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汶川大地震虽是天灾,亦是人祸!

火烧 2011-05-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汶川地震虽为天灾,但与长期干旱及预测失误有关,耿庆国曾多次预警却未被重视,引发对地震局责任的质疑。

我是八一年青年,基本上天天来乌有看看,关注一下。刚才看了《毛远新同志,海城人民也希望你隔几年回来看一看》有介绍耿庆国 ,百度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汶川大地震虽然是天灾,更是人祸,随着人民的认识提高和真相的揭露,我相信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迟早会受历史批判!同时,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5.12之际,向逝去的人民默哀!希望你们在天之灵,不要忘记那些妄顾你们生命的还道貌岸然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以下资料全部来自百度。 

依据耿庆国的旱震关系研究,2002年中国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出现了大面积旱区,这是一个足以发生8级左右强震的旱区面积;其中由马尔康松潘—合作—达日一带,构成了2002年川、甘、青特旱区。2004年川甘陕交界地区出现连旱局面。2006年和2007年在川甘青交界广大地区又接连出现大面积旱区。耿庆国认为,“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在2008年5月发震时,震级果真达到8级左右,造成巨大灾害损失。

  由于根据旱震关系作的中期预测时间和范围都很宽泛,不利于临震预防,耿庆国继续依据强震活动有序性,研究预测了强震发震危险时段,在马尔康—松潘—合作—达日一带特旱区中,进一步寻求了强震震中位置。在2005年1月,通过强震活动有序性研究,给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强震,具有5月中旬或11月中旬发震信息的强震旋钮共轭点,交汇在四川阿坝州红原(北纬32.7°,东经102.6°)附近(150公里为半径的地区)。
  这个研究做完后,在减灾会议上、内部会讯上以及预测预报资料上,耿庆国明确预测过每年5月中旬或11月中旬才可能是强震的发震危险时段。 他说:“中国地震局每年只需认真做好5月中旬和11月中旬的短临监测工作,就不会有很大失误。”在2005年2月中国科协的减灾会上, 耿庆国代表地球物理学会详细阐述了这些预测,当时中国地震局有代表在场。
  而依据强磁暴组合法,耿庆国进行了7级以上强震跨越式发震危险时间点的预测。从2005年5月中旬以来,他共填写了5张短临卡片针对四川阿坝州红原附近的7.5级以上强震的预测。而他每年填写的原因在于,“2005年之后,那里持续干旱,推后了震情”。“为了提醒中国地震局加强监测”,他只能持续填卡。
  耿庆国平生最不爱写信,但他总给中国地震局局长和党组写信提醒震情,其中有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只是太过遥远的古代精英们的自我激励。在这位生于1941的满族老科学家那里,却字字掷地如金。
  时间来到2008年4月,汶川大地震来临之前。4月26日晚7点到9点,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耿庆国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提出,5月8日前后10天是国内7.5级强震的危险点。
  他当晚说,重庆成都天水兰州四站发现病态磁暴,河北昌黎发现病态磁暴。成都—天水—兰州的病态磁暴主要反映兰州以南至川甘青交界地区,特别是四川阿坝州红原150公里范围内的7.5级以上强震。而对重庆和昌黎的病态磁暴异常,也要予以高度重视。
  根据既有的地震预报法律规定,所有的预测意见,不论是耿庆国个人每年的预报填报,还是经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等组织2006、2007、2008年上报的预测报告和机密报告,都不可以向公众发布,否则就是违法,而必须上报中国地震局,等待批准发布地震预报。
  5·12地震的余痛尚未平复,10月底提请审议的《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中写明,“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发布”,“违反本法规定,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和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震后,将这些预报资料告诉民众,才不算犯法。可这时候告诉民众,预报还有什么用呢?但震前,因为法律责任,没有人敢绕开中国地震局发布预报。所以汶川地震前,像唐山地震一样,预测都报给了中国地震局,大家只能等待。”一位地震科学家说。
  2008年4月27日上午的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到会,耿庆国给他看了相关强磁暴组合资料,再三强调5日8日前后的10天为7.5级地震高危时段。
  2008年5月6日早晨,耿庆国专门打电话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钱复业研究员和赵玉林研究员,向他们通报了自己的上述预测。
  汶川大地震前的3月和4月,甘肃陇南填报的两个短临预测卡,经挂号信邮寄到国家地震局,两个卡分别在时间和地点上吻合了耿庆国的预测,预报了汶川大地震的来临。但是,“由于现在的中国地震局长期不重视监视预测,各地能用来辅助预测的仪器,很多都不够精密。它直接影响了地震预测的精确度。”
  2008年9月2日,国家地震局正式公布了汶川8级巨震宏观等震线图。这个图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史实:
  地震烈度6度区位于重庆与兰州之间;烈度7度区位于成都与天水之间,与耿庆国强磁暴组合给出的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病态磁暴异常,完全一致。耿庆国根据旱震关系和强震旋钮共轭给出的震中预测四川阿坝州红原县,与汶川—北川11度极震区相距150公里范围。
  “这说明了强磁暴组合提出的病态磁暴异常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巨震的重要临震前兆;表明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耿庆国说。
  在耿庆国给国家地震局的信中,他曾署名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耿庆国,他做的事,是为了周恩来总理当年的一句嘱托。
  耿的努力,也许并非昔日总理的一句嘱托所能道尽。地震灾害涉及人民生死,而地震科学工作者之所以由国家培养供养的最大原因,就是要科学工作者努力攻破地震灾害预测的科学难题,保护生命。而这一点,对于气象、水文、医学等许多学科的工作者,都是相似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