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是怎样炼成的?
文章探讨汶川地震如何促成‘多难兴邦’,分析地震预警机制、信息保密及改革对灾难的影响,反思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社会意义。
“多难兴邦”是怎样炼成的?
“多难兴邦”是随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的隆隆声淬火出炉的!
要谈“多难兴邦”,就绕不开5·12汶川大地震,就绕不开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因为如果汶川大地震不成大灾,就不足以“兴邦”。
那这5·12汶川大灾是怎样炼成的呢?是不是只是老天爷对我们的眷顾呢?是不是大震必然大灾呢?是不是大震必然“兴邦”呢?
纵向对比,我们有辽宁海城大地震(周总理组织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及胡耀邦的破坏);横向对比,东邻日本,地震频繁,大震不断,何曾见到汶川这样能“兴邦”的大灾?即便那个阪神大地震发生在人口密集区且发生在凌晨,死亡人数也仅6500人死亡(http://baike.baidu.com/view/178659.htm?fr=ala0_1),而汶川,9万多人遇难。
为什么海城等能避免“大震大灾”而汶川却不能呢?
步骤之一:“改革”“群测群防”。
唐山前,“群测群防”已经被“改革”的“先驱”给“改革”成了“精英路线”了(见周总理组织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及胡耀邦的破坏)。
步骤之二:震情信息保密。
汶川震前发出的预警声音被“保密”了!
参见:5.12汶川地震科学家李有才早有预测曝光
震情信息知识保密培训班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