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绩效工资能让教师更有尊严吗

火烧 2010-05-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绩效工资对教师尊严的影响,分析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弊端,指出当前教育问题及改革带来的社会影响。

教师绩效工资在教育行政主导下,在与广大教师的磕磕碰碰中走过了半年。为什么要推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给教师带来了什么?将还会带来什么?他能给我们广大教师更有尊严吗?笔者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绩效工资是在什么大背景下出台的?他能解决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吗?  

当今教育被百姓誉为新的“三座大山”之一,大学教育产业化,中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品牌学校私有化,优质学位都要高收费,上学难,已经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孩子成长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大概要花费25万元人民币,大学毕业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这样,对普通百姓来讲,教育成了一种风险投资,且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分数与人民币又可以兑换,家长经济上的压力自然会转化为孩子的精神压力。所以,今天的孩子书包越来越重,厌学的越来多,近视率越来越高,能吹拉弹唱的个性化人才越来越少。利用人们的功利心驱动和引导教育的中国特色教育机制已经形成。但是,有什么因,会结什么果,功利心结不出培育人才的崇高之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已引起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务院总理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吗?是校长的权力不大吗?我所在工作地,90年代就推行一种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评价制度,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可晋升一级工资,后来又改为奖励一个月工资,这不跟绩效工资如出一辙嘛?但它带来的结果如何?学校领导的工资涨了一级又一涨,教师是僧多粥少。所以,想用绩效工资,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看错了病,也用错了药。因为学校是国家的,在权力失去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把教师的劳动报酬权下放给学校校长,无疑会激发矛盾、加速腐败,增加不稳定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我们绝对不敢怀疑为政者的智商,教师绩效工资是通过充分论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项新政。也许,我们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应从改革的全局及改革的历史沿革,跳出教育看教育,才可以看清改革的走向及将要达到的目的。80年代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厂长责任制”,唤起了人的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到九十年又开展以“产权明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由,强力推行企业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改革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我认为:经济确实发展了,全世界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商品,但环境破坏了,资源消耗了,劳动人民血汗换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变成美国国债了,把我们自己捆绑成了中美国。楼建高了、多了,但普通百姓离房越来越远了。GDP上去了,中国超过德国成了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但国内矛盾突出,群体事件频发,恶性案件不断,学校、幼儿园也需要保安了。老板富了,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不见涨,劳保无保障,维权难上难,劳动者需要“尊严”了、“体面”了。2009年12月初《半月谈》文章,透露国家发改委社会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说:“收入差距扩大累积的结果是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可能在1%上下,80%的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这就是说,目前贫富差距扩大到50倍之多。贫富悬殊如此之大,富者贪得无厌,穷者越来越穷,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  

文章好象扯得太远,简而言之,教师的明天就是工人的今天。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容易理解,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分配方式,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就是要追求“责”“权”“利”的统一,学校是国家的,教师的劳动报酬权下放给学校校长,用什么来保证分配过程的公平公正?我认为,把分配的利器给校长,这只是一种过度,待部分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先富起来,还是要考虑学校的所有制问题的。事实上,我们这里名牌小学已经私有化,优质小学学位都要高收费,学校转制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欠仇和)。现在不是在大力提倡“教育家办教育”吗?谁是教育家?口号很漂亮,就象“高薪养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战略投资”一样,高薪了,养廉了吗?国家点略投资了,受益多少?企业转制了,工人下岗了。教育家办学是假,否定党的领导,资本家办学是真。待学校私有化后,老师就是打工仔,随时被支配,随时被降工资,随时被炒尤鱼,接着就是教师需要“更尊严”、“实现体面劳动”了。到时,我们有没有诺贝尔奖,也许会有,只要听西方主子的话,给你一个就是了。国家能不能强大,有没有创新能力,只有上帝才知道。也许有人疑惑,西方许多有名学校不都是私立学校,他们怎么有那么多顶尖的科技人才?我只能说:我们不一样,我们没有启蒙运动,我们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把教师变成奴才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的。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也决定人的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被建国60年正反两方面实践所证明了绝对真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确定了教育的公益性地位,我们教师应珍惜现有的体制优势,以主人翁的姿态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捍卫自己的尊严,千万别寄希望别人给你尊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