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
许久没有上网了,工作之余本人常常在想:未来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有时越想越是迷茫,感觉没有丝毫的希望,关注这个论坛已经很久,有的处于对经济学兴趣使然,有的处于忧国忧民所致,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郎教授那正义学术的感召力下,将天各一方的我们聚集在这里,各抒己见,发表各自对当前经济形势政策的种种观点,有时甚至被自己所提出的见解意见以及网友们的热评所感动,一阵高昂的呼声和激烈的探讨过后留下的是什么?终究还是无奈,苦闷以及迷茫。
展望当前国内经济形式,表面看似热火朝天,实则暗流涌动,生产严重过剩,消费严重不足,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匮乏(虽已提出加强完善的口号,但现实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金融危机出口受挫后,前面所提的种种问题不予以弥补,反而依据所谓的凯恩斯理论大搞无用功,剥削了本使民营企业身处危机之下赖以活命的唯一资金渠道,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使得如今股市,楼市大涨,房地产商,投机者门陷入空前的疯狂……。能够列举出的还有很多,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甚至不厌其烦了,至于产业升级则更不必细说,需要有政府的积极倡导,规划与推动,依靠企业自身的话也是有心无力,大部分或许不会成功。
一项经济政策的制订,应当从自身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国内问题出发,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而我们的“主流专家们”却往往背道而驰,将“希望经济学”视为正统运用于国内(或许人家自己对这一理论还不承认),病情恶化之下开出错误的药方,依照本人看来他们势必暗中受到了利益驱动,否则决不会这样不计后果妄然胡搞的。
近来阅读了一本《货币长城》,作者虽不知名(在现实环境中境遇还不如我们),但这本书却是其多年积累,饱含心血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真实再现了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历次金融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崩溃,日本金融战败,苏联经济解体……美国依靠金融手段(经济战:以短期资本为主导)将世界现实中以及潜在的敌手们一一掀翻在地,后果对手们无不伤痕累累,有的经历了阵痛,有的陷入长期经济萧条,有的甚至爆发社会动荡,而美国(确切的说是其背后的华尔街主导者们)则坐手渔翁之利,趁机廉价收购对方关键核心资产,有一些国家甚至永久成为其麾下“经济殖民地”而我们这一边却风景独好,经济欣欣向荣,原因是在具有良知,正义的学者和国民们的坚持和阻挠下,没有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在有条件的浮动汇率下保持了严格的外汇和资本管制(即使这样也不足以阻止国际游资的涌入,短期套利行为,而“主流们”又将其称作肮脏的管制,完全违反了自由市场经济原则,时刻欲将其彻底消除而后快)。
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已释放出天量美圆予以救市,待“局势”稳定后这些多余的货币势必将要寻找自身的去处:国际能源期货市场,拉抬大宗商品价格,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这对目前中国来说实属灾难性后果。
08年资本市场泡沫破灭后中国外汇储备已经折损了一部分(短期资本通过人民币升值以及股市,楼市套利回吐),次贷危机之后我们又持巨额外汇援助美国,万亿外汇储备现今来说或许早已大幅缩水,一旦国际能源价格大副上涨,对中国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重大打击,往好了说,中国外汇将再次面临严重削减,回流美国(其所操纵的对冲基金,投资机构手中),往坏了说,中国外汇储备将迅速消耗殆尽(即使此次购买是的美国短期债券,由于数额巨大,一时间也无法尽数抛售套现,况且也难以找到买家),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不得不依靠借入外债,陷入拉美化陷阱。更严重的是,一旦国内外汇严重短缺,受西方国家刻意唆使之下,海外资金如果集体挤兑出逃的话,人民币将面临大副贬值的风险。(不排除这一情形发生的可能性)。
本人探索经济学不过出于爱好兴趣,往高了说是出于责任,使命感使然,充其量是业余,出身于正统的“专家学者们”对此认识理解势必比本人清醒深刻,然而当前中国(甚至是世界)已步入权钱时代,早已丧失了普世价值,历史责任以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彻底沦为金钱,权力的附庸,考虑的只有自身的利益,为了利益,除却自己的性命之外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至少相当一部分人如此),国家,民族这些字眼在他们脑海中早已成为落伍,甚至荒唐可笑的代名词,“主流专家们”更是如此,他们大部分学成于海外,当归国前面对海外巨额资本引诱贿赂使势必招架不住,放弃学术道德和信仰,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成为海外安插在中国的经济间谍,如此一来,也就不难解释我国多年来种种错误,荒谬的经济政策推出的问题了。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确实得到了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内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然而另一方面,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诱导下,彻底打破了原先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大面积失业问题由此产生,随后历次国内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以08年为最),打压了相当一批社会核心消费群体,此外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的产业化政策的推出,人们出于种种顾忌更是越发不敢消费,国内经济一路陷入低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内经济赖以维持的出口产业严重受阻,政府4万亿救市计划的推出无疑是正确是,然而在现实中执行却不禁十人跌破眼界,本人在此拖了大,发表一下自身见解:与其将大笔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反复搞无用功,倒不如全部用于真正的民需工程上(建设经济适用房,尤其是廉租房),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国内长期以来严峻的住房问题,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同时,与其将天量资金贷该相关企业炒房炒股,不如转投给民营企业,帮助其度过难关之后再策划,组织,推动其进行产业升级,此外,与其将天文数字的外汇无偿援助美国,倒不如先救救自己,赎回国内关键企业的主导权,同时大量储备战略资源以备不时之需,说来说去其实这些都是马后炮,不过是论坛中的我们坐在家里的变相意淫,这些世人皆知的道理在当前中国现实中难以推行,究其原因,一切还是源于两个字:利益。
有时本人时时在想: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前三十年社会是那样的平等,和谐,人们虽然贫穷却舍弃自己的利益去顽强拼搏,因为那时有毛泽东思想,在伟人魅力的感召下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精诚团结,不懈努力的建设,从而使得中国走向复兴,再度挤身与世界大国之列,改革开放后我们进行积极的经济建设之余,却没有秉承发扬这一思想,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大举入侵之下,人们逐步迷失了自我,在物欲,金钱的诱使面前,人们改变了原先的意识形态,在由上而下的逐利过程中,人们扭曲了灵魂,丧失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此社会环境氛围影响下,出生于80年代后的我们自身情形可想而知,在娇宠之下被惯养出的自私自利,在权钱背景熏陶下身上滋生出的贪婪,虚伪的习气,在不顾一切追逐金钱,物欲失败之后又不禁陷入痛苦,迷茫,恐惧之中,深夜之中本人常常思索:如果按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的话,未来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带着满身的庸俗,恶习继续前行的话,未来社会将会发展到怎样的境地?
回顾历史,当一个国家整体国民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唆使推动之下步入庸俗,甚至堕落时,灾难也就接踵而至,远的不说就以目前美国为例,当代美国人早已丧失了先前经历过战火洗礼父辈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挠的精神,高档生活,物质享受,放纵狂欢,透支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是展现自我,体现价值的代名词,然而最终结果呢?直接促成异常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除却经济,政治因素外,这也是重要诱因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而且存在许多重大弊端,科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推动国内经济核心发展力量的民营企业,又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状态,自顾不暇勉强生存,难以与受海外政府支持背景的跨国企业(托拉斯)竞争匹敌……而“主流们”对此则置若罔闻,仍整日寻思着如何捞取更多的好处,赚取更多的利益,作为社会中下游的我们,其中也有相当一批人在西方文化思维的渲染下早已变得颓废不堪,灯红酒绿,香车,美女,别墅这些字眼已经成为他们的追求理想以及人生目标,是他们认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一场此贷危机的爆发,我们可以指责美国缺乏监管的金融体制,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及他们毫无节制的放纵消费等等,我们在此不妨做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出身于那样的国度,有那样的消费便利空间和契机,到头来情形如何?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或许比美国当前危机爆发的更为严重,因此很多事实已经表明,相比前者,我们内心深处充斥着更多的渴望,物质追求以及贪欲,只不过受自身条件背景,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所至,我们无法赶超美国,拥有那样科学技术,军事水平,国际货币霸主地位和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金融创新能力。
写到这里本人不禁再次回到那一话题:未来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是媒体大肆报道的所谓中国崛起,还是金融动荡乃至经济危机?或许后者比前者可能性更大,我们当今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困境同时配合上种种错误,不切实际经济政策的制定,无疑雪上加霜,加重了病情,此外未来很有可能受美国(或其身后华尔街)的暗中唆使,国际金融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再度登陆中国,形成又一轮的金融冲击,总之前景难以预料,我们现在急需所做的是,尽一切可能回收先前援助出去的外汇,防患于未然,一部分购买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以储备,一部分用语抵抗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金融突击,否则的话将再次错失良机,在未来国际短期资本的打击之下败下阵来,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麾下永远的经济殖民地。
以上是本人迄今为止所写最为悲观的一篇文章,仅此一篇日后决不再写,无论文中观点大家认同与否,也毕竟是本人近日来不断思索的成果,内心有感而发,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表面上我们取得了硕大的丰收果实,然而我们背后付出的是什么?由上而下整体道德滑坡,信仰沦丧,丧失了“真,善,美”这传承五千年的普世价值,代价是否太过高昂?由此产生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更不用细说,众人皆知,因此,“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句话本人至今不太认同,经济发展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但同时应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平等,博爱,团结,公正”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才是一国真正昌盛,稳健的根本,此外当前国际环境背景异常复杂,我们应时时加强警惕,还是那句老话,当今世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国与国之间交往考虑的只是自身的利益,如果我们过度委曲求全,和善交往的话,势必羊入虎口,最终牺牲掉的是我们自己。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