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张志坤:“亚太再平衡”新阶段将发生哪些新变化

火烧 2015-05-07 00:00:00 国防外交 1025
文章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新阶段的变化,包括强化联盟、军事存在及对华压制,探讨中国应对措施,涉及TPP及战略平衡等关键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入新阶段了,这是前不久美国国防部长在开始他的亚洲之行时说的,既然这等大人物这般隆而重之地宣布了,恐怕就没有谁敢不以为然,或者不当一回事,任何认真对待美国一举一动的人,不管是亲美的还是反美的,对此都必须格外注意。

 

  任何事物的新阶段都有新变化、出现新内涵,战略进程也不例外,“重返亚太”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国家最顶层的战略设计,其在新阶段一定会出现冲击广泛、影响深刻的新变化,对此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疑议,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头号大国,不管愿意不愿意,必然首当其冲。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进入新阶段,将因此发生哪些新变化,中国将怎样予以应对。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期间将会有千变万化,在战略问题上,谁也不能当算命先生,但必要的预测与判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对“重返亚太”新阶段的新变化做出如下概略的预估。

  其一,美国将干什么比较清楚

  曾有中国学者断言,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将是最大的烂尾工程,而且时间仅仅三年。现在看来,这样的判断只能说愿望美好现实严酷。事实上,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重返”战略将继续加强力度、加快步伐,这是总趋势。在这一总趋势下,或者说适应这一总趋势,具体的着力点有三:

  一是继续动员组织力量,壮大以美国为核心的战略联盟,用一句俗话说,拉帮结伙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把团伙内各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发挥出来,为此美国将一方面巩固强化过去既有的联盟,如美日、美菲同盟等,另一方面还将拉拢印度、越南、缅甸等使之倒向美国;

  二是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存在与军事威慑,以增强美国的军事威慑力与战略吸引力,为此美国将继续调动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开到亚太地区,不管欧洲、中东形势多么混乱,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这一进程。

  三是着力加大对中国压制与围剿的力度。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是实现所谓的“战略再平衡”,平衡的对象无疑是崛起的中国,而不可能是日本,更不会是越南或者朝鲜、蒙古,这是三岁小孩儿都能明白的事情,正如美国新防长阿什顿•卡特所宣示,“今天这一代美国人的核心战略挑战就是在中国持续崛起的时候,美国如何保证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中国曾有“专家”、“学者”声称,美国“重返亚太”不是或者不只是针对中国,这样说法肯定是别有用心。其实,“战略再平衡”里面所谓的“平衡”也是虚伪蒙骗之辞,因为谁都知道,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种力量能与美国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日益壮大,但就算仅仅与美国投入在亚太地区的力量相比,仍然居于劣势,根本就没实现过什么平衡,更遑论“再平衡”了,所谓的“再平衡”,不过是美国给自己披上的一件道德与道义外衣而已,不过是要以“再平衡”的名义对中国发起战略围剿而已,真要有一天中国与美国在战略上实现了平衡,美国就不敢像现在这样嚣张恣意了。所以,所谓的“战略再平衡”,真实涵义是一要压制,二要围剿:在压制方面,美国要压制中国在任何一点上的战略进取,比如在钓鱼岛,比如在南海诸岛,上述地区中国的任何战略进取都将遭到美国的激烈反弹,美国不会允许中国收复钓鱼岛或收复南海诸岛,美国不能容忍中国在战略上向外迈出这样的步伐,至于台湾回到中国,对美国而言更是灾难。压制主要使用军事手段,这是可行必备的;“围剿”则不能动用军事力量,那样容易走火入魔,而应运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诸般手法,比如TPP,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产品。

  简单地说,盟友,军力,TPP,这就是美国用来对付中国的“三大法宝”。

  当然,美国所要干与所能干的,远不只是上述三种,只是笔者心智有穷,兼之笔墨不勤,是以不能一一列举之也。

  其二,周边会发生什么相对难说

  动员整个霸权体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压制和围剿中国,这些大幅度的战略动作注定将在中国周边激起一系列新的事态与新的变化,但究竟将发生具体事件则相当难以断定,也就是说,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点和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朝鲜半岛政治走向的危险系数居高不下,这对中国的地缘安全构成深刻的挑战;

  二是台湾岛内政治走向的危险变数依然活跃,这对中国的主权完整构成致命的挑战;

  三是钓鱼岛被相关国家当做战略踏板的可能性很大,这对中国的战略威慑力构成严峻的考验,一旦中国在钓鱼岛上失手,接下来就可能发生一系列连锁反映,如果这样,中国将面临不可承受之重。

  当然,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中美两国所都要面对的,但中美两国的处境各有不同。对美国而言,虽然不能说“一切都尽在掌握中”,但美国毕竟握有亚太地区总体局势发展的主导权,对一系列热点有相当大的操控干涉能力;而中国则不然,中国对于亚太地区的局势总体上说没有主导权,即使是上述几个热点,中国手中可运用的操控能力也相当有限,总体而言,过去中国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这样。前些年中国有所谓“驾驭复杂国际局势的高超能力”一说,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迄今为止中国还驾驭不了周边,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痛苦现实。

  其三,中国该做什么很有争议

  对于上述这一切,中国应该做点什么呢?

  这个问题历来争议很大,概括地说,大概有如下几种论调:

  一是淡定论,既对美国对周边的事态变化无动于衷、不理不睬,用老百姓的话说,给他来一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过去中国老百姓很多信鬼信神,一旦碰有疑似鬼神的事情,多采取这种办法。当然,这种办法对付鬼神很灵,因为鬼神什么的,本来就子虚乌有,只是不知道美国及其“重返亚太”战略是否也属于此类。本文开头所谈及的等待其“烂尾”一说,大概就属于此列。

  二是合作论,既通过深化与美国的合作,扩大两国的共同点来降低上述冲突对峙在两国关系中所占的比例份额,典型的说法就是“合作大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笔者历来疑惑,不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难道“共同利益”和所谓的“分歧”都可以称斤两、打分数不成,不然怎样比较大小多少呢?或者退一步说,即使真的能比较大小多少,难道让合作无限放大,使共同利益无限增多,就能把分歧与冲突压榨到最小最小,“直至皮包小面的小”来吗?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美人为构筑的合作大厦难道就没有可能因为一二项具体冲突而轰然倒塌的可能吗?

  三是管控论,既通过中美多达七十多个对话机制“管控”彼此之间的分歧与冲突。“管控”这个词这大概是现代国际政治新的发明发现,非常了不得,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如果这个手段发展壮大起来,世界上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将毫无用处成为垃圾了。但问题在于,如果美国霸权真的“任性”起来,真的有哪种机制或者哪些人能“管控”得了发疯的扬基们吗?

  当然,上述这诸多论断都是笔者的管窥蠡测,而事实上中国的对美战略是稳健的、全面的、深刻的,也是多种准备多个预案的。如果这样,当然是国家之福、万民之福,笔者只是想杞人忧天地强调,对于即将到来的“重返亚太”的新阶段,相对应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战略设计,确定自己的行动方案,这是最基本的起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