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如火 青春永在 奋斗不止--写在《征友启事》重发之后
激情如火 青春永在 奋斗不止
——写在《征友启事》重发之后
蔡金安
23年前,笔者在大学读书时,祟拜上了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阅读了大量书籍和报刊杂志,也观察了形形色色的现实社会,痛感社会环境的险恶。那时,受青年毛泽东张贴《征友启事》的启发,我也起草了一份《征友启事》,但并没有广为张贴,只在同学、熟人间传阅,收获是有的,但不是很大。不过,借“征友”的东风,我更进一步博览群书,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
光阴似箭,—晃23年悄然而逝,可社会环境不仅没有改观,不少方面还更加险恶了。
对有志有识之士来说,时光可逝,红颜可褪,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探讨人生改造社会的初衷、如火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历史既然赋予了我们扶正祛邪振兴中华的使命,我们就不能辱没这祟高的使命,而要把扶正祛邪振兴中华落到实处。现实环境既然险象环生,我们就应当为改变环境付出不懈的努力!
前些年引起轰动的红色青春偶像剧《恰同学少年》,形象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向警予等人闪光的青春风釆,其产生的震荡波至久仍经久不息。
学伟人,立大志,创大业,这应是当前青少年的正确选择。曾几何时,受国内外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失去了远大理想,陷入纸醉金迷吃喝玩乐的低俗泥淖中不能自拔。挽救年青的一代,刻不容缓!
今天,笔者23年前的《征友启事》,借助乌有之乡网和人民网、毛泽东旗帜网这些重要平台重新面世(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6/157077.html ),旨在结识更多铁肩担大义的有志有识之士。没想到的是,反响十分强烈,短短8个小时,就收到70多位网友发来的交友请求,笔者初步查看了一下他们的相关信息,发现有许多都有爱国爱民的倾向,不少人有胆有识,颇有才华。笔者感到很欣慰。我们的社会需要大量有志有识之士团结起来,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共同完成扶正祛邪振兴中华的重任。
谈到“征友”,不能不提到“乌有之乡”,因为她周围凝聚了一大批爱国爱民的有有志有识之士,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乌有之乡,一个同情弱者追求公平正义的政经评论网站。自2003年创办以来,“乌有之乡”一直秉持“公平扩大内需,正义创造财富,平等激发活力,自由享受激情”的理念,按照“有好书,有朋友,有思想,有责任”的处世原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市场和社会主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其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通过人们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来针砭时弊阐述社会的弱者需求,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乌有之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官员腐败问题、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社会两极分化以及对国家利益的出卖都不同程度的予以鞭挞。同时,乌有之乡还发表了大量的关注民生,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文章,对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无良官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乌有之乡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爱国左派网站,其影响力在中国所有的左派网站中堪称之首。乌有之乡的主要思想继承了毛泽东的大民主思想、为人民服务、计划经济的作用和阶级斗争思想,主张用真正社会主义模式反观当今社会问题和缺弊。其文章言辞激烈、振聋发聩,往往使读者热血沸腾。网站的作者们希望中国社会尽早实现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尽早实现公平正义,于是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痛心疾首,呼吁重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从过去寻找解决的答案。
乌有之乡网被张宏良教授称为“一个燃烧着理想的地方”。早在2008年6月20,张宏良教授就在其新浪博客撰文《乌有之乡——一个燃烧着理想的地方》,盛赞乌有之乡网的工作者和聚集在网站周围的耕耘者。
张教授写道:作为21世纪初中国思想界航标的乌有之乡网站,聚集着一批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青年志士,一批在书写中国历史的青年志士,他们身上燃烧着烈火般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熊熊燃烧的理想主义火焰,使他们的青春闪耀着辉映日月的纯净光芒。在包括财力等各个方面都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用青春和理想在精心维护着恶浪翻卷的沉沉暗夜中那盏昭示着天理和正义的微弱灯火,让许许多多无边暗夜中或迷茫或悲观或绝望的思想跋涉者能够看到光明和希望!
——这就是乌有之乡,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的还燃烧着信仰和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够让人伐骨洗髓、悟真得道的地方。它既是纷扰喧嚣京城中不受物欲大潮侵袭的清风绿洲般的精神田园,又是流派云集高手飞扬精芒四射的思想剑坛,数年来围绕国计民生和民族复兴的诸多重大问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中国思想界的华山论剑,与其他左翼力量一起,彻底颠覆了统治中国学术界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一举打破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精英统治,不断开辟着新世纪大众政治大众文化的崭新天地,那穿越历史斩劈现实的纵横剑气,已经由京城扩大到全国各地——
我们从《恰同学少年》中的青年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向警予等人到乌有之乡网的工作者和耕耘者,再到国内外广大铁肩担大义的有志有识之士,我们有理由相信:正义的力量是巨大的,道路虽然曲折,前途一片光明。
光阴易逝,红颜易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要永远拥有如火的激情,高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团结一切正义之师,真正把扶正祛邪振兴中华落到实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永远向着理想疾跑!
2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