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子教三娘——我所理解的毛主席的文革心路之二

火烧 2010-10-2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从毛主席的子教三娘角度分析其文革心路,探讨文革决策背景与毛泽东革命理论,结合历史条件与矛盾解决方式,深入解读文革重要性与历史意义。

子教三娘——我所理解的毛主席的文革心路之二  

   

建国二十八年,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毛主席始终领导着人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人民有权了解他的决策真情。毛主席心中是人民万岁,人民心中是毛泽东思想万岁,毛主席是属于人民的。毛主席说过:“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1893-1976)一生做过的大事之一,其重要性,对毛泽东而言,仅有推翻国民党政权可以相比拟。为此,探讨毛主席的文革心路是很有必要的。草民不才,在此想从毛主席的子教三娘来试析毛主席的文革心路之二,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试图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首创发生在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30年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则通过一条不同的革命道路,在一个更加落后的国家里取得了政权。这一时代正式始于  1949年 10月  1日,这一天,毛泽东高高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莫里斯·迈斯纳说:如果革命意味着用暴力摧毁政治制度以建立新的社会,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在  10月 1 日欢呼庆祝的这场革命,其深远意义决不亚于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 1917年俄国革命。  

一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却不能从这一法定节日开始。革命产生了新社会,但新社会决非从无中产生的。尽管  毛泽东曾宣告说,中国是一张白纸,勤劳的中国人可以在上面写下他们所希望写上的任何新的革命词句,但历史的往事却不可能这样轻易地一笔勾销。  

马克思曾指出,革命事件的历史真理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 60页]中国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从中国的过去承继下来的特定条件和经验的产物。  

     毛泽东的不断革命论的出发点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和共产主义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不断存在着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只有与既存在的现实实行彻底的革命决裂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和斗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必然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各种突变、飞跃都是一种革命,都要通过斗争, ‘无冲突论‘是形而上学的”此外,矛盾的解决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注:参见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  

      对毛泽东来说,把迅速的经济发展与日益激进的社会改造的进程结合起来就必然能够充分地焕发出群众潜在的生产能力,防止已日趋明显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正如他在 1958年 1月 2 8日的讲话中宣称的,搞革命必须“一个接一个,趁热打铁,中间不使冷场”[注:毛泽东  1958年 1月 2 8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社会革命和经济革命要同时进行。毛泽东的中心思想是对 “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它的产物毛泽东在 1958年初提出“不断革命”论时还号召进行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但是这种号召是以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社会主义不断革命为前提的。正如大跃进的方针所表明的,毛泽东的不断革命论的实践在强调技术革命的同时,也同样强调培养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创造共产主义社会组织的初级形式。在毛泽东看来,现代经济的发展始于夺取国家政权,继而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而后者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毛泽东也承认中国依然是一个经济上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这当然要被人们指责为是“超越阶段”的托洛茨基主义观点。毛泽东用正统观点来反击这种指控:“我们既是不断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发展的阶段论者”。  

正如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略是立足于由正确的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念来武装人民,使意志坚定的人能够克服巨大的物质障碍一样,现在毛泽东又以类似的信念来处理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如果说中国缺乏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社会所规定的物质前提,那么正是在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目标的进程中人们能够创造出这些客观的物质条件,而这一进程在此时此地要求新的不断革命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不是毛泽东思想占主导地位,中国革命未必会胜利。  

毛泽东在一九六四年春,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过的一段话:“有些人想在党内培植自己的山头,以什么一贯正确的面孔出现,我看还是轮不到他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建立人民的军队没有他的份,打天下没有他的什么功劳,二十二年的艰苦战争,他在哪里呢?白区的损失百分之百,难道他没有份?我过去写的文章里,都涉及到了他。我很喜欢我当年的这些文章,无拘无束,充满了火药味,不像现在动笔就要考虑再三。为什么陈伯达写不出《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这类文章了呢?当年的战斗性跑到哪里去了?值得研究。我公开这些文章,就是要向党内和群众说明,我们这个天下是来之不易呢。国家主席是我让出去的,为什么要让?为了更集中精力把党内的事情办好。办好党内的事情就是办好了国内的事情,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的党嘛。我不是为了树立一个秦始皇。有的人以为自己就是皇帝了,就可以到处发号施令了,那我们革命革了这么多年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再树立起一个皇帝?独断专行,连对我都搞起了封锁,他们想干什么?想走过去‘左’、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老路,让外国人来统治我们,岂有此理!如果中国再出了那样的问题,怎么办?无非是再搞一次革命罢了!”  

 一九六五年八月三日 ,毛泽东拿出当年驳斥第三次“左”倾路线的的九篇文章当面对刘少奇说:“历史是最好的一面镜子,我最近又看了过去的一些文章,事实证明我的许多意见是正确的。当初我坚持正确意见的时候,你们好多人都反对我,当然你比王明、博古、张国焘那些人要好一些,但是也是跟着他们走的。周恩来也是跑得很紧呐!事实证明,要是按照他们的意见去办,我们就不会有今天,也不会有你这个国家主席。…当时认为你会坚持我的主张,我希望我在见上帝的时候把你们的威信树立起来。没有想到你当了国家主席就自以为羽毛丰满了,可以另外搞一套了,发展到好多事情不和我商量……”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汇报会议上的讲话说:民主革命搞了二十八年,犯了多少错误,死了多少人!社会主义革命搞了十七年,文化革命只搞了五个月,最少得五年才能得出经验。一张大字报,一个红卫兵,一个大串连,谁也没料到,连我也没料到,弄得各省市呜呼哀哉。…过去是‘三娘教子’,现在是‘子教三娘’。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子教三娘’呢?  

   

1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一九六七年五月[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有人答:是斗争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毛主席说: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这是主要任务,绝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世界现问题,挖掉修正主义根子的问题。  

   强调要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因为世界现是不能强加的。改造思想也必须是外因通过内因去起作用,内因是主要的。世界观不改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怎么能叫胜利呢?世界观不改造,这次文化大革命出了两千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下次可能出四千。  

   

2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与“老干部遇到新问题”  

毛主席说:什么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众不语)所谓走资木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这些当权派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吧!就是说,这些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反对三座大山是积极参加的,但到全国解放后,反对资产阶级了,他们就不那么赞成了;在打土豪分田地时,他们是积极赞成并参加,但到全国解放后,农村要实行集体化时,他们就不那么赞成了。他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他现在又当权,那可不就叫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吗!就算是“老干部遇到新问题”吧!这都叫“老干部遇到新问题”。但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人,就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人,就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叫做资产阶级要按照资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无产阶级要按照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有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时,也说这是“老干部遇到了新问题”。但既然犯了错误,这就说明你这个老干部资产阶级世界观还未得到彻底改造。今后,老干部还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要想保证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在思想上来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化。  

对待干部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相信95%以上的人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信念,不能离开这个阶级观点!对革命的及要革命的领导干部,就要保,要理直气壮的保,要从错误中把他们解放出来。就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经过长期教育,改正了错误,还是允许他们革命的。…大联合应有两个前提:一是破私立公,一是必须经过斗争。不经过斗争的大联合是不能奏效的。[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一九六七年五月)]  

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对文化大革命的若干问题作了指示,他说: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斗争?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误。列宁则不然,他说小生产每日每时都产生资本主义。列宁说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法权。我们自己就是建设了这样一个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要拿钱买米、买煤、买油、买菜。八级工资,不管你人少人多。
  一九四九年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十三年后重提阶级斗争问题,还有形势开始好转。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刘少奇说阶级斗争熄灭论,他自己就不是熄灭,他要保护他那一堆叛徒、死党。林彪要打倒无产阶级,搞政变。熄灭了吗?
  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问题看不清楚了?旧的资产阶级不是还存在吗?大量的小资产阶级不是大家都看见了吗?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不是都在吗?小生产的影响,贪污腐化、投机倒把不是到处都有吗?刘、林等反党集团不是令人惊心动魄吗?问题是自己是属于小资产阶级,思想容易右。自己代表资产阶级,却说阶级矛盾看不清楚了。
  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思想还停止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甚至反对。对文化大革命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为什么列宁就没有停止呢?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一百年后还要不要革命?一千年后要不要革命?总还是要革命的。总是一部分人觉得受压,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呢。一万年以后矛盾就看不见了?怎么看不见呢,是看得见的。
  有些老同志七八年没管事了,许多事情都不知道,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有的人受了点冲击,心里不高兴,有气,在情理之中,可以谅解。但不能把气发到大多数人身上,发到群众身上,站在对立面去指责。周荣鑫、刘冰他们得罪了多数,要翻案,大多数人不赞成,清华两万多人,他们孤立得很。
  谁都要改造,包括我,包括你们。工人阶级也要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不然有些人也要变坏呢。英国工党就是反动的,美国产联、劳联也是反动的。
   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不和政治局研究,在国务院也不商量,也不报告我,就那么讲。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说教育有危机,学生不读书,他自己就不读书,他不懂马列,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  

   

3 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必须在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阶段很好的改造世界现  

   毛主席说: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包括仍在学校受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党内到党外,世界现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因为解放十几年来,文化教育界是修正主义把持了,所以资产阶级思想溶化在他们的血液中。所以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必须在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阶段很好的改造世界现,否则就走向革命的反面,…[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一九六七年五月)]  

   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我是怀疑的,特别是文科。不搞文化革命他们就要变成修正主义分子,搞修正主义了。文科不能写文章,哲学不能解释社会现象,还有经济学,[和卡博/巴庐库同志的谈话( 一九六七年二月三日 )]  

过去那些学校学的没有多少用,课程都忘记了,用处就那么大点,有点文化,能看书写字,有的能写点文章。很多书我也是以后看的,很多自然知识也不是课堂上学的,如天文学、地质学、土壤学。真正的本事不是在学校学的,孔夫子没有上过大学,还有秦始皇、刘邦、汉武帝、曹操、朱元璋,都没上过什么大学。可不要迷信那个大学,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恩格斯只上过中学,列宁大学未毕业就被开除了。
  上了大学,不想和工人划等号了,要作工人贵族。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每天也在进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不是有人说大学生不等于劳动者吗,我说我自己不及一个劳动者。有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立场,反对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就不用改造了?[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对文化大革命的若干问题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间对文化大革命的若干问题的指示]  

   

4 子女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  

   

        一九六七年四月, 毛主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的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关于《触詟说赵太后》(一九六七年四月)  

    (注:主席的这段重要讲话是江青同志 1967年4月12日 在军委扩大会上传达的)

    毛主席说: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九三六页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毛主席说:我们都是教育人民的人,无论办学校,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都是教育人民的人,都是人民的先生。500万知识分子,是我们国家的财产;没有这500万知识分子,我们一件事都做不好,我们国家的文化不发达,但有500万知识分子,这些人是先生要教出许多学生,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科学技术人员和他们的作品,报纸,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员,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国家只有三部分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为工人农民服务的,是脑力劳动的工人,是教育人民的人。因此,他们有个任务,教育人民的人就要先受教育。尤其是在大变动的时期,500万知识分子都是旧社会留下来的遗产,须接受教育。如果说没有学习的任务了,是否恰当呢?有人想:“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改造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恐怕是不恰当的。所有我们这些人,都有学习的任务。共产党员,如果不研究新的问题,过去旧了的不恰当的东西不丢掉,不接受新事物,不研究新道理,那么,教育人的任务就会作得很差了。这一点是否可以肯定下来,就是所有的人,包括500万知识分子,都要学习。说已经改造好了,不对,我看还要改造。在几个五年计划以后,还要改造,因为,那时,又有变化了,又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这时期马克思主义还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懂得多的人仍要学习。我看,大多数人是愿意学习的,在这个基础上,有别人好心的帮助,而不是强制的学习,人家怕是大会搞思想斗争。欢迎个人研究,小组帮助。只能一面教,一面学,一面是教员。一面又是学生。并且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是学不好的。要向工人、农民、学生学习,要向教育的对象学习。要在生产、工作中学习。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下午五时 于怀仁堂)  

 可见,毛主席的‘三娘教子’与‘子教三娘’的思想是贯彻于他革命的一生,这是由他的人民观所决定的。值得我们认识再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当宣传的“文化大革命”历史,用阶级、阶级分析观察“文化大革命”,应当看它的矛头是针对那个阶级的,对哪个阶级有利。牢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  

一九六三年杭州会议,毛主席说:“依靠谁的问题,一万年也有,到将来总还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先进和落后、左中右的矛盾。在今天依靠谁?总得有一个阶级。依靠全民?说依靠全民,实际上是依靠少数人。有人说地主听话,中农调皮,贫农糊涂。地富怎么不听话,又送东西,又送女人,可是他是要你听他的话。什么叫心情舒畅?贫农、下中农受到压抑,不能抬头,心情怎么能舒畅?贫下中农不舒畅,干部怎么能舒畅!”  

毛泽东的结论是:“这些事实给我们的结论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阶级斗争,不可忘记无产阶级专政,不可忘记依靠贫农、下中农,不可忘记党的政策,不可忘记党的工作。”  

从无产阶级的观点看问题,毛泽东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有人依靠的是所谓全民族,实际上是依靠少数人。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将永放光芒,只有毛泽东思想能够救中国。任何污蔑毛泽东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毛泽东是代表无产阶级意志的,真理在毛泽东一边,人民在毛泽东一边,反对毛泽东的人们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一切加在毛泽东头上的不齿之词终将烟消云散,人民翻身之时,也就是毛泽东思想重新发扬光大之时。人民群众应当起来,“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讲跃进之必要,说公社之原因,论“文化大革命”之历史必然,兼谈继续革命、群众四大监督和造反之极端重要性。人民群众应当研究敌人的策略,研究我们的对策,为爭取自身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0/10/20   

   

 准备跌得粉碎--我所理解的毛主席的文革心路之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10/186122.html  

   

   

附《触詟说赵太后》(《战国策·赵策四》)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jian音箭]。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詟[Zhe音哲]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xu昔须]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白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i音戏]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nian音碾]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qi音奇]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肯。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huo音货]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窍以为媪[ao音袄]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共踵[zhong音种],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祖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日:“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yu音鱼]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日:“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