会选在欧洲,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为维护美元霸权,为阻止美元资本从美国向欧洲转移进行的战争。

  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超限战》作者乔良,也认为到金融战争对抗双方,看到的只是美国金融力量在全世界的长驱直入,从全世界拿走了大量的财富,却几乎没有遭到抵抗。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专家谭雅玲则认为,美国对伊朗的金融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2008年7—12月国际石油最大跌幅超过70%,欧元最大贬值近30%,对于以欧元作为出口石油结算货币的伊朗,是个双重致命打击。

  到金融战争对抗双方,看到的只是美国金融力量在全世界的长驱直入,从全世界拿走了大量的财富,却几乎没有遭到抵抗。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专家谭雅玲则认为,美国对伊朗的金融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2008年7—12月国际石油最大跌幅超过70%,欧元最大贬值近30%,对于以欧元作为出口石油结算货币的伊朗,是个双重致命打击。

  笔者认为,金融战争已经打响。战争的发生不应当以双方是否发生对抗为唯一标准,二战爆发时德国对波兰等多国发动的闪击战几乎未遇抵抗,直至空袭英伦三岛及闪击苏联才发生双方对抗,但这并不能改变二战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历史。

  广义上的金融战争,凡是为争夺和保卫货币霸权进行的战争都可归为金融战争;狭义上的金融战争,则是主要以金融手段进行对抗,而又不限于金融手段对抗的战争。

  本书中讨论的金融战争仅限于狭义上的金融战争,或者说真正的金融战争。

  金融战争:“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

  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上海。

  一天24小时,一周5个交易日,一年250多个交易日。

  国际金融市场多空大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汇市、股市、期市、债市及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波动,对世界各国财富进行再分配。所以,金融战争堪称“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

  然而,与传统战争相比,金融战争属于战争领域的黑天鹅,因为它不仅全面超越了传统战争中对军人、武器、战场时空、作战目标、作战方式的限制,而且金融战争带来的财产损失可以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的总和。

  

  金融战争与金融危机的区别

  金融战争与金融危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金融危机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灾难,主要表现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或金融产品相对过剩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但是,股份制取代私有制,上市公司股东的社会化形成的制约机制,可以使这一矛盾出现缓和,因此,周期性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并非绝对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的形式主要分为货币危机(比如货币短时期大幅贬值)、债务危机(比如债务国或债务人违约,导致债务无法归还、延期归还)、银行危机(比如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或现金流枯竭而破产)。金融危机主要是表现为被动型危机,金融危机人人受损,无人受益。

  金融战争表现形式也是金融危机。但金融战争主要表现为主动型危机。金融战争的发动者,是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引爆金融危机的。金融战争的发动者,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控制危机次序、节奏、时间及范围,比如美元危机、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四者不同步,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控制金融战争发动者的损失。此外,由于金融战争是发动者有意识地放松监管、扩大风险,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的缺陷引发的,因此,也随时可以通过弥补这些缺陷,控制危机的发展甚至阻止危机继续下去。比如限制卖空政策的先取消后恢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