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城管带伤工作怎么就成了“带伤做秀”了?

火烧 2011-08-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城管带伤工作引发热议,被质疑为做秀,反映出公众对城管形象的偏见。文章探讨城管工作与敬业奉献的关联,分析社会对城管的负面印象,以及‘做秀’标签的形成原因。

在六合区城管局工作的刘进和胡凤笛都没想到,他俩现在竟然成了“网络红人”。8月20日,有人拍下他们在巡查途中检查伤口的照片,并传到网上,引发网友们的热烈的讨论,赞美声中也夹杂些许着质疑:这会不会是“带伤做秀”?  

本来好好的一个“正面新闻”——轻伤不下火线,虽然算不上轰轰烈烈感人至深,可是让其他人挑一下大拇哥,得到善意的回应总是应该的吧?凭什么一下子就成了见不得人的做秀了呢?  

谁让这哥俩是城管呢?两位带伤工作的城管兄弟遭遇如此境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很难把城管的工作跟敬业、奉献联系到一块去。在大多数的民众眼里,城管就两个特点,一个是粗暴,一个是素质低。我们平常看到有关城管的新闻,绝大多数都属于“负面新闻”,大致都不超过打砸和遭围攻的范畴。  

归功于中国城管在当今社会语境中的地位,有时候简直如同明朝时候的东厂一般,同样是声名远播,同样的臭名昭著,只是有一点,明朝时期的东厂虽然被人恨得牙痒痒,可是没有人敢于明目张胆的揭露和讽刺。城管就不一样了,无论何时无论你在何地,无论你在跟何人交谈,只要没有城管在场,三五兄弟谈得兴起,大都会骂几句城管,那表情那神态就跟当年沦陷区的老百姓有事没事老骂两句二鬼子汉奸一样,茶余饭后,权当消遣。  

只能说说如今的中国各种“秀”实在是太多了,这两位城管兄弟也不是最冤的,连陈光标做慈善都有人斥之为“慈善秀”,苦哈哈农民工兄弟为了讨薪竟然要跳楼也被称之为“跳楼秀”,好不容易有官员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了又被众人指责为“骑车秀”;现在我终于明白,前些年某电视台举办的综艺节目“我型我show”原来是一档社会纪实类栏目啊,原来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令人钦佩不已。  

但凡能被人称之为“秀”的东西,那肯定是得比较吸引眼球的,比如城管兄弟带伤工作,就有轰动效果的。可是是不是形式大于内容,不好做判断;做秀最根本的一条,还得必须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一种类似炒作行为,按照这个标准,其实能称之为“某某秀”的事件并不多,比如农民工讨薪跳楼,大家见得多了才称之为“跳楼秀”,可是农民工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名,之所以挖苦心思想要得到舆论的关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讨薪;再比如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虽然高调、虽然比较引人注目,可是无论如何他都是在做慈善,捐的是真金白银,献的是一份爱心,可以说慈善的核心犹在,如果还称之为称之为“慈善秀”未免显得过于吹毛求疵不近人情了。  

作秀与否其实全凭主观判断,并没有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判定某某是不是在作秀。我们所能依据的,只能是某人某事本身,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社会效果几何,作为评价事务的标准。身在中国,可以作秀的事件本身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做秀都是需要本钱的,“慈善秀”需要的是真金白银,“跳楼秀”可能得付出生命的代价换取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骑车秀”需要官老爷们放弃宝马良驹,自食其力,不管怎么看也不能受到一边倒的指责。  

社会事件自然是有真有假,人民群众的眼睛也依然雪亮如故,官员骑车上班如果是真的并且持之以恒的话,还会有公众对于公车私用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愤慨吗?农民工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他们本来就应得的,如果这些东西也需要靠作秀来获得的话,恐怕错的就不是作秀的这些人了吧?  

人们所质疑的无非是事件的真实性和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如何,如果陈光标们都是沽名钓誉之徒,如果官老爷们仅仅起了一次自行车上下班并以此获取媒体的赞扬,如果农民工跳楼讨薪的是为了浑水摸鱼,无理取闹,如果这次事件的城管兄弟身上的伤痕不实,如果带伤工作的照片是事先安排的摆拍宣传,那么作秀就真的成为了一场骗局了。假如骗局如此之多,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充满着不信任,此种现象更令人忧心。  

言归正传,无论这两位城管兄弟主观上有没有作秀的愿望,只要他们身上的伤是真的,带伤工作也是真的,面对坚持和敬业,我们就不应该吝啬于多给他们些掌声。(证据不足,做秀罪名不成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