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一光:邓小平的最大功绩是拿下胡、赵”有感
文章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认为其最大功绩是推动胡耀邦、赵紫阳的改革,同时探讨私有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读“杨一光:邓小平的最大功绩是拿下胡、赵”有感
昆仑山Z233
2015年5月16号
如果以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看待问题,而不是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朴素阶级感情看待问题,更不是以极左极右的反革命两面三刀分子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话,此文应无愧是改革开放年代的好文章之一。
不过,文中说“所谓‘异化’也就是变质,用旧话说也就是‘修正’,或是“和平演变”。”这句话的首尾都正确无误,但其中说“用旧话说也就是‘修正’”是错误的,因为“修正”是真理,修正主义才是谬误。用革命导师列宁的说法,那就是“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在毛泽东时代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比如“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搞成“县为基础”,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事实证明:摧毁科学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着维护、推广新生事物的旗号,促使、甚至逼迫她“向同一方向”、“再多走一步”而使真理变成了谬误。
诚然,铁的事实也证明:至少在客观上搞阶级斗争熄灭论,而自我陶醉、自废武功、自毁长城、自掘坟墓、自欺欺人,以致必然害党害国害民的人,有好心办坏事与恶意、敌意干坏事之别;并且凡在毛泽东时代搞极左的人,往往就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搞极右的叛徒分子。据说在毛泽东时代认为坐椅子都属于资产阶级生活作风,而不许家人坐椅子,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则大肆鼓吹要全面市场化的“吴市场经济”,就是典型的代表性人物。因此,该文最后的结论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对此,邓有苦衷,不便细说,于是大家也都跟着浑语,竟把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虚化到了“精神文明建设”上,于是也是以不了而了之了。”,更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所有不愿亡党亡国之人们的深思。
杨一光:邓小平的最大功绩是拿下胡、赵
2015-04-18 · 来源:乌有之乡
私有经济本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经济,其与个人利益关系紧密,因此也最能触动人们的私欲神经,调动人们的个体积极性。因此,这种自发的能动力,对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来说,是有益的。过去搞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最大缺点是失于细微,即有很多计划不到的地方。而私有经济的则可以填充各种计划不到的空隙,甚至是阴沟暗道(如地沟油)。所以,与西方的私有一同打包进来的,既有好东西,也有糟粕甚至是流毒,而邓小平说的:“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其说的也是这。
这类的腐朽若只是流传在经济层面,无非是你奸我诈,淫靡胡乱什么的,也不难治理,可若是反映在干部队伍中并形成异化,那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干部是执政的关键。
所谓“异化”也就是变质,用旧话说也就是“修正”,或是“和平演变”。
官员贪腐就是属于执政异化。即执政本来是为公的,可却变成了谋私,所以才变质,才异化。而这还只是局限于经济层面,其最危险且隐蔽的应是政治异化。所谓“政治异化”,反映的也就是坚持什么政,走什么路的问题。而被邓小平点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这政治异化的突出反映,同时它也是邓小平执政首先遇到并需要解决的政治难题。
这类的“自由化”当时主要是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舆论宣传,这一层是“自由化”的吹鼓手,是其叫嚣的前沿。他们多是一些仇视现有体制的人,或是已经被西化教育异化了的文人或“公知”组成;二是执政层面,其具体是以胡耀邦、赵紫阳为代表的,即是属于新形势下的“走资派”们的勾当。而这“自由化”的基本主张就是全盘私化或西化,即要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路,并极尽能力地抹黑社会主义公有制。
胡最初是因积极为老干部平反而捞取到政治资本的,接着他又大力主张为右派平反,并得到了新老右派们的拥戴。于是这人便顺了拐,最后上了“自由化”的道。以至被邓批为:是“胆子很大”的人。而赵则是顺着“承包”、“单干”的道出溜下去的,是一个很认真地将经验一类的东西当做真理,即把私有以及私化奉做经典来实施的人。
当年李先念等顾问委的几位老同志曾有过一段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胡、赵错误的性质。李先念:说文革中毛主席讲党内有走资派是犯了错误,可是看看现在的胡、赵,像不像是走资派?陈云:什么像不像,他们搞的那一套,就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
“走资派”-“资产阶级自由化”,何其相似乃尔!更确切地说,这胡、赵的被处理,与当年打倒走资派,都是同性质的,即都是执政异化的后果。这说明毛所要解决的问题,邓也同样要面对并解决,否则共产党执政就有危险,就要出问题。而邓的特殊经历,即能够逆转角色,且与毛同参,即都是以同样的政治敏感性处理了同类性质的问题,这则突出地反映了同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之所在。
只可惜,对胡、赵问题的处理太简单化了,即没有打击到其要害,没有从根本上肃清其流毒,甚至许多人至今还不清楚这胡、赵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这同时也表明,当时的国家高层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甚至是顾忌多重,以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说法,自邓以后就成了敏感话题,没人再敢提起。
邓之晚年还多次有过关于“两手抓”、“只一手不行”以及“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告诫,这针对的其实也是干部队伍异化的问题。但他却无法说清那“软”的“一手”到底指的是什么,而之所以无法说清,就是因为,那“一手”正是被他否定了的毛泽东的“一手”,那就是要抓干部,要整干部,要从思想、灵魂上改造干部队伍,从而使其纯洁、优秀且堂正起来的做法。对此,邓有苦衷,不便细说,于是大家也都跟着浑语,竟把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虚化到了“精神文明建设”上,于是也是以不了而了之了。
总之,对干部队伍异化的问题,邓的头脑一直还算是清楚的。尤其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并果断地拿下了胡、赵,从而使中国避免了一次大的政治动乱,这应该是邓小平一生中最值的称道,甚至是可与当时毛泽东拿下刘、邓相并比的大功一件。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