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化、哲学“毛主席最推重任继愈
季羡林:文化、哲学“毛主席最推重任继愈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李克勤(jixuie)题记:中国有句讲朋友感情深的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任老与季老有缘,连去世的日子,都选在同一天,实属罕见。缅怀两位杰出学者的风范,我们更多应该思考的是学者的使命,我们的确需要从老一代学者那里吸取更多这方面的精华。任继愈(1916.4.15—2009.7.11),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两位老人的确不简单,季先生十分推崇任先生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上建树,1997年3月,季先生曾说:“我不是搞中国文化的,更不是搞哲学的。毛主席最推重任继愈。说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你们最好去找任先生。说我是国学大师,是外行话。”
其实,季先生学问做的相当精深,也只有如此学问,才会有如此境界。这是中国学者永远值得学习研究的。这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一下那位被季先生推荐给我们的任先生。
任老一生,皓首穷经,甘坐冷板凳,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学术成就卓越,影响深远。他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培养了几代中国哲学史和宗教学研究人才。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以来,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为繁荣发展国家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晚年还孜孜于《中华大藏经》的主编工作。
季老谈起任老为什么特别提到毛主席,这里有一段佳话。毛主席对任继愈一直评价很高,甚至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他在史学方面的研究。
1959年10月13日深夜,毛泽东忽然把任继愈找去,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书我都看过。接着说:“我们过去都是搞无神论,搞革命的,没有顾得上宗教这个问题。宗教问题很重要,要开展研究。”随即又问他,北大有没有人研究宗教?任继愈说除他搞佛教研究外,还没有人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毛主席又问,道教有没有人研究?福音书有没有人研究?任答,基督教也没有人专门研究。毛主席再问,你们哲学系有多少人?任答,师生加起来有500人。于是主席说,500人一个系怎么能没有人研究宗教呢?
毛主席于1963年12月31日作了一个批示,1964年任继愈受命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
多年来,任继愈坚守三个规矩:“不过生日、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以免“浪费财力、物力,耽误人家的时间”。甚至连大寿也没例外。年过九旬,他依然坚持凌晨4时多就起床工作。即便视网膜脱落,右眼几近失明时,他还坚持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为此,他的书斋名甚至由“潜斋”更名为“眼科医院”。
他经常教育子女,“怠为万恶之源”。在给女儿任远的信中,任继愈曾说:“读点历史,使人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用一时的行时或冷落来评量学术上的是非。有了这样的认识,心胸可以放得开一些,不至于追逐时尚,陷于庸俗。”他说,“不关注人、不关注社会的学问是假学问。”
国家图书馆詹福瑞馆长谈起任继愈时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作为一个学者,他不炒作,他应该说做学问是实实在在在做,有一种坐冷板凳的精神,这个我认为是当代的学者必须要学习的。而且即使在老一辈学者当中也是十分突出的,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求真的精神也始终贯穿在他治学的整个过程,这也是我们现代的学者值得学习的。再一个作为一个哲学家,我觉得他的研究还有很强的一种目的性,那就是为了这个社会的进步,为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种使命感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马克思哲学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在这个谱系里面,有位叫费希特的哲学家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费希特指出:“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因此,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
的确,学者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要忽悠别人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学者必须主动地接受社会的教育,这便是马克思“教育者必须接受教育”的观点,如果一个学者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一个学者缺乏基本的道德,没有基本的自律,那么这个人就不配做一名学者。
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指出:清朝初期,人们经常回味和探讨明朝为什么灭亡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寇盗”,即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造成了明朝的灭亡;还有人说是“亡于宦官”,认为宦官擅权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康熙皇帝说“是亡于朋党”,认为是官员分成不同派别、互相斗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那时有一个学者叫陆陇其,与上述看法都不同。他说:“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这个观点振聋发聩,学术研究不是无关轻重的问题,它可以亡一个国家、亡一个党。
当任老、季老这样从五四过来的学者,渐渐的一个一个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在无限缅怀老一代学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勇敢地从实际行动上,向他们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作为一个学者的使命感,那是超越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境界,我们不能不去练就这样的功夫,如果我们这样去做了,那就是我们对他们的最好纪念。
我们不一定成为学术大家,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学者、学人,至少可以成为一名学生;
我们不一定成为一名特别好的大好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不做一个坏人,不做危害社会的人。
链接:毛泽东在纪念堂里继续实践辩证法[2009-05-20 12:2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CE0C94FDA5.html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的科学文化(续)[2007-12-27 19:0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A8DE5FDA5.html
毛泽东和普通教师的通信对一般科研的启示[2008-02-01 17:46]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148DC2FDA5.html
【原创】 建议省级领导多读毛泽东以提高政治敏锐性[2008-07-11 16: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757AFB7DA5.html
大量官员不学马列的哲学基础是什么?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73C4329FDA5.html
毛泽东用脑袋担保反腐败:拔了反“反腐败”的根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76689FC7DAD.html
王忠诚大夫对于红包的拒绝,让人无法拒绝[2009-01-15 08:5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25ACAE7DAD.html
【原创】 下雪时不妨少出行多读书[2002-11-22 14:5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FEDFC7FDAD.html
欢迎交流: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