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把建筑质量提高到能抵御8级及其以上地震的标准也是重要的民生!

火烧 2010-05-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提升建筑质量至抵御8级地震标准的重要性,指出地震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并通过四川地震中希望小学和苗圃行动学校案例,说明抗震建筑的关键作用。

把建筑质量提高到能抵御8级及其以上地震的标准也是重要的民生!

   

地震是和平年代人类的最大杀手,它在顷刻之间可以让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甚至让人痛不欲生、苦不堪言!可不管我们想怎样的远离它,世上的人们还总是在不断的与它打着交道、经历着地震的百般折磨!

我们中国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而且已经出现过多次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当从电视广播中看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时候,确实感到激动与震撼!可是,当我们一想起地震给生命财产带来巨大伤害和损失的时候,也真让我们毛骨悚然、犹如感同身受,从而不得不对我们的建筑质量的低劣问题进行反思!也对有关的政府部门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工作极端的不负责任,表示愤慨与难过!

固然,我们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是积极的、踊跃的,而且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全国各地区、各行业为灾民的捐款、捐物的表现也是很好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减少了地震带来的损失。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情同手足的感情与同心同德、战胜困难的思想境界。但所有这些毕竟都是事后补偿,这个事后补偿的再多、再好,也不如事前作好预防,确保少伤害、少损失的好!要想搞好事前预防,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减少损失,最重要的是应该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有关部门应抓紧进行震前预测、预报工作的研究,尽可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个问题有更大的突破(事实上在多年前就有过多次成功预测、预报地震的事例);二是必须提高建筑质量,并达到能抵御8级甚至更高强震水平的标准。这个事情不是什么世界难题,是我们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水平可以解决好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在此我仅举两个经过四川8级强烈地震之后房屋没有任何倒塌、让人们非常感动的事例:

一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助的希望小学在四川是172所,现在收到消息的是169所,还有3所没有联系上。所知道的这169所校舍基本完好,没有倒塌,也没有师生死亡。(南方周末:《【重建之思】“青基会”169所希望小学基本完好——专访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前创办人徐永光》沈亮)

      二是,这次地震中,最让人揪心的是众多校舍倒塌,学生和教师死难。但是香港慈善团体“苗圃行动”在四川所建造的61所学校却屹立不倒,包括建于阿坝州震中附近的6所学校。(南方周末:《【重建之思】“苗圃行动”的学校为何屹立不倒?——“苗圃行动”义务总干事梁建华专访》吴冰清)

这61所学校在8级强烈地震中没有倒塌的事实,从中国评论新闻网的报道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中评社香港5月25日电/汶川地震中,大部分校舍坍塌,但一些由香港慈善机构监督建造的学校却屹立不倒。据了解,香港苗圃行动在四川南部资助监督建造了61所学校,其中6所位于震中附近,它们既没有倒塌,也未出现伤亡。”(中国评论新闻网:《香港苗圃行动震中附近6所学校全部屹立  0伤亡》)

以上是千真万确的两例共有230所学校在8级强震中没有倒塌的事实。

另外,在这次青海玉树地区的7.1级强烈地震中,又造成了比较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但从电视台广播的图象中依然能看到一些楼房还没有倒塌(虽然可能成为危房)。楼房里的人员肯定在地震中也不会有任何伤亡。其原因在哪里?恐怕也不难理解,那就是楼房的建筑质量好,而且好到完全可以抵御7.1级强震的程度!

铁证如山的事实不难说明,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可以防御的,除了使用预测、预报来预防和减少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外,更为有效和最为现实的办法就是把建筑质量提高到完全能够抵御8级强震(甚至更高)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而且应该进行认真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人皆知,建筑质量是完全可以再提高的,而且我们目前的建筑水平,也完全有这个再提高的能力(上述两个在8级强烈地震中小学房子没倒的事例,就是我国自己的施工队伍干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暂时还不能解决地震的预测、预报问题,那么首先从能够解决的

建筑质量问题入手,下决心抓紧研究和认真解决好建筑质量的提高问题,不能不说这是政府有关部门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这不仅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更是关心、重视和解决重要民生、民意问题的迫切需求!

我是建筑行业的门外汉,不可能谈出多么有水平的意见,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如何提高建筑质量还是应该谈点点滴看法,目的是为全面提高建筑质量、进而能够抵御强烈地震的破坏、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提出点抛砖引玉的粗浅建议。

首先,我认为还是应该解决好对这个建筑质量提高的认识问题。“凡事识为先,断次之。”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与前提。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不提高,想提高建筑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因为地震造成生命与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酷现实教育了我们;建筑质量的低劣让无数无辜百姓葬送生命的事实警醒了我们。凡是有点良心的中国人,无不为之痛心疾首,与之相关人员更应该无地自容!这些凝聚血泪的事实,不得不使我们想到如果建筑质量低劣问题不想或不能解决而长期存在的话,还将使唐山、汶川的大地震重演,不知道还将导致多少无辜百姓失去健康、死于非命,使个人与国家财产继续蒙受重大损失。如果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地震就该如此、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理所当然的水平,我们的国人就将长期饱受地震灾害之苦,那么,用纳税人的钱养活的有关部门及其人员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民生民意的大事、是双增双节的大事、也是执政为民的大事。不管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都是一件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所以,我们的党与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看待和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建筑质量问题;作为具体施工企业,应该把提高建筑质量当成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而且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否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其次,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抓好负责建筑质量的组织机构、如何强化已有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一些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如何抓好严格管理、如何抓好检查验收、如何抓好层层负责制以及评比表彰、推广典型等,对于我们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来说都应该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第三,必须“严”字当头,把严格管理贯彻到提高建筑质量的始终。因为严格

就是经验、严格就有效益、严格就有高质量、严格就有优质工程。这里最重要的是把住严格设计、严格施工、严格监督、严格验收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作

到严格把关、不得有半点松懈和马虎。

在检查验收上坚决作到不合格不验收、不签字。绝对不能勉强、不能将就、不能凑合、不能滥竽充数!要始终严格、严格到底。而且从以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上都必须坚持对质量的终生负责制。一旦因为8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应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只要人没死就要追究)!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准得到具体落实。绝不能因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官赏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影响这个民心工程。

除此,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该把能否很抓建筑质量的提高和能否提高到抵御8

级和8级以上地震标准,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党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施工队伍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是前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检查是保证;层层把关、认真负责、逐级负责,是措施;严格施工、一丝不苟、实现一点不差,是关键;评比表彰、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是方法;质量达标、全面开花,实现建筑质量全国一片红,是目的。

    实事求是的说,面对着“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和“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中国日报  记者 王茜)的堪忧状况和强烈地震给我们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现实,有关的各级政府部门,真的到了该把提高建筑质量纳入工作议事日程的时候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地震本来是个坏事,但能从中找出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指导今后的建筑工作,用以提高建筑质量,坚决、彻底的打一个全面提高建筑质量的翻身仗,从而使全国所有的建筑全部达到优质工程,而且完全能够抵御8级及其以上的地震破坏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人人向往的国泰民安,这岂不变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2010.5.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