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郭扬:对权力应保持一份敬畏之心等5则

火烧 2015-05-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推动廉洁政治建设,通过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群众监督与反腐力度,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环境,落实从严治党,提升干部素质,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权力应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郭扬

  从根上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自己摆进去,勇于揪出自己“皮袍下藏的小”,真正“严”字当头、落到“实”处。(5月18日《人民日报》)

  要坚持反腐力度不减,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自身,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对权力心存敬畏之心,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要让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就要让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发挥好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的合力作用,注重预防,对苗头现象要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编织更加严密的制度,将制度设计地更完善,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明白“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让每一个干部都不愿贪、不能贪、不想贪,以良好的风气促进干部清廉。

  对权力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唯有“公生明才能廉生威”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让人品正、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要坚持注重以德为先,重用德才兼备的干部,选好群众的带头人,以干部的两袖清风带动党风政风。

  “一把手”尤其要对权力心存敬畏之心,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作用,不搞“一言堂”,要广开言路开门开放,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进一步促进决策科学,领导干部要注重个人素养的提升,多接地气,多到群众中去与民同乐,只有这样才不会脱离群众。(郭扬)

    干部要主动做连接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郭扬

  改革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的要求,紧紧依靠群众,为百姓取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做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各项方针政策要执行到位关键靠落实,关键靠干部,群众愿望诉求靠基层干部带到工作案头,只有把服务当做自觉追求,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中去,才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感召力,因此要努力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关键靠人,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做好党建工作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要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百姓,关心群众,与老百姓交朋友、谈心事,只有真正把百姓当亲人、朋友,才能把温暖真正走到群众的心里,这样才能更零距离倾听百姓心声、关注民情民意,为国家繁荣发展尽得一份力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装着多少百姓。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才能真心拥护党。百姓对腐败现象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必须要扎实推进机关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牢记“干部切勿伸手,伸手必被捉”,党员干部要守的住清贫,耐的住寂寞,要想发财请寻别处,在这里就是为百姓谋利益的,要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下,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党和群众的连心桥的稳固,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百姓的心才会跟着党一起走,要紧紧依靠群众扎实走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郭扬)

  “德”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品行

  郭扬

  笔者认为,德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品质,甚至比能力更为重要,只有将心真正沉淀下来,重视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提出的更高要求。

  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尺,把官员“德”的表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道德品质出现滑坡,就有可能走到歪路上去,那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重视个人品德,重视个人修养,提高自身拒腐防变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除去“衙门”作风,不以“官老爷”自居。须知,官员也是百姓的一员,党员干部要更加接地气,始终与百姓拧成一股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醒自身,常常反思自己是否有哪里做的不够到位,是否与人民群众走在了一起,要学会跳出框框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使政策措施的出台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

  一项政策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切身的利益,应当是衡量这项政策是否科学的一道标尺。那么为官者需要在政策措施的出台之前、过程中、反馈情况这一系列环节上重点把握。最初应当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评估政策出台的预期效果,出台政策后应当及时跟踪了解该政策出台后收到的实际效果,是否还有需要及时改进的地方,是否能得到百姓的响应,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这些,都是考验官员施政之德的重要举措。

  官员要自觉改造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处处以大局为重,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在基层一线发现干部,把一些品质好、肯干事、能干成事、会干事的干部选拔出来。(郭扬)

   惠民生要惠到百姓心坎上

  郭扬

  党员干部开展走基层、惠民生活动,是一件好事,让更多的机关干部走出机关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架设起一座党和群众之间的“暖心桥”。

  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应当多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把办公桌摆到田间地头,摆到群众现场,了解他们的诉求,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党员干部都要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个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始终不能忘却官员也是百姓的一员,任何时候都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不摆架子,不弄官威,自觉站在与群众一条线上去,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只有干部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才会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用,才能集中力量办好事。

  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公民,就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奉献自身所学,为百姓谋福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务实清廉,起到引领社会好风尚的作用。要加强党性原则教育,管住自己的权,管好身边的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良作风带好民风。

  走基层就是要走到百姓的心里去,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贯彻好,只有将感情贴在民意上,将心思沉到群众中,才能真正体察民情,才能为百姓办好更多的实事。(郭扬)

  反腐永远没有句号

  郭扬

  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老虎、打苍蝇的力度不减,表明了党坚决惩治腐败的意志和决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让百姓深刻知道反腐不是走过场、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切实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一项关乎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项工作,党员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决不放过一个腐败的死角,将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要彻底铲除。

  反腐永远没有句号,要始终坚持反腐要见实效,保持得住震慑作用,关键还是在于落实,要从制度上加以落实,反映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坚持时时处处警醒自己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角度思考问题,是否对待群众情真意切,是否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中,要客观的看待自己,认识自己,要将自身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勇于担当,常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小问题要防微杜渐,常“洗澡”“排毒”。

  反腐永远没有句号,需要切实坚持以民为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过去“错位”、“失位”的地方放手让市场这把无形的手去管好抓好,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将问题放于聚光灯下,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党员干部要牢记职责使命,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郭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