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企的生存--谈价值法则的转变

火烧 2010-05-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国企效益问题,分析市场环境与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指出等价交换法则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局限性,提出需改变价值法则以适应不确定性,强调国有化在保障社会供给中的作用。

说起国有企业,现在主流派的观点都是国有企业效益差,管理不善,究其原因,就是不是自己的,追求利润的原动力不足,控制成本的原动力不足,似乎有些道理。

但我要反问,私有企业的效益就一定好吗?私有企业就一定不会亏损吗?事实上,不论国有、私有,都有效益好的,也都有效益差的,可见,决定一个企业效益好坏,最重要的不是企业本身,而是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好时,需求旺盛,流通顺畅,大多数企业,不论国有私有,效益都会好;市场环境坏时,需求萎缩,流通不畅,多数企业日子都不好过,一些企业还要破产关门。

那么,又是什么在决定着市场环境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而推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那就是生产力在决定着市场环境的好与坏。那么在商品经济时代有着什么特性,它与以往有何不同,又是怎样决定着市场环境的呢?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

其实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也一直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最重要法则——等价交换也伴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存在。只不过在原始社会晚期,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占据主要地位,那时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游牧,自给自足的状态。

工业革命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现在所有的人都离不开商品交换,你必须出卖自己的产品,或买进别人的产品,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问题就出现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价值法则——等价交换,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状况。数千万、数亿人和数不清的经济组织参与的交换是极其复杂而微妙的,你一定要买别人的产品,别人却不一定要买你的产品,或者别人一定要买你的产品,你却不一定要买他的产品,也可能别人买你的多,你买别人的少,或者反之。

总之,商品交换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客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决定了等价交换法则不再适应商品社会。等价交换法则这个主观反作用于商品交换不确定性这个客观,其结果是在无法完成交换时,企业就要亏损,甚至破产,员工就要下岗失业,这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到上游下游企业,影响到社会总消费与总需求,在商品社会,所有人与所有经济组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你可以说,总是有多数交换是可以完成的,少数完成不了无关大局,没什么了不起,那经济危机怎么解释,金融危机怎么讲,小疾不治可以转化为大病。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因是私有逐利本性致使生产超出需求,主张按计划调节供需矛盾,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商品交换的不确定性是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想办法去适应它而不是去改变它。要想适应它,就需要改变价值法则,允许不等价交换,比如说如果企业出现亏损,企业可以停止生产而不是破产,员工能够得到生活保障,则可保证社会供给能力不下降,社会消费能力不下降,缓解商品交换不确定性带来的负作用,而这样只有在国有化前提下才能做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