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里面挑骨头(10)
鸡蛋里面挑骨头,如何的认识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答案。但是答案也就是两种可能。没有骨头或者有骨头。而对应答案也就是有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或者说两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形而上学(静态的方法)和辩证法(动态的方法)。
形而上学的方法,静态的看待鸡蛋里面挑骨头的问题。把鸡蛋看成是死的,静止的,不变化的。自然也就是没有骨头的。有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动态的看待鸡蛋。把鸡蛋与鸡仔联系起来,有了从无生命的鸡蛋到有生命的鸡仔的这样的一个认识。也因此承认鸡蛋是有骨头的。是不是这样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称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了?不是的。这个只是动态的走了一半的过程。通俗的说,这个叫做一半辩证法。还有一半过程没有认识到。鸡仔还要长大,最终鸡仔会生产出鸡蛋。同时,鸡仔也会死亡,已经获得的生命终将失去。
蛋孵鸡,鸡复又生蛋。只有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有这样的一个完整过程。仿佛又轮回到了鸡蛋这里。也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才能称为辩证的运动。从鸡蛋到鸡仔,又从鸡仔到鸡蛋。从无生命的鸡蛋到有生命的鸡仔,鸡仔最终也要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有生命的又回归到无生命的状态。这是自然辩证的运动。
或者说这是一种从无到有,有又生无的轮回。在这里,多少与中国的道家思想产生了关联。这不奇怪,古今中外,人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两种情况。静态或者动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中国古人早于西方近代哲学两千多年就有了辩证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恰好奠定了中国古代先进文明的基础。更有意思的是,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最早提出“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这一辩证思想的如果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出生于约公元前530年。而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生于约公元前571年。
或许可以这样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国人的辩证法。是中国的古人对天地万物辩证的认识。它是怎样一种情况?这个暂且放到一边。如果说鸡蛋就是鸡蛋,这是轮回。可是鸡蛋不同于鸡蛋,前者是孵化鸡仔,后者是被鸡仔生产出来。鸡蛋与鸡蛋经历的运动过程,或者说鸡蛋初始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是轮回,但不是简单的重复。鸡蛋的轮回就象在一个旋转的楼梯上前进,螺旋上升。每前进一圈,仿佛又回到了终点,重复着已经发生的事情。可现实的情况是时过境迁,物转星移,又有一翻新天地了。
辩证的方法,或者称为动态的分析方法,或者称为过程分析法,或者称为轮回。起什么样的名字不是重要的。这种辩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毛泽东主席在《矛盾论》中谈到“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这里主要是有个方面。一个是从事物内部,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从鸡蛋内部,把鸡蛋孵化鸡仔看成是鸡蛋运动发展过程的必然过程。同时,还应该注意考察事物的运动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前面这个主要说的是内因的问题。后面主要说的外因。
马克思主义谈到辩证法的时候又是如何论述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辩证法时,先是举了一个有机体运动发展过程的事例。他说“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接下来,恩格斯谈到了他的研究成果“在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它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概念,只有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适用;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的场合放到它同宇宙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概念就联结起来,消失在关于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所谓的辩证运动,也无非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鸡蛋孵化出鸡仔。鸡仔是完全不同鸡蛋的事物。鸡仔是鸡蛋的对立物,是鸡蛋的异己的表现物。但是,鸡仔这个对立物只能由鸡蛋孵化出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这一现象向人们表明,任何对立双方彼此保持紧密的联系。一方只能从另一方的包围中破壳而出。而且也必然是要从另一方方的压迫中产生出来。这是鸡蛋对自身的第一次自我否定。鸡蛋的自我否定,也可以说自我批评,促使它的对立物鸡仔产生。这种历史的运动是任何个人都无法阻挡的。它也不由某个人的意愿为转移。
鸡蛋孵化出鸡仔,辩证的运动只是经历了一半的过程。鸡仔复又生出鸡蛋。这是鸡仔经历的自我否定的过程。或者说鸡仔自我批评的过程,并不产生别的事物。只是再一次生产还原了它的对立物,鸡蛋。从整个的运动过程来看鸡蛋从最初的形态,先是经历了一次自我否定,孵化出鸡仔。又由鸡仔经历一次自我否定,轮回到鸡蛋这里。
鸡蛋通过两次否定的方式,重新回到了自我。这是一个简单的自我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鸡蛋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吸收了鸡仔的优势。使自己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蛋孵鸡,鸡复又生蛋。经历了一次这样的辩证的运动就结束了吗?没有。鸡蛋这种自我进化的过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总是如此这般的从一个低级阶段,顽强的向自己的更高级阶段前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