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越反越腐”的言论
驳斥越反越腐的言论
防腐败的斗争,永远在路上。就腐败分子与不法奸商而言,他们肯定是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其必会在舆论上造与反腐败相反而与腐败相应的势。就舆论上的斗争阶段而言,其言论随着腐败分子们的失败,必会愈发的小、愈发的隐蔽而具有欺骗性,但这些言论本质上还是要造与反腐败相反、与腐败相应的势。人民群众对此不得不警觉之。
在十八大之前,网络上便流行的言论,借某些经济学家的口说,如“腐败有助于经济增长”、“腐败促进GDP增长”、“适度腐败有助于团结”等,并举了美国及其西方的例子,亦有“高薪养廉”“利用腐败说”;到十八大之后,腐败问题被确提高到“亡国亡党”的高度,以上言论消失了,取代的是“雷声大雨点小”“人事斗争论”“做样子,新官上任三把火”等言论,意图增大人民不信任的不信任感;及至反腐败斗争全面深入展开后,腐败分子如下饺子般纷纷落马,自然,他们的言论又再一变,诸如“官不聊生”“有功有过有苦劳,功过相抵”“中央该收手歇一歇了”,“地方官员懒政,不作为的无错”。以上种种言论都是腐败对抗反腐败的表现。
十九大之后,中央反腐败的初步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后,种种言论已渐歇去。反腐败已成为政治正确之事,上网搜索“腐败的好处”,也就知乎上叽叽喳喳的还有几句话,其余平台没有了,可见反腐败成效显著,人民高兴。
然而最近舆论上又流行起“愈反愈腐”的言论,可谓隐蔽而用心险恶。“愈反愈腐”一词读来,有腐败层出不穷,排山倒海之感,把腐败当成流水的性质,前腐后反,不觉让人生出丧气之意,此用心险恶也。我要说“愈反愈腐”只是浅显的表象,其深层次原因是反腐败斗争全面地深入地在挖了腐败的“存量”。腐败分子不会束手待毙,很少主动投案,他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抓了之后说后悔”,三二十年的存量,当然是越挖越多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其次,“愈反愈腐”的论点不符合逻辑,官员们的智商不会顶风作案的。我们不能说“越反越腐”这种肤浅而丧气的话,而是说“永远在路上”,认识到反腐败的长期性,打掉了存量,才能控制住增量,最后达到无量。只有把血块消灭,血液才会流动舒畅,社会的机体才会健康。人民群众应树立主人公意识,老虎苍蝇一齐举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严正指出。古人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没人会把人民剐了,也没人敢把人民剐!小小的腐败,甚至用不到人民战争这种移山填海的伟力,只需人民擦亮眼睛监督举报,就能让腐败分子曝晒阳光而死。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