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开大运会没人兴奋,大运会遭冷遇倒有些让人兴奋

火烧 2011-08-2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7
大运会遭遇冷遇,引发对城市折腾的反思。文章指出盛会多为领导升迁筹码,市民参与度低,城市形象提升短暂,债务负担沉重,呼吁更务实的办会方式。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几句话,有些矫情。诗人都这个样子,否则就不是诗人,“湿”不了。如果把这几句话稍改一下来形容大运会,去掉一些矫情,倒也贴切,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仓皇地扑拉扑拉腚,还是没什么动静。  

N年来,什么运动会、博览会之类就被城市视为一个发展机遇,有些人就希望借此提高城市知名度,展示城市风采、形像。于是乎在所谓的盛会来临之际,就有一些看起来十分振奋人心其实市民根本不看的口号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从城市各级领导到小老百姓,都被折腾个六透,路边的小商小贩被提前告知,某某期间内不准上街摆摊,等“盛会”结束之后再来。据说连小偷、小姐们也会被暂时劝离。当然也有让群众开心的事儿,如请求了N久都没有修的坑洼路面一下子光鲜了,三个月的黑窟窿被铁盖子盖住了,比八零后还长几岁的污水河突然清澈了等等。不过据经验,这些好处的寿命通常比“盛会”长不了一个月。  

原来,所谓的“盛会”倒也办过不少,但没人这么闹腾,办就办了,有关方面有关人员热闹热闹也就算了。后来有人从这里面看到了“机”,就开始折腾,就要求本地领导、干部从政治高度来看待盛会,就动用一切宣传、闹腾工具,让全国人都知道这件事儿,都为这件事儿高兴。起初,中国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着实跟着热闹了几番。一来二去,国人越来越不容易被煽乎了,连本地人也寡淡起来。国人逐渐明白,那所谓的什么“盛会”,只是一时的折腾,与提升国家形像没啥关系,真正提升国家的地位与形像,还得靠扎实的功底,还得靠真金白银,得要真家伙,“盛会”太虚。举办“盛会”城市的市民也逐渐明白,这都是市领导动用全市力量折腾给外人看的,是长领导自己的脸,为领导自己积累升迁的筹码,与普通市民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对于整个城市来说,也只是短时间内被涂抹得容貌娇好了一些,但往往留下巨额的债务。  

老百姓傻是傻了一点,但老被忽悠还能不变得聪明一点,人家范伟那样的还办了一个防忽悠热线呢?领导是否应当考虑一下,既然你说是全民的或全市民的盛会,你就得让人家参与,就得让人家享受到一些幸福才是,光为自己的那点儿事打算盘,人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吗?忽悠有度,这是忽悠学的第一原则。再说了,你一家人娶媳妇,全国人民也不能老跟着放鞭炮是吧?  

不知道本次大运会的遭遇是否能让有些热衷此道的领导清醒一下。但据笔者猜测,如果所谓的“盛会”还照眼前的这种模式一根筋地办下去,结果越来越冷是没有悬念的,办到最后,说不定就只剩下几个领导忙乎,连跟班也懒得到场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