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楼市已成社会分化的导火索

火烧 2010-06-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中国楼市已成为社会分化的导火索,揭示房价上涨与政策失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房产商与购房者利益冲突等问题,强调需用社会主义模式解决住房问题,实现安居乐业。

房子多的人盼着快涨价,没房子的人盼着快降价,制定房地产政策的人不需要买房,需要买房的人对政策毫无发言权,圈地卖地皮的地方政府扒拆迁户和房产商的皮,靠的是强权拆迁和高价卖地;房产商扒购房者两层皮,靠的是铁板一块,集体行动。在这个食物链中,在这个游戏规则下,老百姓没有发言权,处在弱势,以死抗争者虽屡见不鲜,但仍然无济于事,说明了利益的争夺多么的严重激烈。  

   

土地财政,其实是吃饭财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地方政府关系网罗复杂,盘根错节,开支不透明,待遇第一优先,机构庞大臃肿,效率底下,服务观念本末倒置等等情况大量存在,也就是说,造成今天中国房地产半死不活局面的罪魁祸首是地方政府的体制和机制。炒房者可以轻松得到贷款、可以非法集资乃至吸纳高利贷等等怪现象是延续了多年,为何早不限制规范却放任自流?房产商买房用尽花招,百般抵赖,耍花活,谁曾监管至今全国90%的小区成立不了真正的业委会,谁是拦路虎?房屋质量和物业服务谁堪检验和保证?70年产权的房子30年便寿终正寝又是怎么回事?  

   

中国楼市可比中国足球,已经成众矢之的,洋路子行不通,自己还戴着社会主义的帽子;用土办法没人干,没利益的事情在拜金的社会行不通。私利绑架权力是全社会的噩梦,利益叠加并欲壑难填的膨胀最终导致广大底层老百姓连房奴都没资格当,埋不起这个天价单,就算透支几代人的劳动,卖儿卖女也未必够。尽管楼房的建设成本很少有高过1000元每平米,可是价格在食物链终端却涨了不知多少倍。经济适用房都卖给了谁?为什么和小产权房一样的建设成本一样的无偿土地却价格悬殊?地方政府在高价卖地的同时还要高举债,钱都花哪里去了呢?  

   

从国家的艰难而谨慎的调控手段来看,政府并不想让中国房地产业再有大起大落。可遗憾的是在楼市和土地价格双双暴涨时,政府已经早就错过了最佳调控时机。地方政府的土地贪欲已经欲壑难填,房产商的暴利惯性也是势不可挡,普通老百姓的望房兴叹已经成了垂头丧气。中国经济需要调整,是该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呢?从西方各国调控房地产的例子来看,还没有任何一国政府能够力挽狂澜,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挡得住楼市崩盘。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几乎都是被逼出来的,不是及时主动出击,这是社会主义战略计划?  

   

先下手为强,在人民币升值后,被坏人暗中捅破房地产带来的影响要比自己捅破大得多。停在半空的中国房地产何去何从?需要回归理性,用社会主义的尺子重新丈量,而不是穿上西方那一套富人操控资本当家的模式。房地产贷款绑架了银行,泡沫破裂势必造成通货膨胀等经济风险,但是拖下去似乎更不是办法,地下钱庄十分猖獗,房产商沆瀣一气,官员们中饱私囊,官商勾结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早作打算损失会降到最小,以拖待变似乎损失最大。中国楼市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分化的导火索,政府不能让房子只成为富人的独享品,安居才能乐业,无论钱多钱少,人民的安居梦是一样的。有差别的住房政策,精准高效的执行监督,配套制度的同步,对于宣扬社会转型为借口而不是政府转型的中国来说都是难题,关键是要尽快拿出国家战略来整体转型,不然单独想改好某一领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