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论混入我们阵营中的马甲

火烧 2010-05-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揭露某马甲污蔑毛主席为君为王,质疑其动机,并对比孔子思想与毛主席思想,指出儒学治国的局限性,批判王莽新政的失败,强调毛主席的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

昨夜在“乡”里乱窜,又见一马甲的帖子,名目挺长《为什么说毛主席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其中一句特别地不地道,这回,某家就是要寻这句话的晦气,这句话是这样:“……毛主席走的是领导革命斗争为君为王的道路……”哈哈,好个“为君为王"!看得出这个名字里一个中国字也没有的马甲认为,我们的开国领袖领导革命是为了他一个人坐天下当皇帝喽?!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拿出你的证据来!我们的开国领袖的确是我国最高领袖,但是这等同于他要做“皇帝”了吗?!

当皇帝是要做许多事情的,最重要的就是为“家天下”打基础,那么,你觉得我们的开国领袖为“家天下”做了哪些准备呢?你说说看?!毛主席唯一的一个身体、心智健康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如果毛主席真想“家天下”做“皇帝”的话,他怎么会让儿子去凶险万分的朝鲜战场?凭这个,谁敢说毛主席想“为君为王”?!那个马甲,你以为呢?!          

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且他在世时,也一直再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遗余力的做工作,那么,如果他真如你这个马甲所想真要做“皇帝,家天下”,那么他大可以借助妇女地位提升的势头,把他的女儿提拔到政界历练,而后一路高升……,凭他老人家的能力和威望,能做到这一点,可是他这样做了没有?!那个马甲你倒说说看,他做了没有?!他什么也没做,他只给女儿做父亲!那个马甲,你那个“为君为王”的垃圾是从哪里淘来的!!你说!!你这是在污蔑,诋毁,泼脏水!!你真无耻!!!去掉你的马甲,亮出你的真面目!!!

将毛主席和孔丘相提并论,你真不要脸!毛主席是孔丘能比的吗?!!

————————————————————————————————

这个马甲还说:“任何一个朝代政府的灭亡都是严重违背了儒学中的治国原则而溃败的”

这话是不是太绝对了呢?上古三代夏、商、西周时还没有孔丘呢,更休说什么儒学了,那某家倒要问问,这三代的灭亡,是严重违背了那一条儒学中的治国原则呢?哪一条?还是全违背了?说说看?某家知道,强盛的西汉在立国之初是以黄老术治国的,文景之治是也,没儒学的事。儒家的独尊地位是汉武帝时奠定的,但是,史籍上言之凿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儒术和儒学一字之差,大不相同。在古时,学与术是两个极为不同的概念,用经学专家朱维铮先生的说法,“学”贵探索,“术”贵实用。“学”贵在求真问一个是什么,为什么;而“术”专注于用什么怎么用。二者大不相同。汉武帝尊的是“术,”而不是“学”!怎么用,那位武帝的布衣宰相公孙弘给了标准答案:以经术缘饰吏治。何谓“吏治”?法吏之治也,还是法家的那一套!简言之,阳儒阴法!所谓跨越了朝代,每个王朝都适用的儒学,就是这么一路玩意儿!!历代成功的统治者都深谙此道,只是做得说不得罢了。不过老实人还是有的,比如那个汉宣帝,他对太子的训诫中就说过“霸王道杂之”的大实话。《汉书》里翻翻?而对这一点,我们的毛主席目光如炬,一语点明:百代都行秦政治。某家有一本一九八八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的新华词典,附录中,将西汉的灭亡年份定在公元23年,也就是说,将王莽的新朝也包括进去了,西汉的灭亡是被农民大起义促成的,而西汉末的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王莽实行的所谓“新政”,这个新政是个败政,但是,我们谁都清楚这个新政,逼的劳苦大众没有活路的新政,它的蓝本,竟是儒学经典《周礼》!王莽这个书呆子用《周礼》中的理想世界来规划现实世界的一切,这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儒学的悲剧。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剥削王朝,它需要的是“术”,不是“学”!所谓儒学中的治国原则,在历代长命的王朝中是不存的!

————————————————————————————————————————————————

《雍也第六》三十章中,孔丘回答子贡的话中有“尧舜,其犹病诸”句,说的很明白,你子贡说的那个理想状态连尧舜那样的大圣人都做不到,何况旁人,也包括孔丘他本人。孔丘实际上已经是否定了这个空想,从哪里看出孔丘有什么爱民思想?还有,译文中竟出现了“胳膊”这个词,原文中有这个词吗?搞笑!

《先进第十一》一章中,最要紧的弄清楚“野人”是什么人,所谓“野人”是指住在郊外的殷商遗民,在那个周公制礼作乐之前,殷人的文明程度是远高于周人的,孔丘所从的先进是指这路人,“如用之”是指如果孔丘有权推行礼乐,“从先进”是指向殷商遗民学习,哪里有什么用平民做官的意思!

《先进第十一》九章原文:“颜渊死。子曰:咦!天丧予!天丧予!”         马甲,你的那个鲁哀公什么的某家找不着,你用的是哪一国的《论语》?!

马甲,《雍也第六》五章里“与之粟九百”中的九百啥意思你可没译出,九百是数词,后边要有量词的,古人自己清楚,省略了,某家这路人可不清楚,其实不光某家,许多人都不明白,你咋不译呢?清儒程树德《论语集释》中说的明明白白,九百后省略了“斗”字,应是“九百斗”,就你这闭门造车的把式,把《论语》糟蹋成啥样了!

真的,看你译的《论语》能让人发疯,几乎句句有硬伤。坐下,好好看看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