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经济学”书稿 前言
近作此书稿,因各种原因,进度慢。希同志者提出宝贵指导、参预意见。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经济学
前言
很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个人与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关系的传统意识上,公有制和个人所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形式。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表述,不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是这两种所有制关系的同一,不认为这两种所有制形式能够统一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中。
人们的这种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在一系列社会主义生产活动中,社会主义物质财富或财产,不是表现为划时代的个人——在社会中以自由的、联合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活动的个人,那种真正的自然界和社会主人的所有者关系,而是表现为仅仅具有劳动者身份的个人,以一定形式的劳动共同体及其一定范围的公有财产为媒介的所有者的关系——某种纯粹公有制的、或者说单纯性公有财产的关系。确切地说,表现为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理论及其活动所形成的种种地域性的社会财产关系:某种国家的、地区的、企业的,和村社的等一系列外在于个人的财产关系。
这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它最初表现出来的形式中,物质财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共同财产,劳动者个人的所有者地位通过全社会统一组织的各种劳动共同体对其生产生活资料的集体支配来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即这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表现出平等的社会主义个人对他们的主客体生产条件的一种积极活动的关系,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方面来说都一样。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这种既得了的形式并没有获得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由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和中国大跃进这两大社会主义运动,在生产和分配关系上的严重失调,酿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挫折——其单纯性公有制的生产积极性,为单纯性公有制分配上的被动性所制约,继而人们的社会主义理念有所变异了。列宁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我们所经历或看到的初期社会主义形式,以及以其为基础,多少有些变异而形成的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也早已面目全非了。不进则退,非生即灭,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社会建设并不能例外。以我国少数人富起来的社会主义改革为起点,苏欧社会主义崩塌了,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明灯熄灭了,社会主义越南背离了,红色柬埔寨消灭了,朝鲜和古巴成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孤岛。人们为建设“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原则”的新社会努力,继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以后,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又失败了,赖以它所获得的纵横欧亚两大陆的巨大革命成果,终于全部丧失;等等。毛泽东所进行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类第三次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文化革命,遗憾的没有完成阻击这一人类历史车轮倒退的历史使命。
撇开这些不说。就上述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演变的不同时期,曾经存在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而言,它们往往以单纯性公有制为基础——以某种程度的“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本关系,但以十分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总的说来,在这些有所变化了的形式中,社会主义所有制或者仍然保持较为统一的单纯性公有财产——国营工厂财产和农村公社财产的形式,如我国毛泽东时代;或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由各种具有生产管理职能的官僚组织负责经营的形式,如前苏联;或者这样表现出来,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直接属于各自独立的经济共同体,如前南斯拉夫。
十分清楚,这些色彩不同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就它们各自作为某种变异而固定下来的抽象社会财产对社会主义劳动者说来,表现出劳动者个人的主体活动同他们的主客体生产条件的这样一种关系——某种非财产的形式的关系。既然生产资料纯粹属于、或者说单纯属于某种集体的和社会的关系,因而并不是劳动者个人的所有制形式。撇开这些财产形式的属性不说——(从本质上说,“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是根本违反公社的精神的”)它们的属性要以社会历史的一定意识形态为转移,并且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中活动的——一方面多层次的或者说等级的管理组织主次从属,各个部门有其特殊的利益存在,另一方面,身不由己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人在同不依赖于、或者说外在于他们个人的分门别类的共同体财产,也即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关系上,存在分离或者说对立。
社会主义是不是一种公有的、非个人的所有制形式呢?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科学原理上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马恩著作中的社会主义是怎样的形式?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把一系列社会组织看作是财产所有者的单纯性公有制形式,符合人类历史以来生产运动的客观规律吗?人们习惯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理论及其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这种在形式上是所有个人的所有制,而实际上每个社会主义个人并不能直接支配的公共生产条件,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的广泛社会应用,和现代劳动本身已经创造出来的、远超于典型资本主义时代——蒸汽机时代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上,能提供人类社会每一个人生产力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吗?
现在,本书从社会主义工人的生产过程的实践经验、从马恩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全部主要著述、从由此为出发点而对人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展望等角度来探讨,探讨这值得再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怎样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和科学的答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