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壶公评论:民主判别式

火烧 2011-08-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民主判别式,分析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分野,尤其关注文化大革命对两者的影响,强调托克维尔对民主发展的信心,以及中国语境下民主路径的争议。

壶公评论:民主判别式

1833年,托克维尔“始终专注的一个思想”,他认为“民主即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来。”

1848年,当托克维尔为《论美国的民主》写第十二版序的时候,他写到他的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在向人们庄严宣告:社会正在改变面貌,人类正在改变处境,新的际遇即将到来。”

托克维尔至少没有注意到,他的“民主”只能够针对已经把上帝变成人民的上帝的美国人而言,“身分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的现象至少在中国并不能实现,当人们推翻皇权之后,人们几乎忘记了仕权和民权之间的区别。那个生存于皇权和民权之间的承上启下的阶层开始活跃起来,盛气凌人地代言民主,但是不免令人恻目,于是有了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分野。

尽管如此,托克维尔依然能够预言:“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

当托克维尔有了上面的预言后,我们不能不在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划一条界限――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历史的演变过程来说――至少从文革和文革的前后史来说,这一条界限几乎就是一条鸿沟。对于个人来说,皈从于精英民主或者是大众民主有一个选择;而对于精英民主和大众民主,其实泾渭分明,这个判别就在于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显然,托克维尔高声呼喊着的是大众民主,于是他能够充满信心地说:

“在民主已经成长得如此强大,而其敌对者已经变得如此软弱的今天,民主岂能止步不前!”

笔者十欣赏托克维尔的评论:

“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笔者相信这一崇高的信念:

“以为一个源远流长的社会运动能被一代人的努力所阻止,岂非愚蠢!”

在中国,这里的“一代人”指的就是那些精英民主的主张者,或者说是所谓“普世价值”的主张者,也就是企图凌迟大众民主的那一群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