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民主,促生产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为最美好共产主义社会作准备的先进制度,而且已经在世界一些国家成功实现。那么,为什么发展起来如此困难,现在面临全面“变修”危险呢?一切共产党人及无产阶级革命者都在苦苦思索。现在分析主要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说白了,就是生产者缺乏劳动动力。于是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人性论中寻找解决办法,鉴于现阶段社会财富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利用人的自私贪懒,鼓励相互竞争,增强生产者的劳动动力。这样要么投降资本主义,要么部分投降。不投降的,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死扛在那里淹淹一息。难道除了投降,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那岂不是我们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搞错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这些伟人不伟大了?反倒是资本主义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了?真让人心有不甘。我思索来思索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学说与实践对照中发现,世界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一件事没按马克思的要求办,那就是曾在“巴黎公社”实行并在后来马、恩总结中要求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办法!它会不会是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障碍呢?
社会主义民主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伟人们有没有研究?直接好象没有看到。但间接实际上涉及过。列宁对民主有很多论述,在逝世前,对斯大林的专断作风也有所察觉,强调要健全党内民主,反对苏维埃政权的专制,导致托派创始人,把这一条作为反对斯大林的理由之一。毛主席领导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讲的就是民主主义。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揭示民主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作用,但是内在根本目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他提出人民当家作主。那么当作作主干什么?不就是要当社会主义国家的家,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吗?他提出,用民主解决“周期率”的问题,不就是要人民去督促各级官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两袖清风地带领建设社会主义吗?只可惜他采取体现民主的方法,是“文化大革命”。那种民主的方式失败后,他得罪了众多干部,并带来派系众多、斗争不息的后遗症,他老人家无奈地、忧伤地只好随它去了。但是,他认为和号召的“抓革命,促生产”,实际就是“抓民主,促生产”。这点十分正确。你想,全面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生产的动力只能是两个因素: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人为科学的推动,二是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要领导干部带头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如果领导干部不尊重民意,用的是资本主义的方式去抓生产,那种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因为资本主义官商勾结更能使“当权派”快捷致富;如果官员不受人民监督,自己腐败和官僚主义,不去尽职尽心工作,不去科学地引导人民搞建设,不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生产的动力从那里来?我发现在全面公有制时代和现在的公有制单位,凡是工作效率不高、生产力低的,无不是与领导干部有关。正所谓“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为什么苏联和我国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很快呢?主要是领导干部战争年代的作风没有丢,自身要求都很严,而且民主作风好。后来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就开始以功臣自居骄傲自满了。但是,实际上那时的干部根本没有骄傲的资本,都是战争环境过来或是当时选拔的工农干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和经验。各级领导和经济学家及广大人民群众好好商量过如何建设的问题了吗?结果是腐败、专制,瞎指挥。从上到下主观臆断,上层领导各说各有理,下面跟着蛮干。我经历过那个年代。我们村上的大队书记就象皇帝,从来办事不征求下级和村民的意见,自己整天游游荡荡、吃吃喝喝(当时穷,就是严重腐败了),却指手划脚叫村民胡闹。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推广什么沙州式种麦子,说什么要充分利用土地,不顾土质与沙州根本不同的情况,让村民在田的下层挖暗沟,费工费时,村民挑灯夜战。结果下雨了一片汪洋,收割时每亩只收四十多斤,还受了病害,一粒也不能吃、不能交公粮。有丰富种田经验的我爷爷说:我家当时在日本鬼子铁丝网里的租田,我散点种子什么也没管,还比它产量高。但是,没办法,村民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在家发发牢骚。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其实毛泽东时代,由于重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不是说“文革”好,但是歪打正着,领导干部经过这一折腾,小心了不少,工作尽心多了,老百姓和军人也象着了魔,争着做好人好事,腐败、犯罪、欺诈现象很少见到。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国始终未能上上下下真正实行马、恩所提出的人民普选、集体领导、人民监督的民主机制呢?主要原因是,我们都是从封建或半封建社会过来的,从各级领导到广大人民群众都存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以英雄创造历史的观念,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于心怀当官发财念头的腐败分子自然乐意,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其实也乐意,人民群众作为“子民”哪能不愿意。当然,关于民主中的普选问题,我也不是主张不顾条件。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不适宜。因为,政权不稳定。改革开放后也不适宜,因为多种经济形式决定,资产阶级事实存在,而劳动人民由于近年贫富悬殊落入相对贫困状态,不少对党和政府存在误解,不同阶层组成集团竞争,引起混乱,选举的结果很可能是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获胜。地区差别过大,也可能引起纷争。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如此,结果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普选只能是在政权稳固以后,在没有剥削阶级的公有制时期,参加选举的是劳动人民,而不是资本家和民族分裂主义者混杂其中。我国到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解决以后,应当实行全面公有制。在此基础上,改变少数人民主,甚至个人独裁的状况,实行社会主义的普选和其它民主监督制约机制(比如三权分立),做到官有民选、法有民订、事由民监,民选的精英在法律范围内、在监督制约下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处在当家地位,才能使官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要官员真正对人民负责,并加强人民群众以公为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教育,同时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全国上下必会同心协力。如果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象这样集中精力官民奋力搞建设,生产力必然保持和发展在曾经有过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