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传统文化好
甲:你穿这是啥衣裳?刚从马戏团回来,耍猴去了?
乙:你懂得啥?这唐代的衣裳,知道不知道?我这是学习传统文化。
甲:这是唐代的衣裳?
乙:对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
甲:杨贵妃那一朝?
乙:李世民那一朝,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最牛气。
甲:那我看李白咋不牛气哩?还有杜甫,日子难得很哟,都快要饿死了。
乙:我说的是文化。传统文化好。不是哪个人日子过得好不好。一个人再有钱,没有文化,生活也是空虚的。一个国家再有钱,社会风气不好,人际关系不和谐,人就不幸福。你知道啥?光知道吃。
甲:谁光知道吃了。
乙:现在的社会上就是有因为有你们这种人,风气才坏了。自私自利,眼里只有钱,完全弃道德于不顾。再不学习传统文化,社会会变成啥样?当官的贪污腐败,做生意的坑蒙拐骗,老奶奶在街上摔倒了都没人敢扶,人还有没有一点点恻隐之心,风气太坏。
甲:那你穿上唐代的衣裳风气就变好了?
乙:咋啥都不懂哩?穿唐代的衣裳是为了让你们了解传统文化,向传统学习,学做好人,多行善,少作恶。
甲:学啥传统文化?你给咱说说。
乙:就是要孝顺父母,做好人,要诚信。
甲:那跟穿不穿唐代衣裳有啥关系,你直接说我就能听懂,费这事干啥?弄得跟马戏团的似的。
乙:谁是马戏团的?学传统文化不光是穿衣裳,还得学习古书,像《弟子规》,《三字经》,《了凡四训》。那上面就告诉你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甲:怎样做人,你简单跟咱说说。
乙:就是要孝顺父母,做好人,要诚信。
甲:这个不用看古书咱也知道,谁不知道?你不看古书就不知道要孝顺父母?
乙:你懂得啥?关键是人家那书讲得好,讲得透。还讲为啥要孝顺父母,做好人,要诚信。那就是因果报应,做好人有好处,对个人的事业好,身体好,孩子能考上学,当上官。你懂这?我跟你说,今天的社会风气所以这么坏,就是因为人们不相信有因果报应,他作恶毫无顾忌,只要相信因果报应,人们肯定会做好人,社会就会成为和谐社会。人们再不会骗人了,坑人了,再不会有假冒伪劣商品了,人人的生活都会美滋滋的了。
甲:那你告诉我,《三字经》是哪朝代的,《弟子规》是哪朝代的,还有你说那啥训?
乙:《了凡四训》。没一点文化。
甲:那你说它们都是哪朝代的?
乙:《三字经》是宋朝的,《弟子规》不是明朝就是清朝的,《了凡四训》,差不多和《弟子规》一个朝代。你问这干啥?你管它哪个朝代,重要的是要学习。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甲:宋朝就有了?那宋朝的社会风气也不好,秦桧就是宋朝的,秦桧那时比岳飞还吃得开,你能说那社会风气好?明朝也不行,魏忠贤就是明朝的,干了多少坏事,还是九千岁,清朝也好不到哪,雍正皇帝就抓了好多贪官污吏,慈禧太后也是清朝的,卖国贼。
乙:谁让你跟他们学了,你咋不懂事哩?就不会学好的,只想学坏的。那得照书上学,书上咋说你就咋做。
甲:那你不是说学习了这些书,社会风气就能变好。宋朝明朝的人都学了,为啥没变好?
乙:他们没学透,没学懂。
甲:书都是人家写的,人家还学不透,过了几百年了,你能学透?
乙:你咋看不起咱当代人哩,懂进化论不懂,咱们应该超过古人,过了几百年了就不能有点长进?
甲:那咱还学他的书干啥?咱自己写一本学学不行?
乙:咱咋写,人家那是古文,你会写古文?
甲:咱不学古文呗,咱写点现在文,古文还看不懂哩。
乙:现在文哪行?人家学习都是学古书,谁学现在的书?现在的书有啥学的。
甲:那你刚才还说咱要比古人有点长进。
乙:胡搅蛮缠不是,学习还得学古文,古人身上也不是没一点好处。
甲:古人有啥好的。
乙:知道孔子不知道?古代最伟大的人。
甲:知道。到处乱窜,也没一个人听他的话。
乙:谁说没一个人听人家的话?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至圣先师,人家写的书后人学习了几千年,知道吗?几千年。
甲:那他活着的时候咋没人给他叫好?他到处劝人行善,当时的社会风气咋还恁坏。到处打仗,儿子和老子还抢着当皇帝,他是鲁国人,鲁国的大臣把国君都赶跑了,他咋没办法?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得看实际效果。
乙:你咋满嘴喷粪哩,你算啥人物,还说人家,人家全世界有名,谁知道你是谁?人家现在都学孔子,咋没人学你哩?
甲:我还没死哩。
乙:你死了也没人学。就你这思想境界,还敢说人家,历朝历代的皇帝,有文化的人都学孔子。
甲:那不是也没学出个啥样?社会变好了?蒋介石也学孔子,搞新文化运动,学传统文化,讲礼义廉耻,国家不也搞的一团糟?中国封建社会就好?看过《水浒传》吧,那社会好不好?啥传统文化,传统了几千年,传统出一个鸦片战争,国家越来越落后,还好,还学,传统文化有过啥作用?最后还不是靠马克思、毛主席。
乙:你说那是啥话?马克思,那早就死了,还是外国人,对咱有啥用?咱要学,就得学本国人。现在社会风气这么坏,只能向古人学习,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你知道啥是精华不知道?精华就是好东西。传统文化讲孝顺父母,这不好?不该学?讲诚信,现在的社会不就是缺乏诚信,这就叫对症下药。不能学?只知道吃。
甲:谁只知道吃?传统文化不能让过去的时代变好,就能让今天的社会风气变好?孔子被学了几千年了,社会没有变好这就是证明。
乙:社会要变好得一点点来,一口能吃个胖子?得从自身做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谁都不学好,世界能变好?
甲:那你穿上这身唐朝的衣裳,社会就变好了?
乙:这只是一种形式。你咋恁无知哩?关键得学做好人。你没事了也读读书,跟你说话就是对牛弹琴。再有国学大师来讲课,我带你去听听。《了凡四训》说得多好。只要相信因果报应,人就会去行善,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好,个人生活也好。
甲:我不去听。
乙:为啥?不学无术不是?
甲:我小孩该上大学了,我整天还得加班赚钱哩。
乙:就知道钱,就知道吃,是不是?啥时代了?现代人应该追求精神享受。钱是万能的?现在人就是穷的只剩钱了。
甲:我连钱都没剩,月光族。
乙:咋还提钱?庸俗不庸俗,就不能来点高尚的?
甲:因果报应高尚?
乙:那是精神生活。人不能钻到钱眼里,这正是今天的社会风气坏的原因,人人都只知道赚钱,社会风气能好?要是人人都注重精神生活,就不会损人利己,人人都能幸福。
甲:咋人人幸福?人家当老板的一年赚几百万,我一年赚二三万,人家能幸福,我也能幸福?人家孩子出国留学一年花几十万,我小孩上学啃窝头,能人人都幸福?蒙谁哩?
乙:啃窝头咋就不能幸福?只要精神生活充实,窝头里面就有幸福。你就是思想太狭隘,看问题太偏激。人家老板赚几百万,是人家行善了,是人家的福报,你知道啥叫福报不知道?你只要行善,将来你也能赚几百万。就是你赚不了,这福报将来会落到你的孩子身上,你孩子能赚几百万。福报可以隔代传。
甲:我老板还行善?他把女工人欺负地不敢单独进他办公室还叫行善?
乙:你别这样说。如果他做恶,将来一定有恶报。我给你讲,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袁了凡,就是写《了凡四训》那客,本来没有儿子,就因为行善,年龄老大了就得了儿了。这就是福报。
甲:那是因为当时没搞计划生育,要搞计划生育他还能有儿子?
乙:你咋胡咧咧哩。这跟计划生育有啥关系?
甲:因果报应就是传统文化?这是和尚讲的。孔子讲过因果报应?孔子那叫儒家,讲因果报应那是佛家。你真以为我是傻子,啥都不懂?
乙:你懂得啥?甭管啥儒家、佛家,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因果报应对人有用就行了,别管哪一家,反正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这就是传统文化。刚才你不是还说孔子不行,可能就是因为他不讲因果报应,别人才不信他。如果他当时知道讲因果报应,肯定能当上大官。
甲:你说的到底是啥?一会儿传统文化,一会儿又说孔子不行,到底在你嘴里啥是传统文化?孔子都被排除在外了?
乙:是你说孔子不行,我哪说了?孔子肯定不是一般人,用他的学说再加上因果报应,肯定好得很。对了,孔子是讲人要孝顺,这当然好。孔子教人行善,这就非常伟大。为啥人要行善,还不是因为因果报应?孔子不傻给你说。你跟人家没法比。
甲:那你说,到底啥叫传统文化?
乙:孔子再加上因果报应。这就是传统文化。伟大得很。你别说,你也不算傻啊,跟你说话也能长点知识。真是理不辩不明。
甲:就靠你说那一套就能拯救世界?
乙:谁说拯救世界了?拯救中国。现在的社会风气太坏,有了孔子加因果报应,社会风气就能变好,我有绝对的信心。
甲:不了传统文化,我的工资能提一点?
乙:咋又提钱,学传统文化就是为了治你这种拜金主义。
甲:你不是说学了传统文化有福报嘛,我学了传统文化工资能不能提高一点?
乙:你只要肯行善,将来工资肯定能提高。
甲:那我还得看病,你不知道人一过四十岁,这身上的毛病就多了,上一次医院动辄几百,我那工资不够。
乙:你只要学习传统文化,身体也能好,不会生那么多病。我认识一个人,原本有癌症,学了传统文化后,病就好了。
甲;真的?
乙:看你,心咋这么不诚哩。心不诚再学都是白学。跟你说,要是人人都学传统文化,啥都好了。医生看病也不会问你要那么多钱,人就能看起病了。
甲:那现在房价也太高。你说要是那房地产商学了传统文化,会不会把房价降下来,要不咱还贷压力太大。
乙:肯定能。人只要学了传统文化就会行善,做生意的会讲诚信,房地产商也会降房价,公交车上就不会有小偷了,当官的也不贪污了。你那小孩上大学学费也会降。学传统文化好着哩。
甲:真的?
乙:你还不相信我?我实诚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毫不夸张地告诉你,人只要学了孔子加因果报应,社会肯定就和谐了。谁还会去违法犯罪?他想将来下地狱?人都想上天堂吧?那就得行善。
甲:你说这都是你自己瞎想的吧,传统文化都流传几千年了,历史上出现过这种好时代?
乙:又忘了进化论了不是?过去那人思想境界不高,没有今天这人对传统文化认识地深刻。今天有电脑,他过去有?今天人能在天上飞,他过去能?
甲;那孔子也是过去的人,你说那《三字经》也是过去人写的,咱们今天还学习人家,你咋说人家思想境界低哩?
乙:咋恁多废话?你懂还是我懂?
甲:我就想自己的日子好过点。
乙:那就得听我的,好好学传统文化。心诚则灵。
甲:那你也给我弄件这唐朝衣裳穿穿。
乙: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协会发的,一件三百块,你给我钱,我今天下午就去给你领一套。
甲:还要钱?
乙:你是憨子?要衣裳不掏钱?
甲:我想着你老讲行善,以为这衣裳是白送的。
乙:俺的娘啊,你的心咋恁不诚哩。学传统文化那么大的好处,让你掏三百块钱就嫌多了。
甲:不是。我就想着……
乙:想占便宜,是吧?学传统文化就是让你占便宜哩?学传统文化就是要消除你这种占便宜的心理。官员为啥要贪污,不就是想占便宜?工厂为啥要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不就是想占便宜?就你这种思想,真得好好学学传统文化。
甲:那这衣裳我先不要了。
乙:俺的娘啊,就这样你还想学传统文化?掏三百块钱你都舍不得,你还想得福报?还想提工资?你知道如果你学了传统文化将来有多大的福报不知道?那何止是三百块钱,三万也有,三十万,三百万都有,三个亿也有。三百块——你这心太不诚。
甲:我手上是有几百块,不过那是我儿子下个月的生活费。不行的话,你先借给我三百块,等我有钱了还你。
乙:你这心太不诚。咱没法交流。Good bye了你!你到街上的时候小心汽车,别被撞了,——心太不诚。
甲:那我还学不学传统文化?
乙:就你那思想境界,学也白学。Good bye了你!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