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可恶的英格力士

火烧 2010-05-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英语学习的痛苦经历,揭示英语教育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强调学习英语的困难与无奈,以及家庭对下一代英语学习的重视与压力。

可恶的“英格力士”  

                              甄城  

世界各国最有魅力的语言当属“英格力士”了,被世界人民推崇为“国际语言”,以至于在中国成千上万个会说几句英语的人都能找到一碗饭吃,成千上万个高中生因学不懂,学不会,学不进去“英格力士”而与大学无缘。一种语言能操纵亿万人的命运,具有如此巨大之魔力,实在是让人汗颜。  

我读初中时,班里有个孩子天生口吃,但很顽皮,缺乏家教,逃课捣乱,样样齐全。恰巧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是个结巴,按说他们师生二人应该同病相怜,可他们却成了天敌。一上课两个人就吭吭哧哧地吵架,他们对骂使用汉语,骂一句脏话个个憋得面红耳赤。可怜他们这对口吃患者,连中国话还说不利索呢,怎么学英语?怎么教英语?  

那个时候我们喜欢上英语课并不是迷恋英语,而是喜欢看两个结巴吵架,往往吵到最后,同学总是被老师强行推到教室外面,并剥夺了他学习“英格力士”的权力。而我们也没有学习英语的热情。对于师生间吵架影响学习从不耿耿于怀。同学们私下议论,像我们这些出生在小矿山的野孩子,这辈子也不可能跟外国人打上一次照面,更别说与其交谈了。学英语对我们来说一点儿用都没有。  

然而,英语却毁了我们的前程。由于基础没有打好,初中毕业时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如现在两、三岁的孩子。考重点高中,英语的分数只得了三分,别的科目再好全被它给拽了下来。好在技校不要英语分,我便选择了技校,决心当一名光荣的机械工人。那个时候工人阶级还在领导着一切,工资不比当官儿的少拿多少。  

我们那里师资力量太差,教学秩序也很混乱。初中考高中六门功课加起来只考几分、十几分、几十分的大有人在。矿山也有高中,但是考大学年年秃。上高中最好的结局还是考技校,因为三年高中过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连技校都考不上。好老师没人愿意到那里教书,你想,结巴都能教英语,其他科目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的姐姐们当年也都吃亏在英语上面。我的二姐数、理、化全校第一,就是因为英语滞后与大学失之交臂。一门英语,把我们一家人害苦了。于是我们姐弟把学习“英格力士”的重担强加给下一代孩子们的身上。二姐的孩子一入幼儿园,二姐就让他参加了英语班。二姐夫戒烟戒酒省下钱也要让孩子把这拗口的语言学会。小家伙真不错,三岁半就满嘴洋文了。可一上了小学,遭了。老师讲的他都会,便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等到老师讲他不会的知识时,他已经养成了贪玩的恶习。小学毕业,英语竟然不及格?那二姐夫还不大耳刮子抽他。并责令:暑假期间他哪儿都别想去,并掏高价请来家教,帮他补习。越补脑子越乱。厌学情绪猛增。  

三姐家为了孩子学懂“英格力士”也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但小外甥怎么用功就是学不会那拗口的语言。忍无可忍时振振有辞:“我将来又没机会跟老外聊天,也不准备当翻译和英语教师,我干嘛非要学英语?”于是乎,三姐便苦口婆心地将我们姐弟的遭遇讲给外甥听。道理总算讲明白了,可小外甥仍然是学不会那拗口的语言。  

三个姐姐中只有大姐有一点学习另类语言的天赋,可大姐当初学的是俄语。不过大外甥总算继承了他母亲的遗传基因,读初中时班主任恰巧又是英语老师,没费多大劲,英语写的不错。说,还比较费劲。但其他功课却又跟不上去了。初中毕业只好念英语专科学校。哪儿成想,还真念好了,中专毕业去北京二外自费学习大专,大专毕业机缘巧合进了外企,月薪合人民币五千多元。嚯,这下可不得了了。其收入几乎是我和两个姐夫工资的总和。我失业前的工资不到八百,两个姐夫也在一千元左右,三个大男人月收入还没有一个小孩子一个人的月工资高。于是乎,大外甥在我家的地位猛增。随便抛出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钱”使一个原本懂事的孩子变得浮夸了。  

其实大外甥的收入在北京白领中间还是个雏,小小子儿、小丫头片子月薪上万元的多的是。尽管如此,老外还是认为拣了个大便宜,赞叹:中国的劳动力真廉价。  

尽管这些年国内的个人收入也在不断地增加,但那是对垄断企业和事业单位而言的。我们这些下岗失业工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究其原因,对我而言就是“英格力士”给害的。如果当初不自以为是,管它以后有没有跟老外聊天的机会,下苦功把这鸟语学好,以我的成绩肯定能上重点高中,考大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六零后的大学生个个混的都不错,我小时候有一个玩伴,他比我小两岁,初中毕业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后在南开大学读书,现在在外企工作,月薪两万六千多元。一个人的收入是我先前所在车间两个班组的工人薪水总合。我要是念了市一中……?可我却摊上了那么一个结结巴巴的英语教师?唉,命苦不能怨政府,点儿背不能怨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但是我想问一句:那些英语学得顶呱呱的人到底给社会创造了什么财富?青藏铁路是靠英语铺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是靠英语开垦的?高楼大厦万亩粮田是靠英语说出来的?那些到国外留学归来的海龟有的去管理食堂;有的去企业任职;有的充当基金经理或职业经理……。他们周围都是中国人,说英语别人听的懂吗?会满嘴乱冒洋文的人除了翻译、教师、进外企的,其余的平时能用上几句“英格力士”?跟一群语盲说鸟语,得到的只能是摇头或白眼。很多人喜欢跟不懂英语的人说鸟语,目的不是为了沟通,完全是为了显派。  

我的大外甥就有这类癖好。过年时我们爷俩喝多了酒,酒精使他再一次把我当成了小学生。教育我要振作,不要整天埋在闲书里,不要整天写那些永远也发表不了的文章,学点儿正经的。我也喝多了,毫无自尊地问:“什么才是正经的?”  

“比方说英语。你学会了,等孩子进了托儿所,你不用哄孩子了,你可以办个英语班,多少挣点儿钱,省得让舅妈养活着。”外甥醉眼惺忪语重心长地说。  

在外甥看来学会英语简直能够拥有一切,且学起来也非常简单。可我天性对其排斥,也强迫自己自学过,学不会就是学不会,越学越烦。毫无疑问,我在外甥的眼里就是一个弱智,一个在家哄孩子靠老婆养活着的废物!  

我被气得浑身发抖,借着酒劲骂他:“放你个驴骚屁,你让我跟两、三岁的孩子竞争学英语?学会了再骗孩子们的钱?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假如外甥就此住嘴,或用中国话跟我辩论几句,这事儿就过去了。可他竟然放出了鸟语。滴里嘟噜滴里嘟噜说的还挺欢实。我揪住他的脖领子,轮圆了巴掌,给了他几个响彻云霄的大耳光。——他竟然敢用“英格力士”辱骂我?  

第二天酒醒,我为自己的臆断懊悔不已。我凭什么认为外甥用英语辱骂我?听不懂就胡乱猜测,干嘛不去认为他在用“英格力士”表扬我?  

平心而论,外甥对我真的不错。逢年过节回家都要给我买上几条好烟几瓶好酒。我三岁的孩子也得到了很多他经济上的援助。大姐和大姐夫早年离婚,外甥跟我和我的父母一直生活。外甥十五岁以前跟我相处的日子比跟我大姐相处的日子都长。  

我那时的工资低,且每月都将工资手背朝下交给父母,以此扩充娶妻资金。为了那个遥远的媳妇,我连给三个外甥买点好吃的好玩的权利都没有。对于下一代,我只是领着他们玩,甩扑克、游泳、逛街、看电影。截止今日,我给外甥花的钱还不到外甥给我花的钱的十分之一。按说,应该是我亏欠了他,我应该向他感恩戴德,可我却打了他。外甥活到二十六岁,我第一次打他。起因仍是那可恶的“英格力士”。  

                                          2008      2     2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