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打击网络谣言需把握好精准度

火烧 2011-09-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打击网络谣言需精准施策,避免误伤真言。建议由中央成立专职机构,明确问责机制,确保谣言治理公正有效,维护网络健康发展。

打击网络谣言需把握好精准度  

不可否认,在中国网络上,有真言,有谣言。且不说该如何甄别真言、谣言,一个显性事实是,真言是否得到切实有效重视关注不得而知,谣言已经让有关方面感到不安了。  

新华网昨天发表的题为“铲除网络谣言之毒须加大打击力度”有署名评论文章,就表示了这样的严重不安,要求互联网企业、监管部门与警方加大力度铲除网络“谣言之毒”。   

 评论文章说,网民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互联网,是个汇聚了海量信息与丰富民意的平台,然而 “快步前进的洪流也伴随着谣言传播的‘泥沙’,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必须彻底铲除谣言的土壤。”   

文章指出,制造谣言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而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则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危害”,通过博客、微博等终端发布工具的运用,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能出现“爆炸式”的传播,也给谣言散布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文章强调,“要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和发布的土壤,还必须由主管部门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打击谣言的力度。”   

  文章所讨伐对象应该是真正的谣言,也应该得到广大网民的衷心拥护。面对真正的谣言,确实应该人人喊打,这是社会正义、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解决如何甄别谣言、谁来给下结论的问题,是铲除网络谣言首当其冲的难题。按我国行政体制的惯例,这样的事当由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来贯彻执行。  

然而,这些年来网络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表明,地方政府、地方官员难以堪当重任,或很不适合做这件事。网络舆论直指的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直指的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一开始总有地方政府部门、地方官员出来否认,继而被指为谣言,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当一部分“谣言”是真言。这些年来,因网络“谣言”而落马的官员,在我国反腐成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从这个意义看,在铲除网络谣言上,地方政府部门、地方官员是重大的利益攸关方,让他们来主持铲除网络谣言工作恐怕难以服众。很容易在公众心里埋下这样的阴影,一切与地方政府部门、地方官员利益有冲突的舆论,都将被当作谣言来铲除。  

因此,公众最大的担心是,打击了谣言,也把真言连锅端了。为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本人建议这件事不劳地方出手,直接由中央出面,成立专职的铲除网络谣言办公室,同时需约法三章,明确错打、滥打的问责制,对网络谣言实行精准打击。  

   

2011年9月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