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打着邓小平的旗号反对人们反思改革?
什么人打着邓小平的旗号反对人们反思改革?
关于改革允不允许反思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态度。
“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邓小平是赞成经常总结改革经验的,中国是个民主的国家,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来反思改革当然有利于中央集思广益,更好地总结改革经验,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崛起。但有些人反对人们反思改革,还定做了一顶大帽子,说什么反思改革就是反改革。这些人自以为比邓小平更高明吗,自以为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确吗,自以为一点问题都没有吗?难道改革中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些人为什么要阻止人们反思改革呢?难道不希望中国更好地总结改革经验,更好地推进中国深入改革吗?难道喜欢改革中的问题总是不被重视不被解决吗?这样做对中国是有利还是有害呢?亏这些人还打着邓小平的旗号自封为改革的旗手。难道就是这样子糟蹋邓小平理论吗?这些人也太嚣张太目中无人了吧。
这些反对反思改革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从他们的表现形式就可见一般。邓小平说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些人则鼓吹全盘私有化;邓小平说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些人则为中国急剧地贫富分化现象高声叫好,一副唯恐社会不乱的架式;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人却明里暗里用新自由主义取而代之,甚至鼓吹进行西方模式的政治制度改革;邓小平提出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些人却鼓吹的是比较优势理论,要中国安安心心做好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工仔;邓小平还对改革失败的迹象提出了标准,谈了自己的几个担心,这些人却一心一意全力推动把邓小平的一些担心变成现实;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些人却为社会上出现的贪腐现象大声叫好,还忙不迭地为腐败寻找理论根据;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人却鼓吹市场换技术,结果技术没换来,自己的科技队伍倒解散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日益空洞化;等等等等。由此观之,这些人有什么资格打着邓小平的旗号呢?这些人说什么打左灯往右转,哦,秘密原来在这里呀。
路线确定了,干部是关键。理论路线方针确定了,还需要具体的政策计划方法来实现。但目的和手段有时候是会错位的。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确定的是路线方针,至于具体的政策方案则需要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的干部去制定落实执行。但改革开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缺乏经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就难免可能出些差错,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能够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是可以逐渐认识改革的规律,使改革的操作越来越成熟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的存在,也就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如有张五常之流的人,根据一些资料的反映,此人便是西方有意安插的一个人物,专门向中国宣传歪理邪说的,国内一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也是一丘之貉。这些人利用各种关系影响着中国各种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也就将他们的思想慢慢地通过政府之手变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些方面的改革其实已经把邓小平理论给架空了,把改革的实质内容置换了。但是,最终一些改革措施造成的恶果却反过来还是需要政府来背负,使中共的信誉和威信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有些偏激的人把这一切社会恶果都算到改革头上算到邓小平头上,这种观点态度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当然,对于这个后果,中共自己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只要中共能够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将来反而会把改革更加推向胜利的航程。就如中国革命时期那样,虽然中共遭到过各种挫折,但是从不气馁,通过如遵义会议这样的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的会议,最终将中国革命导向了胜利的彼岸。
自从中共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成立后,在战斗的过程中就遭遇过各种挫折,就像一个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挫折一样,共产党的成长也是遭遇过各种挫折的磨练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对战争的规律、中国革命的规律还未有科学地全面认识的时候,中共曾数次遭到反动派的打击迫害,但中共能够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成长壮大,并带领人民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但如何建设新中国则又是一项新的课题,还需要进行新的摸索,总结新的经验教训。
无论在中国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和改革时期,单单靠少数高级领导人有正确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能够要通过各种教育使更多的人掌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就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少数人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提出符合中国革命需要的斗争理论思想,但是,在大多数同志还不能理解毛泽东的时候,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结果毛泽东反倒为被多数掌握错误知识的人所排斥、边缘化。但错误的东西终归是错误的,是一定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失败的。果不其然,如第五次反围剿就遭到了重大的失败,而必须长征,在长征中,人们开始反思,毛泽东也通过与一些同志探讨问题而争取到了更多同志的理解,这样一来,同样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毛泽东重新回到了领导核心层,中国的革命事业也从此迈上了正确的道路。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个如何正确对待革命中出现的挫折失败的问题。在革命中出现了失败,这是因为对具体的实际情况没有正确认识的原因造成的,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手段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认识和手段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要不要革命的问题。对于一些偏激的人来说,一旦革命中遭到挫折,这些人就走向反面,走到否定革命的立场上去了,这种态度是幼稚的也是错误的。
同样的道理,在改革中,邓小平早就指出,要防止某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行资本主义之实,并反复强调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且他本人也是坚持这样做的。但对一些人来讲,就把邓小平的话当作了耳旁风;还有不少人也稀里糊涂地跟着这些人穷吆喝。但错误的东西终归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盲目地奉行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思想已经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显然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就像上面的问题一样,不是要不要革命的问题,而是如何革命的问题。端正了这个思想,才能够正确的审视改革反思改革总结改革经验。以辩证的态度来看,社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也同时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果全社会能够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就像遵义会议后,广大指战员能够逐渐形成新的革命共识,将反倒有利于将改革事业更好的推向前进。
那么,什么样的人反对人们反思改革呢?主要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实际参与或影响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而这些政策也的确造成了社会危害,当人们对这些政策造成的问题进行批判的时候,这些人脸上就挂不住了,就受不了了。但广大普通老百姓不是彭德怀,也没有官职,所以对老百姓而言也无官职可罢免,那么,这些人只好拿起大棒子恐吓老百姓,说什么反思改革就是反改革,这就等于说反思革命就是反革命一样,目的就是不准老百姓反思改革了。
总的来说就是,对于同样是嘴里说着改革的人来说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不能因为他们嘴上都挂着改革二字,就以为他们是一路人,人们要学会分析。比如有些人嘴上也挂着邓小平理论,这个时候要鉴别真假,那就首先要自己了解一下邓小平理论,否则就可能被某些打着邓小平旗号的人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