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亚太战略态势值得密切关注的新动向

火烧 2011-11-0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亚太地区战略态势新动向,包括日美印合作遏制中国崛起、越南开展全方位外交、东盟联手包围中国等,聚焦区域安全格局变化与大国博弈。

 亚太战略态势值得密切关注的新动向

                      家春秋辑

1.         日美印编织外交网遏制中国崛起

2.         亚太战略形势出现结构变化

3.         越南开展全方位外交

4.         东协联手包围中国

1.日美印编织外交网遏制中国崛起

09/11/11

作者/来源:財匯資訊 http://news.cnyes.com

印度、日本和美国将在年底举行一次战略性对话会议。有分析人士认为,美、日、印可能在编织一道新的外交网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美国政府否认了这种说法。

据海外媒体报导,印度、日本和美国将在年底举行一次战略性三方会谈。这将是继10月底,印、日外交部长会面及11月1号,印、日国防部长会面后的又一次印、日高层对话会议,不过会议还不同寻常地包括了美国。

美国高度重视印度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美国努力促使并参加印、日三方会谈,充分表明了美国对印度的重视。

美国国务次卿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最近在“美国世界事务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印度的崛起将改变世界格局。他说:“在东亚地区,印度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存在体,而且还陆续在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和越南等伙伴国建立起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巨大网络。”

伯恩斯表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加强和印度的合作。他说:“所以去年,美、印就亚太地区事务展开了一次战略性对话,就是想确保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采取能够相互支援的战略政策。”

美国要促使其亚洲盟国合作

有分析人士表示,印、日、美的三方会谈暗示着三个国家即将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中国。对此,华盛顿的非营利组织“亚洲政策焦点”(Asia Policy Point)主任敏迪·考特勒(Mindy Kotler)表示不赞同。她说:“美国在亚洲存在很多国家利益,美国一直都想成为亚洲的一个政治力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美国和亚洲政治力量间的同盟关係,也要加强亚洲政治力量间彼此的关係。”

印度、日本和美国将在年底举行一次战略性对话会议。有分析人士认为,美、日、印可能在编织一道新的外交网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美国政府否认了这种说法。

据海外媒体报导,印度、日本和美国将在年底举行一次战略性三方会谈。这将是继10月底,印、日外交部长会面及11月1号,印、日国防部长会面后的又一次印、日高层对话会议,不过会议还不同寻常地包括了美国。

考特勒表示,传统上来看,日本一直没有主动出击去和其它任何亚洲国家建立关係,但是美国需要所有它在亚洲的盟国都能够共同合作,因此,这也是促成年底三方会谈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媒体援引印度外交部的信息来源报导说,美、日、印曾经在2009年时考虑召开一个三方高级官员会谈,但是最终因为中国的怀疑而作罢。“亚洲政策焦点”的考特勒指出,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很容易把三方会谈看成是美、日、印共同联手制衡中国崛起的一个会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无意遏制中国

考特勒认为,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对这个三方会谈正式发表官方评论,这其中意味耐人寻味。但是考特勒认为,外界不能忽视中国从侧面来表达不满,她认为最近中国渔船与日方的摩擦就可能是一个信号:“星期天,中国渔船因为进入日本水域致使中国船长遭到逮捕,这其实就是对三方会谈的一个回应,中国通过让渔船擅闯日本水域来清楚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不过,美国政府也试图在打消中国政府的顾虑。美国国务次卿伯恩斯最近在“美国世界事务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强调了中、美、印三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说:“我要明确说明的是,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美国寻求的是印度、美国和中国都可以享受到彼此之间的良好关係。”

2.亚太战略形势出现结构变化

09/11/11

作者/来源:中央网 http://www.cdnews.com.tw

(一)前言

 美国国防部长潘尼塔于今年十月下旬访问印尼、日本,以及韩国。在此亚洲行中,潘尼塔一再重申,美国虽然面临国防预算删减的压力,但是,美国将继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量,以共同维持区域的和平稳定。不过,美国华府智库「国家亚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于九月下旬发行「战略亚洲二○一一~二○一二:亚太国家对中国及印度崛起的反应(Strategic Asia 2011-12, Asia Responds to Its Rising Powers: China and India)」专书指出,亚太整体战略形势随着中共与印度崛起,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正在鬆动;同时,多数的亚太国家在面临美「中」战略竞合複杂化的形势中,普遍产生选边站的焦虑感和战略犹豫,并促使其认真的思考,如何在亚太新形势中,灵活地找到对本国最有利的位置;对于美国而言,「中国与印度崛起」所引发的挑战已经开始,而美国的应对策略准备好了吗?
       
(二)亚太国家面临战略犹豫
  
 回顾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蕊在华府智库「希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美国的亚太政策,重申美国将积极参与亚太事务,并继续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大陆整体综合实力的成长与发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已经明显受到中共挑战。亚太国家开始面临「亲美」、「亲中」、「等距平衡」,或「自主发展」等战略抉择的犹豫。目前,日本民主党野田政府採取「政治军事亲美、经济亲中」路线;南韩李明博政府于日前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后,明显採取全面「亲美」策略;中华民国的马英九政府,运用「亲美、和陆、友日、连结亚太、佈局全球」的平衡策略,一方面以ECFA发展与大陆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亦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以巩固民主价值同盟,成为推动两岸务实和解协商的后盾,希望能够营造「台北-北京-华府」三赢空间;澳洲政府则採取「军事安全亲美、经济亲中」路线,并特别强调平衡弹性措施,一方面避免捲入美「中」冲突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意图能够从「中国经济崛起」获利;东协国家普遍採取「军事安全亲美、经济合作亲中」的策略,但对于美国在削减国防预算的压力下,是否还能够继续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军力优势,已经发出疑虑之声,同时,对于「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所提供的诱因,包括国际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措施,将使东协国家与中国大陆的实质关係,更趋密切;印度由于本身的经济军事条件足够,明显採取自主发展路线,企图从美「中」竞合关係得利;至于巴基斯坦则是走全面亲「中」路线。
  
 美国面对亚太形势变化并企图维持优势地位,也逐步发展应对策略,而其核心思维包括:(1)美国与中共发展建设性的「竞合关係」;(2)巩固美日安保同盟;(3)强化美韩军事与经贸同盟;(4)维持华美军事合作,巩固民主价值同盟;(5)运用东协国家组织峰会及东协区域论坛(ARF),保持美国在东南亚的地位;(6)强化美国与澳洲和纽西兰的军事安全合作;(7)运用亚太经合会(APEC)及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目前大多数的亚太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大陆,进行正面的建设性互动,并加强在经贸上的合作,但是对于中共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威权主义,显露出相当程度的焦虑与不安,因此,多数亚太国家仍希望美国能够继续留在亚太地区,以有效平衡中共力量的扩张。与此同时,亚太国家亦在密切观察美国应对亚太新形势的战略动向,其主要的指标包括:(1)美国与中共竞合关係质量变化;(2)美国如何建构运用「空海一体战」(AirSea Battle)能量,结合亚太盟国的地面部队能力,以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3)美国如何因应台海地区,在后ECFA时期的形势变化;(4)美国如何处理与日本、澳洲、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国的军事安全关係;(5)美国如何逐步在亚太地区建构,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三)结语
  
 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在未来的三十年间,将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与军事大国。亚太国家对于美国与中共的互动关係,经常处于一种週期性的变动,而感到相当的困惑。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人民币法桉,企图对中共展开贸易战,即是一例。现阶段,亚太国家最不愿面对的难题就是,当美国与中共爆发激烈冲突时,亚太国家势必要被迫选边站,而这种状况将造成南韩外长韩昇洲所称的「大灾难」。
  
 倘若美国应对亚太新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够建立并维持与中共的稳定可预测关係,使亚太国家的经济发展、军事安全,以及外交政策等,都能够在一个稳定的架构内推动,美国不仅不必担忧「中国崛起」会损害其在亚太的利益,反而可以积极运用此新形势,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进而透过「亚太自由贸易区」机制,造福全体的美国人民。

来源: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週报1609期

3.越南开展全方位外交

09/11/11

作者/来源:刘刚 新华网 http://big5.xinhuanet.com

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将于11月8日至10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将签署一係列合作文件。这也是短短半个月内,越南领导人第二次访问东北亚。就在本月初,越南总理阮晋勇从日本带回了12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协议。越南立足东盟,同时採取“多边化、多样化发展对外关係,主动、积极融入世界”的外交战略再次取得实效。

  越南每一届新领导人都将东盟成员作为首访对象,显示了越南对发展同东盟国家关係的重视。今年9月至10月,张晋创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国会主席阮生雄访问柬埔寨,阮晋勇访问老挝和印尼。在此之前,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也把首访国家定为老挝。巩固并扩大同东盟国家关係,增加越南在东盟的分量是越南外交的重点。

  尽管都是东盟成员,老挝和柬埔寨一直是越南加强同东盟关係的重中之重。作为在中南半岛毗邻而居的3个国家,老挝和柬埔寨不仅是与越南关係最密切的盟友,也为越南提供了纵深战略空间。越南意识到,加强同印尼、新加坡等东盟老成员的关係,有助于越南在东盟内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自越南担任201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以来,越南就更加重视其在东盟内的角色和作用。越南官方和媒体也多次强调越南肩负促进东盟发展的责任。与此同时,越南也期望东盟更多地照顾越南关切。

  越南还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今年9月底10月初,阮晋勇先后访问了荷兰、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并在10月底访问了日本。10月中旬,阮富仲正式访华,巧合的是,张晋创也在同一天启程访问印度和斯里兰卡。越南领导人密集出访亚欧,显示了越南主动、积极融入世界的姿态。

  越南不断巩固同老挝、俄罗斯、印度等国的传统伙伴关係,稳固其发展所需的战略空间,还积极发展同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伙伴关係,为越南筹集到更多发展资金,给其国内革新事业争取了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4.东协联手包围中国

09/11/11

作者/来源:自由时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综合报导〕日本在野田政权上台后,不但明显地与美国加强同盟关係,更以美日同盟的基轴拉拢包括东南亚国协(ASEAN)在内的亚洲国家,目的是为了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日本共同社八日报导,十八日将在印尼举办的日本与东协峰会,可望在共同宣言中提及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及合作加强海洋安全;分析中也指出,东协的「对中包围网」似在形成当中。

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强硬姿态 邻国联手抗衡

这则发自雅加达的报导中指出,十八日在印尼峇里岛举办的日本—东协峰会,将以二○○三年通过的「东京宣言」为基础,在新宣言加入「海洋安全合作」,明确展示出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的姿态。宣言草桉中指出,为实现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确保航行自由,应早日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规范」,依据国际法各项原则,促进和深化日本与东协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

峰会还将针对双方如何促进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通过「二○一一至一五年行动计画」。计画草桉中提出五大策略,分别是:加强双边政治与安全合作、加强建立东协共同体的合作、提升日本与东协的连结性、加强防灾合作与共同因应区域和全球挑战。据此,日本与东协将在海事机构及海岸警备队训练、讯息共享和能力强化等方面展开合作。

事实上,以「多边解决」南海主权问题,是美日在今年中达成的共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上台后,明显地走回日美同盟的外交基轴;新任外相玄叶光一郎不但积极访问美国,十月中并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尼三国访问,串联东协国家的行动转为积极。玄叶走访东协国家,也被解读是为首相野田佳彦计画在东亚峰会上,提议成立海洋安全问题国际会议而铺路。

东亚峰会 美俄首度联袂参加

这次的东亚峰会将于十九日在峇里岛召开,由于美、俄两国都将参加,因此备受瞩目。东亚峰会的参加国原本包括东协十国和中、日、韩、印度、澳洲与纽西兰;加入美、俄后,使得该机制扩大至亚太十八国,也令中国无法独大。

另一方面,日本的积极动作似乎也获得正面回应。九月下旬菲律宾总统艾奎诺三世访日,日菲双方就加强南海安全合作达成共识;十月下旬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访日,和日本防卫相一川保夫签署了有关加强两国防卫合作与交流的备忘录,这是越南国防部长十三年来首次访日。

共同社分析指出,中国不顾国际惯例,主张拥有南海主权,引发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强烈反对。越南在九月已成功拉拢印度,参与南海的油田开发。在东亚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一个「对中包围网」似乎正在逐渐形成。不过,分析中也指出,东协的新宣言势必引发中国反弹;另一方面,东协许多与中国并不存在主权争议的国家,在贸易利益考量下,对于「对中包围网」能否取得效果仍持怀疑态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