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为人民服务”>>批判
<<中国革命与“为人民服务”>>批判
7月23日鸟论抛出了一片文章,题目是<<中国革命与“为人民服务”>>,以下简称鸟论.文章通过偷换概念手法,把"为人民服务"概念异化,将人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概念,将 “为人民服务”异化成为 “资本家服务”,达到将共产党异化成社会党和全民党的目的.本文是对其原文章的分析和批判.(黑体字是我的观念)
一、“为人民服务”的起源
有一种说法,最先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美国总统林肯,于1863年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原文为:“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当时孙中山把它翻译为:“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永存于世上”,后来又有人把它翻译为“人民所有的、人民管理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不致于从地球上消亡”。就原文来看应该是“为人民的政府”中间并没有“服务”的意思。因此,严格的说最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人不是林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先在中国提出“为人民服务”,并让这一口号响彻中国的人是毛泽东。毛泽东于1939年2月20日晚上致张闻天的信中提及“为人民服务”这个词句,其后,在悼念张思德同志的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主题讲话。
我们来比较下《葛底斯堡演说》,和《为人民服务》。“人民所有的、人民管理的、为人民的政府”这个讲话,将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的关系作了充分的界定。这一界定很显然是将人民放在首位,同时也表明:你政府必须是为人民的,否则人民可以管理你,因为你是属于人民的。历史证明,这一界定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美国人民认为林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以至将他的排名放在华盛顿的前面,与这一界定是有关系的。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与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是有区别的。首先“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并没有点明主语,开始讲这句话是对军队的要求,“七大”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对党的要求;这一慨念其后又有进步和发展,但终究是“要求”,是共产党对自身道德的自律要求,并没有表明是党和军队的责任。其次,也没有界定“为人民服务者”与人民的关系。然而,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时,同样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肯定和热烈拥护,并且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文章一开始,鸟论就把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作了比较,得出了"因为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将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的关系作了充分的界定,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的结论.事实是:最近百年来美国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各国民众的掠夺的基础上,特别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产掠夺.鸟论无视这个事实,把美国社会的发展归功于美国的所谓民主政府,是非颠倒.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政府是否民主.美国总统名义上是通过民主选举,实际上都是几个金融寡头操纵的,美国的政治和决策,都是后面的资本寡头说了算,根本算不上民主.说美国政府是民主政府,那才是笑话.
只有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才是真正的民主.现在一些资改派鼓吹西方的政治体制,无非是让广大民众失去经济独立的地位,让极少数"代表"分子掌握生产资料,进而使广大民众成为他们奴役的对象.
鸟论通过比较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与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得出结论林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而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既没有主语,又没有表明是党和军队的责任,也没有界定“为人民服务者”与人民的关系”。鸟论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不想否认林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但中国的民众,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知道谁是最维护他们利益的人,这决不是几个小丑能丑化的了的.
二、为什么要重提“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已写入党章,在老一辈中国的老百姓中没有人不熟悉它,一段时间它几乎成了党的代名词,人民相信党,因为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然而,自“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起,“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就再没有多少实质的进步和发展,还是停留在对军队和党的要求这一层次。有一段时间“为人民服务”贴在墙上,成为口号;其后口号消失,贴在墙上的也慢慢消退。党章内还保留着“为人民服务”的词句,但也为其它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思想掩盖。今天我们重提“为人民服务”是要阐明,做到“为人民服务”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职责。
其一,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得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后指出,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要求党“执政为民”,也就是要求政府为民。“执政为民”是把“为人民服务者”的范围由军队和党扩大到政府,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实质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政府做到“执政为民”就是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到此为止,党的理论把“为人民服务者”的范围扩大了,但还是保持在对自身道德的自律要求这一层次。然而,实质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是为了人类而要达到的理想王国,“共产主义”只是目标,“为人类”才是目的;因此,“为人民”应该是第一位,也只有至始至终将“为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不偏离方向,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目标。由此,我们知道,做到“为人民服务”根本就是共产党的责任。
其二,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管理国家的政府、执政的党、人民的军队,服务的对象必须是人民。因此,“为人民服务”表达的是宪法的本意,“为人民服务”根本是国家的职责。
其三,我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实,没有人民就根本没有共产党。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是中国的本,是中国的主,是中国的根。这也就是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根由。
鸟论:"自“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起,“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就再没有多少实质的进步和发展,还是停留在对军队和党的要求这一层次。有一段时间“为人民服务”贴在墙上,成为口号;其后口号消失,贴在墙上的也慢慢消退"。不知鸟论是脑残还是瞎子,毛泽东主席执政时,"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深入到全国人民的思想中,体现在全国人民的行动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还是党员,还是每一个人,都是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贴在墙上的口号,仅仅是一种宣传方式的一种,通过这种形式,达到思想提高的目的,宣传是形式,思想提高是内容.
鸟论在比较以后又提出要重提“为人民服务”.鸟论一方面说: ‘自“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起,“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就再没有多少实质的进步和发展,还是停留在对军队和党的要求这一层次’。又一方面说: ““为人民服务”表达的是宪法的本意,“为人民服务”根本是国家的职责”。鸟论前后两个说法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不可否认,"为人民服务"在最近三十年被淡化了,难怪鸟论要重提"为人民服务".可话还没落地,鸟论掉过屁股又唱开颂歌:"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实质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不知该相信鸟论的"发展说"还是相信它的另一个谎话 "然而,自“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起,“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就再没有多少实质的进步和发展", 鸟论的自相矛盾连脑残的人都会笑的.
鸟论"中国人民是中国的本,是中国的主,是中国的根。这也就是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根由"。从这里可以看出,鸟论还是跳不出主子奴才的思维,鸟论就是一种奴性思维.
三、中国革命与“为人民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话固然不错,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党和军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党和军队通过宣传和自身的行为告诉人民,我们是“为人民”的,同时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相反,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其从上至下的腐败证明其脱离人民,这种腐败行为反成为共产党“播种”的肥沃土壤。党的军队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从胜利走向胜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军队“为人民”的行为规范,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事实证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人民服务”是胜利的根由,是为人民的军队,战胜了为党(国民党)为国(中华民国)的军队。这段时间,党正式成为为人民的党,军队正式成为为人民的军队。
第一代领导班子执政时期(1949-1978)。回顾这段近三十年的时间,“建设新中国”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阶级斗争为纲”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解放后却没有进一步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他深深懂得共产党人不能离开人民,就象安泰不能离开大地,这也是逐使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始终没有真正明白执政者的根本就是“为人民服务”,以至实际中从来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没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相反,他的家长制作风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值得肯定的是,其深深扎根群众的思想使党和军队始终保持了其优良传统,始终紧密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共患难。这段时间,出现了大跃进的经济错误,也出现了“十年动乱”的政治错误,在大小政治运动不断以及帝国主义全面封锁的环境中,中国在基础工业、国防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由于保持了优良传统,国家之根本人民始终保持高度的信念,始终与党站同一战线,尽管出现各种错误,即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从来没有乱过。这期间,经历了抗美援朝、中印边境战争等,中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些就是中国人民的力量,只要不离开人民,就像安泰不离开大地,中国人民始终是不可战胜的。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8)。党中央先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紧随其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都是“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三十年经济始终是第一位,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拼经济,人民也跟着拼经济,经济是什么?到后来经济的体现就是钱。到了政府和人民都在“为钱”的时候,真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已经掉进钱眼里了,为了拼经济,中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为了拼经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此时,人民知道了中国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距离,这期间,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淡了,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四有新人”少了,人民内部矛盾加深了。这期间也产生了“执政为民”的正确思想,然而,在“一个中心”的笼罩下,只是空有理论罢了。至此,一切为了经济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近90年的变化有成绩也有遗憾。这些遗憾使人回想起 黄炎培 先生关于“周期率”的话题,“周期率”是中国统治者的悲哀,是中国人永远的痛。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以后,往往不能分清“人民”、“国家”、“统治阶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政权成立之初是亲民的,在有了人民的拥护后,统治者往往就开始考虑“国家”和“统治阶层”的利益,中国历史上的“ 明 君”对三者的考虑顺序是“国家”、“人民”、“统治阶层”。“清官”标榜的是“为国为民”,国是排在民的前面的,因为按中国人的说法是“有国才有家”,这中间“家”是指家庭,代表的是普通百姓。这种“国在民先”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统治了中国几千年,是中国历史走不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史上也产生过“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卷入务农篇),唐太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奇迹。但这仅仅是种亲民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天下的法则,“民为邦本”并没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在里面,其最终目的是为其自身统治服务的,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今天我们讲“民为邦本”,其目的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
在中国历史上“五四运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为人民去“服务”的,这是由家天下的本性决定的。“民为邦本”的思想,接近“为人民服务”,使得唐太宗能实现贞观之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做得最好的时期,只是党把胜利归功于其他理论或某个个人,是没有明白“为人民服务”起到了纲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新中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由中国几千年历史可以看出,每一个统治者都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问题是所有统治者的重心。这中间有建设得好的,也有不好的,但通通都摆脱不了“其亡也忽焉”。因此,“建设新中国”或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建设新中国为纲,也就是说“建设新中国”是压倒一切的,其中包括“为人民服务”都是要让路的。随着“建设”的发展,肯定会伤害“人民”。比如,大跃进、赶英超美等,我们现在把这些归类为不懂客观规律,其实,这些是“建设新中国”这个纲压下来的结果。想绕开“为人民服务”这个纲来搞建设,是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到时候新中国建设好了,而人民的利益没有保护好,就违背了成立新中国的初衷。随着建设的深入,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应该是看到了事情的发展趋势,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作出了更加错误的决定: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他想通过“阶级斗争为纲”来保证社会主义中国不出现“其亡也忽焉”。然而,实践证明“阶级斗争”也不是纲。“阶级斗争为纲”是把人民内部矛盾扩大成了阶级矛盾,直接造成了人民内部的混乱,也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其后的三十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谓“中心”是避免“纲”的提法,其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纲,与“建设新中国”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这次不能再出现“不懂客观规律”了,随着建设的深入,我们发现“人民”必须让路了,必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那么,“人民”中就开始有富人的和穷人了,随着建设的再深入,又发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适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必须有特色了。如果,建设的再再深入,是什么结果呢?其结果有可能是设计师邓小平所不愿看到的。至此,我们知道,任何偏离人民的“纲”或者“中心”,都有可能使我们达不到“为人民”这个根本目的,和共产主义这一宏伟目标。只有“为人民服务”才真正是中国的纲,才是中国的中心,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救中国,因为中国革命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时候高举这面旗帜,其兴也浡焉,什么时候放弃这面旗帜,其亡也忽焉。
鸟论回顾建国后三十年的时间,认为“建设新中国”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阶级斗争为纲”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知道鸟论是什么脑子,竟然会得出这样结论.国家的的三要素是:领土民众 和政权.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地位的不同,就会存在阶级.毛泽东主席一生都在为最广大的民众争取利益,因而损害了一部分特权阶层的利益.
鸟论认为"毛泽东始终没有真正明白执政者的根本就是“为人民服务”,以至实际中从来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真见鬼了,那就要请教了:最提倡为人民服务的是谁?
鸟论认为:"由于保持了优良传统,国家之根本人民始终保持高度的信念,始终与党站同一战线,尽管出现各种错误,即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从来没有乱过"。又一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众多网友已经揭露了造谣者的险恶用心,又蹦出只鸟来"鹦鹉学舌".请问鸟论,既然承认保持了优良传统,那是什么传统?众多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鸟论在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始终是第一位,认为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拼经济,人民也跟着拼经济,经济是什么?到后来经济的体现就是钱"。说明白一些,就是这三十年在钱上取的巨大成绩.鸟论不睁开眼睛看看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的社会现实,看到了钱就看到了巨大成绩.
鸟论认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以后,往往不能分清“人民”、“国家”、“统治阶层”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国在民先”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统治了中国几千年,是中国历史走不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鸟论好象是一个明白人似的,似乎理解它们的关系,但它们是什么关系始终说不出来.国家概念的三要素是:领土 民众 和政权.鸟论根本混淆了国家和政权的概念,把兴亡周期率归结为"国在民先"的思想上.
四、重新盖定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理论
重新盖定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必须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自1939年提出已经70年了,理论上并没有重大突破,今天我们要高举“为人民服务”这面旗帜,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中认真总结,必须发展和盖定其真正内涵。比如,什么是“人民”要有一个新的界定。1949年,毛泽东对人民的定义是:“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人民的定义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由此我们看出,“人民”作为政治慨念,在现阶段指的是以工人、农民为基础的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我们是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那么,在宪法中“人民”作为政治慨念是确定不移的,并不影响宪法的完整。但作为一个慨念,是很难对应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你是不是“人民”?究竟谁说了算数?在“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应该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为人民服务”用于政治领域、政治术语中时,作为指导原则中,“人民”还是政治慨念;但当“为人民服务”具体落实到实际执行中时,“人民”应该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它不应该还是慨念。如果还是慨念,将影响到“为人民服务”的落实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等,都牵涉到具体的人,军队、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等等面对具体的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人民”吗?由谁判定?“为人民服务”怎样落实执行?人民是由许许多多个体组成的,你们就是这中间的一份子,你不能代表人民,但你是人民中的一个个体,“人民的个体”是一个新慨念。我们讲“为人民服务”,其终目的是做到为每个“人民的个体”服务,那时才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实践中,我们认为,在不能证明,这个人不是“人民”的时候,他就是“人民的个体”。
在这里,鸟论露出它本来面目,是要"发展和盖定其真实内涵",通过提出脑残人都不会提出的"你是不是“人民”?"这样一个问题来说明:"我们认为,在不能证明,这个人不是“人民”的时候,他就是“人民的个体”"。
首先.没有人回提出:"你是不是人民"这样一个脑残人的问题,对于一个个体,应该问他"是不是人民中的一员?"
人民不但具有哲学概念和政治概念,还是一群个体的组合,这些个体的组合就是毛泽东对人民的定义.人民的这个群体的对立面就是"反人民",这样一来就有了阶级的概念.而鸟论所提出的所谓证明,真实本质就是混淆人民的概念,抹杀阶级的概念,把所有人都笼到"人民"的范畴来,达到异化共产党性质的目的,将共产党异化成"社会党"或者"全民党".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人民的定义非常准确.人民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社会主义建设",那么人民的对立面就是"要建设资本主义".这就是存在阶级的对立,就存在阶级斗争.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表现为共有制和私有制的差别,在社会分配上表现为"按劳分配"和"由资本分配",也就是说是"增加劳动性收入还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差别,在劳动者地位上是劳动阶级站有领导地位还是剥削阶级占有领导地位,也就是说是谁说了算的问题.
鸟论提出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等,都牵涉到具体的人,军队、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等等面对具体的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人民”吗?由谁判定?“为人民服务”怎样落实执行?"问题,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了详细解答,在具体建设时,会有人因为利益而有意见和抵触,这是人民内部矛盾,要通过协商和民主的办法解决.对于出动警察和武警等专政手段来对民众进行处理,就是错误行为.
综上所述,鸟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通过偷换"人民"的概念,达到异化共产党的性质,达到将共产党异化成全民党或社会党的目的.
五、“为人民服务”与“民主”
“民主”一词来自西方,她自身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什么是民主呢?通俗点说,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是许多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可能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等等,那么每个个体作的“主”是很难一致的,真正由一群人来作“主”每一件具体事情,也是不必要和实际上不可能的,因此当今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一种制度来尽量保证最终的“主”合符民意,合符大多数,这种制度就是民主制度。制度是社会、时代的产物,是有缺陷的,因此理想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此外,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要求保护的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思想与目标是不一致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差异。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自称是民主国家,每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也不尽相同,基本上可以说,美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代表,积一千多年西方民主发展之大成,但事实表明它也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中国是走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代表,中国的民主从思想引进到实施也不到一百年,确有许多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不表示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差。事实上,西方民主国家也在借鉴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然而,无论是什么民主,无论其理论和制度怎么发展,民主最终的体现是为人民。因此,“民主”只是实现“为人民”的一种手段,正象“民主制度”是实现“民主”的手段一样。事实证明,现代“西方民主”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时“民主”产生的“结果”并不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应该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发展,应该在学习和改造“西方民主”的基础上高于“西方民主”,并始终牢记民主的目的是“为人民”。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舍本逐末,去追求西方国家标榜的“西方民主”理论,而应该坚持“为人民”这一根本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西方国家是为“民主”而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是“为人民”而民主。中国应该勇敢的标榜自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国家,而不应该追逐西方国家主导的“西方民主”。中国应该通过社会主义的民主改造和其他方法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这样的中国才是世界的榜样。中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应该踏上“为人民服务”这条大道,因为只有这条道路是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鸟论讲:"什么是民主呢?通俗点说,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句话没错,但后面的话就有点脑残了:"但人民是许多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可能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等等,那么每个个体作的“主”是很难一致的,真正由一群人来作“主”每一件具体事情,也是不必要和实际上不可能的,因此当今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鸟论在前面通过偷换概念,把"人民"偷换成"人",在这里把人民做主偷换成"人人"做主,得出"人民做主"的不可行性.
要实现民主,首先要有经济基础,也就是说要有以共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在私有经济下,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其实是少数资本家控制的,根本保证了不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现在西方国家广大民众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好,这是事实,这只是建立在对外掠夺的基础上的,将来民众必受其害,这个话题我会在另一篇有关生产力的文章中叙述.
鸟论讲了半天,这句话可以可以是代表论的总结:"美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代表,积一千多年西方民主发展之大成" 这与很多资改派讲的西方社会是"政治民主,经济自由"论调一样.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可增加收入的资产,从那里来谈政治民主.
‘鸟论"社会主义的民主应该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发展,应该在学习和改造“西方民主”的基础上高于“西方民主”,并始终牢记民主的目的是“为人民”。" 在这里,鸟论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民主,是资本家通过资本剥削劳动者的民主.鸟论先把"人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概念,然后再建立所资本主义主义基础上的民主,其实质就是把为人民服务偷换成"为资本家服务",鸟论所说的"为人民"是实质是"为资本家".
讲到最后,鸟论露出其实质.鸟论并不是真正要"为人民服务",而是"中国应该勇敢的标榜自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国家,这样的中国才是世界的榜样。"
六、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
首先,中国共产党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还会进一步的丰富。然而,其中心思想应该永远离不开五个字“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第一必须是人民,第二必须是人民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必须有高度的信仰,有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的精英”的一言一行所代表的就是中国人民,这就是理想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这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人首先必须是人民,这就保证了其不会成为人民的统治阶级。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利益,人民的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共产党人必须是人民的中的精英分子,这样才能符合“三个代表”的标准,才能做好人民的公仆。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当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将“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时,将“为党为民”改为“为民为党”时,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当每个共产党员沿着老一辈革命者走过的道路,追求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
其次,国家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按宪法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应当是为人民的,国家存在的意义,国家的职责就是为人民。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必须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利益必须是属于人民并由人民决定的,国家利益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它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是人民利益的部分体现。违反了上述原则,过多或太少的国家利益都是对人民利益的伤害。提到国家利益都总能引起人们的亢奋,其实就对外而言国家利益确是最大利益,但对内而言,人民利益才是根本利益。历史上康熙对大臣提出修缮长城的建议没有采纳,他认为:“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相反,秦朝修城卫国以图万世,却不料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本,国家做好“为人民服务”就“得本”,“得本”则“民悦”,则众志成城;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之时,则社会稳定,则边境自固,那时,自是社会繁荣,经济日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反,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则是舍本逐末。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她的法律、法规、政策都应该是为人民,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统治阶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财富分配的原则也应该照顾到人民中的绝大多数,而不是少数人或统治阶层。管理国家的公务员必须具备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衡量其行动和政绩的唯一标准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国家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最后,人民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人民就没有一切。中国人民不能只是勤劳勇敢,中国人民还应该具有坚定的实现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人民应该还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品德,只有这样,产生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精英,只有这样,诞生于“为人民服务”这片土壤的精英才真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精英,党组织是人民精英分子的组织,人民的精英份子应该倡导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人民的精英分子和国家的要求,同时是对全体人民的要求。每个人民的个体,你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中国革命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人民服务”是能救中国的,也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救中国。当“为人民服务”遍布神州的时候,中国就能拯救世界。
鸟论讲"中国共产党人第一必须是人民,第二必须是人民中的精英分子",在前面,鸟论首先把人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概念,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第一必须是人民"就是一句废话,毕竟强奸犯出来做国家干部的还是少数.剩下的一句话才是鸟论的核心观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精英分子".
鸟论完全异化了共产党的性质.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包含有两个基本点: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的,它的立场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第二它是先锋队组织,它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的.我们看待一个问题,由于立场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只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它所作出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工人阶级利益.
鸟论一会讲:"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利益,人民的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一会又讲"“建设新中国”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阶级斗争为纲”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打自己的耳刮子.
鸟论将:"他们必须有高度的信仰,有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的精英”的一言一行所代表的就是中国人民',注意这里的"他们"是指所谓的"人民的精英",鸟论在前面已经把"为人民服务"通过概念偷换成"为资本家服务",这里它所说的"高度的信仰"只能是信仰"资本主义,那么通过"精英代表中国人民"的代表学说就非常荒唐.
更荒唐的还在下面:"最后,人民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就这句话本身很难理解,其实把鸟论前面的把"为人民服务"概念已经偷换成"为资本家服务"就不难理解了.鸟论先把"人民"的概念发展成"人"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必须是为资本家服务的人",假如不为资本家服务,那就要进行专政了.
至此为止,"毛泽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解放后却没有进一步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理论'。鸟论终于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理论,把"为人民服务"理论发展成"为资本家服务"理论.
綦学尧
2009.8.1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