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厚重”的专家文化是在骂声中积淀的

火烧 2011-05-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揭露专家文化在质疑与骂声中形成,涉及统计局数据、故宫锦旗误用、心理专家数据造假等问题,引发对专家权威与责任的反思。
本不想再骂“专家”了,可“死不改悔”的专家们,屡屡以“厚重”的脸皮制造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化”,不骂几句似乎对不起这些大人们。人们甚至发现,等你骂得跳脚了,专家还会有更精彩的表演。既然如此,为何不骂?
国家统计局关于“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居住支出111元”被质疑,马上有专家发文,认为网民质疑的是“科学”,是跟统计局过不去。于是,网民的质疑变成了铺天盖地的谩骂。这一骂,数据一下被骂成680元了。没成想,其后果更是骂声震天。
要说最雷人的事情,应该算中国一顶一的文化单位——故宫博物院对汉字的“解释”。为感谢公安干警快速侦破故宫文物盗窃案,副院长纪天斌亲自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锦旗赫然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是一个将“捍卫”一词拆开用的“联句”,误“捍”为“撼”颠倒了意义本就让人乍舌,如果当事者实事求是地认个错也就算了,人非圣贤嘛。可他们偏偏要卖弄几下,先是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当人们进一步质疑时,某负责人还要坚持说,“我们制作锦旗时请教过这个字到底怎么用,所以字没有用错。”不仅故宫博物院一副“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态度确实“厚重”,被请教的那位“专家”也同样很“厚重”。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水源,对本国的社会现象自己不作调查研究,将外国的东西作为“学术成果”,在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上大发议论。称中国自杀率正以两位数下降,“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先例,堪称世界心理干预和自杀预防研究界的一个奇迹。”
现在的“自杀率”有多高?肖专家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数据。而“两位数下降”又是个什么概念?那么,此前的中国人是不是没事儿自杀一把好玩儿?一样雷人的是他推导出来的结论:“中国人群自杀率的快速下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人生观、价值观的改观以及国家对农村人口等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有着密切联系。”并说,“中国目前正组织相关专家,对这一现象做深入调查和研究。”看来数据和结论都出在“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前,如果不是“专家”恐怕谁也办不到。
“醉驾入罪”的规定刚刚实施,法律专家、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表示,“不应对醉酒驾驶者一律入刑罪”,“不应仅从文意理解”。法律条文不能从文意理解雷不雷人?很多网友都“撼”他出来道歉,但再怎么“撼”也“撼”不动,真可谓“撼山易,撼张院长难!”
此前那个“国策高参”董藩,“4000万身家”遭骂后,不后悔自己闪了舌头,竟然恬着脸解释说:“等学生四十岁时四千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这就是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说是一个人对别人讲,“我今天看见一条大蛇,起码有一百丈长、十丈阔!”人家不信,他说:“那也有九十丈长、十丈阔!”人家还不信,他说:“八十丈长、十丈阔是有的。”……最终变成了十丈长、十丈阔的“方蛇”了。
古人的寓言咋就成了“预言”,就知道今天有这样的“专家”?
中国的专家文化既然是在骂声中积淀和发展的,大家骂几句就当作“积德”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