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来意:你是一颗温暖的石头
抗美援朝的时候,
你曾经跟彭总说过:
我们同是两块石头。
彭总的号叫“石穿”,
你的乳名叫“石三伢子”。
你说:
我们两块石头,
一块扔向杜鲁门,
一块扔向麦克阿瑟。
这两块扔出去的石头,
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中国人民的厉害。
你说:
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
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有一个说法:
在你之前,
母亲育有两个孩子都夭折了,
为了好养活,
亲人们给你拜了一个叫“观音石”的大石头作“干娘”。
于是你就有了“石三伢子”的乳名,
你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石干娘”的儿子。
1959年你回韶山,
你开玩笑说:
今天该请的都请到了,
就差“石干娘”没来。
你与石头有缘,
你是石头的儿子。
打上了石头的烙印。
你走的最多的,
是石头铺就的山路。
井冈山的沟壑里,
甚至每一块石头上,
都辉映着连天的烽火和你不俗的思索。
直到如今,
你当年常走的那条小道,
还被人亲切地称为“毛泽东小道”,
那些景仰你的人,
络绎不绝地要来走一走,
每次都把他们累得气喘吁吁。
你曾用“毛石山”的笔名发表过诗篇。
在你的文章里,
你经常说到石头,
你用石头来讲一些很浅显的道理。
例如你在《矛盾论》里讲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个道理的时候,
你说“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
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
那么深奥的哲学,
你这么一讲就明白了。
你还经常说“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
可不是嘛,
看看那些历史上的反动派,
哪个不是以损人开始,
以害己告终。
你喜欢爬山,
你喜欢拄一根粗糙的棍子,
爬向那些高高的山巅。
在你的眼里,
那些石头就是一个个精美的诗句。
你写的那些和山有关的诗词,
在你的作品里占了很大的份量,
而且有很多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佳言。
“山下、山上,风展红旗如画。”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只有懂得石头的人,
才能写出这样的品格。
诞生在需要石头的年代。
你的坚硬,
撑拄起了摇摇欲坠的苍穹。
你创造了一个“纸老虎”的词汇,
你说要把那些老虎的爪子一个一个敲掉,
它们就不会横行八道了。
你成了一切反动派的“拌脚石”,
你打破了它们的如意算盘,
你惊扰了它们的美梦,
你硌掉了它们的牙齿,
你砸痛了它们到处伸出的利爪。
你这块飞舞的石头啊,
让好大一批人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的侵袭。
你还是另一种石头,
带着暖人的温度。
“汽笛一声肠已断”,
你抛却了离别的不舍,
踏上了赴国难的孤旅。
在西北高坡的寒窑里,
你来不及洗却万里长驱的征尘,
便挥笔疾书,
给那些国民党的政要和将军,
给那些社会贤达和友人,
“寇深情急,竭意进言”,
哪怕曾是战场上的敌手,
你也愿意同他结成同一个战线。
你说:
决不因小节而忘大难。
你的炽热,
让离散的民族凝聚起了统一的意志。
来延安考察的爱国华侨陈嘉庚,
那么快就认定你是中国的救星。
跟那些有学问的人促膝畅谈,
一个通宵一个通宵也不觉得疲倦,
发誓一辈子不做官的人,
也推翻了自己的誓言。
你喜欢,无拘无束地走到人民中间,
拉一拉家常,
听一听老百姓的艰难。
那个时候你的脸上才最灿烂。
老百姓挨饿那回儿,
你拒绝了最爱吃的红烧肉;
老百姓缺医少药那回儿,
你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了中国的村村落落;
老百姓受委屈的时候,
你总是站出来说人民有权利向那些欺负人的官老爷们打石头。
中国的老百姓,
送给你一个他们认为最恰当的称号——
人民领袖。
已成了抹不掉的经典。
你穿行在田间地头,
看稻菽掀起的千重浪;
你漫步在井冈山的故道,
回望弹指一挥的过往。
你为宾客们夹菜,
你为他人点烟,
这些不经意的动作,
却象一股股暖流,
充盈着那个朴素的年代。
在一首歌里这样吟唱:
“多么温暖多么温暖毛泽东”。
历史上的那些帝王,
人们只记得他们的威仪,
只有你,
后世的老百姓用“温暖”来表达对你的认知。
你是一颗温暖的石头,
闪着炽烈的光芒,
划过深邃的夜空;
你是一颗温暖的石头,
让千年的冻土,
溢出了潺潺细流,
长出了满园春光。
有一位歌者,
你的那些个瞬间,
你喜欢,
然而,
你是一块石头,
你喜欢石头,
你很喜欢“石头”这个名字,
你的生命,
关于你的乳名,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