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子珍纪念馆的设计看走资派的委琐心理
最近因为看了一则新闻,才知道江西省于2007年在井冈山下为贺子珍建了一座纪念馆。作为贺子珍的敬仰者,我对此事深感快慰。子珍除了在井冈山和长征路上是毛主席的伴侣,更是红军中的第一位女战士。她在对敌斗争中沉着、机智、勇敢,完成了许多连男同志都觉得困难的任务,又能双枪连发、策马飞奔,巾帼不让须眉,为草创时期的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她是传奇的女英雄,侠骨柔情聚一身,时至今日,四面八方还流传着她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很崇拜这位了不起的革命前辈,不仅仅因为她和毛主席的特殊关系,更主要是她投身革命的光辉历程。她不仅是勇敢的红军战士,更是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她的许多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对理想的坚持、对敌人的恨、对同志的爱。今天战争虽然早已胜利,但这胜利是与贺子珍在革命最困难的岁月里的艰苦努力和流血牺牲分不开的,我们不能忘记先烈的功绩,必须郑重其事地纪念她。
在新闻稿的照片上,在纪念馆的显著位置,有几个字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作为一种主题来呈现的,即:“毛泽东夫人贺子珍”。这几个字镏金题写在贺子珍戎装塑像的后面,昭示了本馆纪念者的身份,以及我们隆重纪念她的主要原因。难道我们纪念贺子珍,主要是因为她曾经是毛主席的夫人这一点吗?又或者说,贺子珍之所以值得我们纪念,难道是因为她曾经是毛主席的夫人吗?我的回答:绝对不应该如此。贺子珍值得我们永远缅怀,是因为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和卓越的贡献,以及她不畏艰难、革命到底、认定了共产党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精神。她是一个传奇的女中豪杰,更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的战士,是真正的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革命者。而曾经是毛主席夫人的身份,单独却并不能构成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理由。
不仅如此,站在今天的角度,以“毛泽东夫人”来称呼贺子珍,并且是在纪念馆这样正式的场合,就不仅是不庄重,更是一种在法理上的谬误。毛主席的夫人,从延安时候开始,是江青同志,主席没有一夫多妻,不存在并列的夫人,牺牲了的开慧和分手的子珍,都是前妻,于情于理,只有江青同志可以被称作“毛泽东夫人”。道理不是如此吗?那么纪念馆的建造者为什么要故意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想先说一件小时候的事情。我家在四川宜宾,这个城市文革中派性斗争异常激烈,造反派和走资派互相仇视,恨不得一口将对方吞进肚里。我父亲是造反派的重要领导人,我家对面,住了一家凶恶的走资派头子。平常这家人很低调,不大见得到走资派本人和他的儿子,长期以来表面非常平静,以至后来当我听说这家人是主要对手的时候,我好长时间竟不能完全相信,太出乎意料了,孙子装得太像了。76年的时候,形势逐渐向着对走资派有利的方面转移,重大的计划正在军队内部酝酿,外人不知道,然而水流转暖,河上的“鸭子”们却心知肚明。此时的他们,就算再习惯于装孙子,真到得意之时也难免忘形。当时我上小学3年级,有一天下午看见他家的门开着,不容易,就凑在门边往里瞧稀奇。老走资派似乎刚喝了两口,正在屋里欣赏他的像框,大概是什么烂箱子底下压了好久刚刚才挂出来,神色之间颇为得意。我看他神情怪异,于是也侧着脑袋往墙上去看,这老东西忽然过来一把把我拉了进去,喝醉了一样地连连说:“看看,我,穿军装,我,解放军。”像框里确实有他以前在部队穿军装的留影,他是2野的南下干部,山东人好象,但不是多大的角儿,脱了军装在政府里混了个区级,我爸爸年龄比他小很多,早就是区级,可见此人在军队里能力平平。他怕我看不清楚,还抱我起来看,我当时觉得好玩得紧,心里直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叔叔。看完像册,他又指着摆在另一边桌上的毛主席半身塑像说:“看看,毛主席,是我的司令,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也许动静搞得太离奇,他女儿赶紧从里屋出来看,一看她老子发酒疯,赶紧把他拉了进去,把我一个人留在那里意犹未尽。
这个故事说明,走资派普遍有一种心理,即他们尽管文革前犯了错误,有些甚至犯了罪,文革中受到人民的批判,被撤了职,但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光荣历史的老革命、功臣。这种自豪感是他们在文革中赖以抗拒改造的精神支柱,过去经历形成的与军队的特殊关系也是后来能够获得军队支持并彻底翻盘的主要原因。不仅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坏人,当时的很多群众也觉得他们不是坏人,毕竟他们曾经挤身于解放大军的光荣的行列,毕竟全国解放的动人场景在人民的脑海中还记忆犹新。文革是毛主席发动的,走资派是毛主席号召群众起来打倒的,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司令?毛主席不仅不是他们的司令,而且也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指明了,他们的司令是刘、邓,毛主席亲自炮打了司令部,活捉了他们的司令。毛主席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司令,假如过去的革命者不能转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派,毛主席就要带领人民打倒他。
然而离开了毛主席,走资派的光荣历史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没有了他们“光荣的历史”,他们将无以自立。中国革命没有毛主席,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点连走资派们也不得不承认,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走资派都不会公开否定毛主席,哪怕他们恨得巴不得挖了毛家的祖坟,表面上依然要歌颂毛主席,不是信仰问题,倒确实是一个现实的利益问题。他们歌颂毛主席是假,为自己脸上贴金是真,假装革命者是假,为自己寻求掌权的合理性是真。
走资派除了在战争年代为建立新中国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外,终其一生,还有为无产阶级的翻身解放而继续革命的事情吗?完全没有。文革中不说了,文革后他们掌了权,竟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彻底投降了帝国主义,彻底蜕变成了可耻的压迫人民的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有了权,有了钱,可以到处去游玩,可以随便地吃喝,也可以任意奸污看上的女人,有一度他们差不多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人,是神仙了,我记忆中确实有这方面的证据。可是几十年过去,他们终于悲哀的发现,原来自家还是他妈的人。人的快乐,来自物质,必然受到限制,快乐中包含着痛苦,要想不受限制,必须来自精神,只有精神世界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走资派限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仿佛刚刚才有点明白这个意思。
文革中的造反派,精神世界无比光明、正义,他们从来不会在乎什么艰难困苦,相反却能够在艰苦中感到光荣并获取成绩,即使后来被走资派镇压,关的关、杀的杀、迫害的迫害,旷日持久,株连九族,暗无天日,但回想起走过的经历,很少有人后悔,也很少有人陷入精神的崩溃,自杀的有,但数量相当有限,比走资派当年少得多,他们坚信跟毛主席走不会错,听党中央的更不会错,走资派棍棒镣铐逼得越紧,他们心中的自豪与光荣的感觉就越强烈,他们正视残酷的现实,但不认为是自己个人的失败,也不认为是自己事业的失败,残酷的现实,无非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暂时陷入低潮而已,但高潮一定会到来;反观获得了权力的走资派,却在短暂的狂欢之后忽然集体陷入了自卑:文革前有罪,惭愧;文革中挨批,又惭愧;文革后夺权的胜利也不是什么正经“胜利”,不过是当了十年的“忍者神龟”、发动一次军事政变而已,还是惭愧;再后来的所作所为,则被全国人民唾弃,不仅背叛了曾经为之奋斗的信仰,也背叛了自己“光荣的历史”。大权在握的地位,物质财富的优越,难以填补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为了多少活得像是一次幸福的人生,需要靠不断强调自己的“光荣历史”这支针剂,至于从小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的“走二代”们需要“合理继承”权力,更不能没有这一层红色的外衣。
然而稍微懂得一点中国革命的历史逻辑的人,就知道战争年代的老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者,不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者,如果这些所谓的老革命不能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中继续革命的话,将完全可能堕落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消极派甚至反动派,由曾经的革命者转变为革命的对象。文革中的走资派,绝大多数就属于这一类,他们有貌似光荣的革命历史,却也有现行的反革命的错误或罪行。文革里的走资派被批斗冤枉吗?一点也不冤枉;文革中的群众疯狂吗?充满革命激情同时也相当的理性。大多数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永远掌握者真理,也永远理性。
至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走资派要通过相片、回忆、电影、电视来歌颂1949年以前的革命,又为什么要不择手段地来歪曲、污蔑、否定文化大革命了。因为在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即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是反革命,是革命的对象。修建贺子珍纪念馆的目的,也在于此,走资派是想暗示他们和贺子珍一样,是光荣的革命者,是革命的功臣;同时又通过在墙壁上隽刻“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几个大字的方式来否定江青,间接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他们想表达的主题是:49年以前的革命,才是真革命,我们和贺子珍一样,是真正的革命者。江青不是革命者,甚至也不承认是毛泽东的夫人,文化大革命不是革命,造反派是反革命。
可惜历史无数次证明了一个真理:肉食者鄙!贺子珍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不会愿意和他们处在同一个行列,假如文革时候她不是健康原因的话,我想她绝对会是一个继续革命者。……所以强调过去的历史,不是不可以,是相当的不够,人民更关心的是战争胜利以后的立场和历史。一边背叛人民的利益,一边以人民的功臣自居,人民终究不会答应。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