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火烧 2011-11-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在于共同分配,而非生产。通过国家保障就业与分配,实现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支配,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强调分配公平与道德提升。

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不在于共同生产,而在于共同分配。

生产生活资料是有生命的人必须要完成的工作,那么生产本身就是应该自觉完成的。因为只要人们不工作,他就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没有办法购买食物。没有食物,自己的生命就无法得到维持。

在今天的资本社会中,工作不是自觉自愿完成的,而是通过强迫。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为了工作不得不找工作,为了找工作,不得不与老板谈条件。但是任何的个人谈判,他的底线总是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做为基础。那么做为老板来说,他有更多的人力资源。这个工人与老板的谈判,在开始谈判之前,谈判结果就已经写到各自的脸上。

所以这种谈判,关于工作的谈判。也就是工资最多能给多少钱的问题。工人的谈判底线就是再少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基于充分的人力资源的问题,老板就不得不把工资压到最低。在人力资源充分的情况下,不把工资压缩到最低值,只能说明这个老板不懂市场经济的经营之道。

公有制经济的目标也就是把人们从工作谈判中解放出来。工作不是通过谈判,而是国家必须承担保证每个国家公民都有工作,这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发展是每一个公民可以自由的选择工作。要实现这样的社会环境,就必须控制分配。只有让所有工作人的都参与到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分配当中。只要实现这一点,也就还愿了必须工作的本来面目。必须工作,也就必然应该参与到对产品的分配中。只要让生产与分配按照他们应有的方式,按照劳动者也就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及分配者这样的一个方式。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它的初级阶段。

在此基础上,人们自然会努力工作。首先是不工作没有生活资料。其次,他们在工作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归他们自己支配。当然不完全归自己,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一部分要用于照顾老幼病残,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剩下的部分,在物品不够丰富的时候,要按照劳动能力的大小进行分配,保证劳动能力大的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当商品极大丰富时,也就是可以过渡到按需分配。人们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同时生产着他们的道德水平。因此,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就必然达到了那样的水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