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公有制、金融投机及人的价值

火烧 2009-07-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公有制是否低效,分析管理对效率的关键作用,指出所有制并非效率决定因素,强调科学管理与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同时涉及劳动者价值、产权制度及市场机制的综合影响。

公有制就一定低效吗?

经济活动中的低效率是管理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很多管理理论都在围绕这个问题建立模型、提出观点和策略。  

记得改革开放第一步,就是在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其理论核心就是“消除大锅饭、消灭懒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3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承包制是最原始的劳动管理方式——规模小、低效率、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等等,可好像都被社会有意的选择性遗忘了!甚至成了国富民强的一把金钥匙!  

其实,劳动者作为一个个体在选择其行为方式(积极还是消极)时并不关心所有制,否则好像只有全社会每个成员都是老板才能更高效!无需论证就知道这是个谬论,劳动者更关心的是积极和消极两种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这是现代企业管理和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础。  

过去人家说只有私有制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可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在资本主义的私营企业里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照样有,这证明了一个真理:低效与所有制无关,而仅仅取决于管理!那么是不是私营企业比国营企业就先天性具有管理优势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管理的优劣是由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和制度的执行程度(即所谓执行力)所决定的。很多人在家里干家务没有兴趣(妻子眼里的“懒汉”!),但在单位(无论私营还是国有,自己当老板还是为他人打工)却是生龙活虎的业务骨干就是明证!这好像违背了某些人的理论(好像过去那些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都是不可理喻的傻瓜!),其实不然,好的管理者通过合理配置岗位、设置公平的考核指标就可以办到。管理就是引导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兴趣和利益并使之与企业利益相同,这样有的人因为可以取得更好的业绩使自己的地位提升(同事好评、职位提高及其他荣誉的事业满足)积极工作,有的是因为爱好、兴趣与本职工作一致(相很多科学家和发明家)不计报酬超时工作,而更多的是因为干好工作会得到更多的酬劳(奖金、考核工资等)。  

某人下海当老板后觉得还是打工更好,原因是他没有经营能力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更强,或者更对某一项具体工作感兴趣,而企业经营对管理者的要求更加全面,是不适合专才,这种人给自己干不见得就比给别人干更卖力!  

为了保证公有制下的高效率,要解决好如何选拔、监督管理人才并使人力资本保持相对自由流动就可使之达到私有产权同样的体制保障,同时产权公有制+市场+政府计划(全国范围内的宏观产业调整)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减少重复建设、杜绝恶性竞争、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有着比私有制社会更为有效的办法。  

否定公有制是一场阴谋,是崇尚剥削者和平演变的理论依据之一!  

现代金融产业的基础——投机

投机,一直以来人们从社会道德层面都给予它很多的负面评价,但它却是现代资本主义金融产业的基石。  

从字面意思看,“投”——可以理解为投入,“机”——就是机遇、机会。我们知道,机会往往是一种概率事件,就像古代 富家 小姐“抛绣球”,表面看好像是平等的,但被投中的概率还要取决于三点——“外貌认可”、“距离”和“身高”,哪个方面不具备都不可能得到绣球,当然你首先要去参与,就是要投入。  

多数人把投资与投机混为一谈,投资者,自己拥有经营的战略决策权,他对所投的行业环境、发展趋势必须是熟悉和充分理解的,并且拥有对经营者的任免权和对日常经营的监管权,所以他的风险是可控的。而投机则不然,比如博彩,任何赌博都在别人的地盘进行,庄家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如对规则的制定、道具的提供、环境的设置等),所以这种游戏从长期概率上讲永远都是庄家赢,否则这个行业早就消失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和期市也是一样的,多数的股民在企业经营信息、行业政策等方面具有先天而且必然的信息延迟和被屏蔽,所以短线的炒作都是庄家赢,散户败!与很多高层形成的产业利益阶层博弈,散户就是绵羊,先剪羊毛,再剥皮、吃肉、吸髓!有人就说了,那我们散户就选择买基金,基金不是大户么应该和庄家一样具备信息优势吗?可是大家看看在金融危机面前,哪家基金(包括哪些国际对冲基金大鳄)的风险比银行小?作为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不是倒的比小基金更快?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经济活动里,到底要不要投机,投机对实体经济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我们知道,股票、期指以及很多金融衍生工具所标榜的最诱人的功能是“融资”,而融资本来是银行业(这里指储蓄银行,不包含投行)的主营业务之一,企业从银行融资的话,银行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是比较方便和可能的,而证监局之类的国家行政机构去监管那么多上市企业的难度不知道要大多少?另一个卖点就是所谓“财富效应”,姑且不管这种“效应”出来的财富对全人类而言究竟是不是财富,单看我们面前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就知道这种所谓的财富效应的作用——弊多利少是必然的,当然很对人会举出更多的所谓利好,但仅仅危机对国际安全的危害就可以否定它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人类哪怕发展慢十年,也不需要虚拟加速到一定时间来一场“世界大战”!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前面两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就是世界经济危机,不但经济倒退,还要搭上几千万宝贵的生命,这是再高的发展速度都不可能掩盖的全人类悲剧!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资本论》就阐述了资本主义下的金融危机的必然性和反人类性,因为私有制的反社会性决定了资本的反人性(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在于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团体利益第一的原则,而不是更多的强调个人利益),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在反宗教、反封建的历史结束后已经消失!  

由于近代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没有能够配合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比如计算机对提高计划经济管理能力,互联网对民众需求了解、民主政治改革和各阶层利益诉求的表达等,也是因为这几个国家都是从封建帝国直接革命建立的,其统治阶级的威权思想和等级思想(工资等级制、军衔制、特权制)很快蔓延导致统治阶层利益脱离广大人民利益,或者形成了自己的买办官僚阶层,使自己变质成为一个官僚买办的政党(类似于蒋介石的国民党),社会主义实践在全世界已经彻底失败!  

全人类都需要反思,投机和以投机为基础的资本工具真的是经济发展必须的东西吗?没有这些人类社会是否会更加和谐?  

人的价值

自古以来,无数哲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并不代表我们普通人就没有权力或没有必要思考,因为哲学是不提供结论的,只提供思辨和选项!  

        就像追问生命的目的一样,这好像是一个很难找到确切答案的高难度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的确如此,鄙人并非哲学家,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可能给大家一个确切的答案,我只试图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问题来研究一。  

        首先,世人皆曰:“生命无价”,无价当然也就是一种对人价值的描述,可为什么是无价呢?怎么不叫无限价呢?是不是国人太注重“节约用字”?,显然不是。苦思冥想今天终于明白了,这是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估算,就是那句话:“给多少钱我都不会去死!”每个人对于把自己的生命用金钱来衡量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为金钱对死人是毫无用处的。而有些情况下,因为人是有信仰和感情(人类社会的信仰和感情是长期维系人类繁衍发展的有效工具)的,很多人还会说:“为啥不让我替他(或她)去死!”,还有很多人为了祖国和自己的信仰主动献身,所以信仰和亲情对他来讲更是无价的(回归动物本性的跑跑一族是不包含在此等人类中的)!  

        就是说,对于“我”或“大我”来讲,生命的确是无价的!  

        那么我们再看看我们对别人的生命是怎么估价的,只要看看哪些车祸的索赔案件、明星们的名誉官司就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别人的生命或名誉之类是可折算成金钱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你死后对他人能带来的收益即是你生命的价值!所以人家讲穷人的命不值钱,并不是生命真的不值钱,而是讲穷人的死给他带来的收益或损害微不足道!  

        看来一说生命就很残酷,那我们再看看一个正常活着的人的价值。  

        活人的价值是用金钱衡量的,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人家年薪好几亿美金的华尔街大鳄肯定比我等在国内民企打工为生的普通民众价值要高很多很多倍,老板投资赚的钱也比打工的要多无数倍!都是人,价值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就相人家开奔驰我们骑自行车一样,那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我就想了,你说参加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力气大还是我们公司的司机小张,大家都说当然是运动员了!可小张开叉车一个人每天能搬几百吨货啊?哦!原来是这样!人的价值还要看他在什么位置,我一直坚信华尔街的高管和我一起站在17世纪美国的奴隶市场上价格绝对不会差距那么大!是因为他在美国的华尔街,而且掌握了比我多得多得多的资源!怪不得老友说:“让我去中国平安,业绩不见得会比他们差,关键是人家不让咱上啊!”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是让“机器”的能力发挥出来了而已(就像驾驶员)而不是他的价值就是那台机器的能力!  

        市场和贪婪滋生出来的贫富差距被一些主流精英看做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怎么样的弥天大谎啊!什么时间让这个社会能真正显示出每个人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荣誉、人格和一切只有人才配拥有的美好事物!因为金钱只是我们交换劳动的工具!  

也谈人性的善恶

人性的善与恶,自古争论已久,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往往无法取得一致。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荀子赞成“性恶”说,最终儒家因为要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统一为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为什么要探究人性的善恶呢?其实这涉及“人是什么”的哲学思考。人之所以是人,古代的先贤们给出了很多答案,儒家认为“仁”是本质,道家把人放在宇宙之间思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西方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在世的过程就是赎罪!这与佛教的轮回有些类似。关于人的本性,分歧很大,而且每种都能够自成一体并发展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一支!  

其实,脱离自然来谈人性是荒谬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妨放下人类的尊贵,用研究其它动物的心态来考察人——生物的本能是“个体生存、种群发展、延续”,小到病毒的传播、大到人类的战争都离不开这个主题!那么人到底是如何脱离自然而成为“人”呢?夺食物、抢配偶、扩版图、强武装等等行为都是人作为生物的本能,不能算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性。我认为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仅仅在于——对个体欲望的克制!  

贪婪、自私、好斗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生来即有,无所谓善恶;节俭、共享、怜悯是人区别与动物的行为,人类的所有美德皆出于对私欲的克制。  

所以,人性中的利己的一面是“动物性”的,利他的一面才是“人性”的,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摆脱“动物性”的束缚去追求“人性”的过程。  

财富、名誉、地位,无不带有扩张私欲的原始“兽性”,资本发展的动力即人类的“兽性”,资本任其发展必然的结果就是“人非人”!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排斥生活消费品的私有,这是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象征)主导的社会主义才能以“人性”为动力来推动社会发展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