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不过就是个婊子
自主创新不过就是个婊子
何必
全国企业发展论坛评出中国功勋企业。日前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审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企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国家电网公司等15家企业获得中国功勋企业的称号,中石化董事长等20位企业家获得中国功勋企业家称号。(2007年2月4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
这还是该节目中那个典型的软广告板块【资讯速递】当中的一则消息。这种留给关系户用来发布相关捧臭脚文字和画面的地方,汇集的全部都是这类货色。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审定委员会,这都是些个什么样的机构?不知道。怎么我听上去,与那个被媒体称之为“两个人忽悠了全国13亿人”的全国牙防组之类的大忽悠很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协会学会研究会委员会数不胜数,而在针对企业的里面,什么中国企业研究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等等,不时也弄出个什么评比结构来,让患上了内容饥渴症的媒体饕餮一番,形成这类机构与媒体共同联手欺行霸市造谣惑众自欺欺人的盛象。
这不,那俩什么破烂机构又主办了什么首届全国企业发展论坛,把什么国家电网公司捧上了中国功勋企业的高度,还把中石化董事长等人模狗样的主儿评为中国功勋企业家。
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冒出来了功勋企业。我最熟悉的,就是前苏联弄过功勋这玩意儿,然后就是穷得连肉都吃不起的朝鲜时不常就弄个什么功勋艺术家、功勋演员、功勋这功勋那,以我在井底之蛙的视野,还真不知道那地方是不是还有功勋乞丐、功勋妓女、功勋强盗、功勋蟑螂、功勋臭虫、功勋屎壳郎、功勋核试爆……什么的。
而国家电网、中石化都是些个什么东西?一个个假模假式人五人六的,没羞没臊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着强取豪夺的勾当。国家电网公司一帮子脑满肠肥闲寂无聊的家伙附庸风雅弄出了个什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遭到全社会的冷嘲热讽,这电老虎的嘴脸尽人皆知,就那破烂企业,搜刮民脂民膏,还腆着脸社会责任云云;而那中石化,不就是借着国际原油上涨的当口大发国难财,不仅如此,还从最高委府那里哭穷得到了数百亿元的投入,印证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法则的天经地义。
老潘我早就开始歇顶啦。现如今每天晚上往没头发的地方抹上点子被二锅头(当然啦,对嗜酒如命的我来说,免不了喝上一大口)浸泡过生姜,试图挽救水土流失的败局,还一个茂密的杂毛,开创泡妞新境界;不止如此,据说抹上生姜还有其他功用呢。没听人们说吗?有助于激发人创造的食品:生姜能使人的思路开阔,这主要是它所含的姜竦素和挥发油的作用。它能使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向大脑供应更多的氧。经常加生姜对新闻记者、艺术家尤为重要。和兰芹能激起人的灵感。和兰芹所含的挥发油能刺激人的整个神经系统,这是产生富有创新思想的前提。怎么着?别看咱处于社会最底层,获得还真是有滋有味儿的哪。
知识产权已成为中美贸易的焦点问题。去年3月2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3月27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抵达北京,接下来的主要议题将是美国贸易逆差、人民币汇改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也是继去年为处理中美纺织品争端后,古铁雷斯上任后第二次访问中国。随同古铁雷斯访华的有美国商务部长办公室主任克莱尔•布勤和亚洲地区副助理部长亨利•雷文等20余人。毫无疑问,知识产权已成为中美贸易的焦点问题,按照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的说法,“现在美国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上是全面侵权,不光是光盘还有小五金和汽车等,让美方损失240亿美元。”实际上,早在3月初,一场围绕知识产权的“战术攻防”已率先打响,由中国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公布的一份长达15000余字的《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的文件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向国际社会发布。该工作组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挂帅,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法制办、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等12个部门的一把手组成。虽然并非是仅仅针对美国的“行动纲领”,但是,计划仍对中美间的知识产权合作施以浓墨重彩。根据该计划,2006年,中美将举行知识产权高层会晤,包括两国专利商标局展开局长级会谈;定期召开中美电影版权保护协作机制联席会议,探讨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的有效模式;甚至派员分赴美国三大法律学院学习……
就此编辑部点评道:知识产权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老话题,美国近来将知识产权问题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声称中美之间最大的矛盾所在不是汇率问题,也不是贸易逆差问题,而是知识产权问题。这种咄咄逼人的背景下,中国出台《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成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反映了我们整肃侵权、以自主创新立国的诚意和决心。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过程,也很难做到在一夜之间全部消除侵权现象。迄今为止,行政执法在中国制止侵犯知识产权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立法和司法手段则相比较而滞后,法律体制也有待不断地健全。经济发展情况和国情的不同,都决定了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何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几乎狗屎一般。虽然我们知道,在大环境里,急功近利短视浮躁的社会风气甚嚣尘上,整个中国社会都弥漫着如此的荒凉哀怨行将就木的气息,可企业们却毫不留情地在谋财害命方面异军突起,过于短促的生命周期加剧了企业得过且过的生存制度选择,通过权钱交易所获取的生存空间远远高价于自主创新的卧薪尝胆旷日持久的收益。
其实,在中国政府部门已经全面转变为市场主体(这种状况也迫使中国所谓的市场彻底畸形化,也就是说,在中国根本没有货真价实的市场),所以,类似国家电网公司和中石化这类国有企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行使着太多的政府行政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国务院所有部委局办、以及地方上对口部门和机构都可以看作是企业,进行什么劳什子功勋企业和企业家命名时,太应该以那帮子主儿们为核心了。
没听见,被中国移动把持着的信产部的一窝蜂似的自主创新方面也不甘人后?去年5月19日快讯,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日前在第18届全球融合高层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娄勤俭表示,未来十年,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持续深入,技术、网络、业务以及社会、政治、文化互相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信息产业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娄勤俭强调,“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将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发展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信息产业部将关注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努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技术、资本与产业的融合,不断培育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这些官话套话的背后,也看得出来信产部作为利益集团,要通过八股八卦的官样文章向上要政策向社会要黑了心的人民的币。
不止是信产部。作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衙门的主导和身先士卒亲自操刀。去年6月21日快讯,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国家将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要将主要依靠原料资源和低成本人力资源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逐步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还指出,要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适度控制棉纺、化纤常规产品产能的扩张,重点在时尚品牌、研发设计、市场控制力等方面有所突破;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与东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承接来自中心城市、沿海地区以及国外的产业转移。
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迅速成为过街老鼠,国内无法无天的恶性竞争打出了国门,遭遇到了类似俄罗斯新近出台的驱赶中国商人政策致使下的对中国人及其所附带中国货的阻止。这种情况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的委府发明的灵丹妙药就是什么自主创新,提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这是可能的吗?痴人说梦呢吧。
也不止是纺织业。被全世界关注的凯雷收购中国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案件,也引发了自主创新狗皮膏药的泛滥。去年5月17日快讯,热望并购中国徐工的美国凯雷,也许将最终止步于一份“红色名单”前。我国政府正在制定中的一份文件,计划明确列出一份20到40户企业的名单,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直接点名保护,禁止这些企业被外资控股。这份旨在规范外资在中国装备制造业中的并购行为和准入门槛的文件,已经完成初稿,目前正在国家发改委与各方的讨论之中,经过征求意见和修改,有望于近期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出台。除了这份名为《关于对装备制造业改制(投资合作)中维护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审查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外,国务院还正在酝酿成立一个类似于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部际联席会议,这个由发改委牵头、商务部、财政部等参与的协调机构,将对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所有重大外资并购项目进行审查。据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介绍,这份文件(或法规)将从三个层面对外资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并购行为进行约束:(1)明确一批企业,数目在20家到40家,直接点名保护,这些企业不能被外资控股,并将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发布。(2)规定一批敏感行业不能被外资控股,比如说核电设备、6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机、5000千瓦以上的用于石化行业的离心压缩机等等,共有十几种产品不能外资控股,此限制可以法规形式明确。(3)对并购行为规范程序,一是严格审批,规定多大规模以上的项目就要由中央政府来审批;二是要科学决策,不能只是地方领导一人说了算,要充分听取企业经营者的意见并建立专家评议制度。据悉,目前这份《通知》中,共有20家企业名单位列其中。不仅如此,文件中还要求建立外资项目并购的后评估与责任追究机制。若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勾结外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将依照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此编辑部点评认为:中国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中,不可能是一再被动地引进资金、技术,而应有选择地引进资金、技术,政府应该引导并支持中国企业学会掌握引进资金、技术的主动权。可以说,中国制造的升级,不仅仅是所制造产品的升级,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与企业开放的理念与行为的升级。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利用外资,应该是中国选择外资,合资或并购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即将出台的这份《通知》强化了政府在其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引导与调控,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其实,各地竞相卖国求荣,这原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咱们国家上一任国务院领导人到了美国,不也胆战心惊卑躬屈膝地对着米国人说着什么“我是来请美国人民谅解的”的吗?(这种自我矮化的国家行为让国际上所有华人华侨非常难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卖了多少民族利益?入世条款被国际上认为是新时代的巴黎和会21条。在国际上被认作是禁区的国家金融和农业,不也被大门洞开,让外国资本长驱直入?这种丧心病狂的改革开放,现在已经使中国农业面临灭顶之灾,使得人们在入世之初那种农业并没有出现狼来了的判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
而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这种被出售的状况更是触目惊心。我以前针对这类事情也胡说八道过不少。最终,委府还是贼走关门表面上亡羊补牢地将所有责任都付诸于自主创新上。
詹小洪在《中国改革》2006年第5期上撰文介绍,“韩国自主创新的奥秘”:政府狠促科技创新;国民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法律保驾护航;清晰的科技政策;研发(R&D)投入增长快;重视科技人才。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这在中国是可能的吗?对号入座地看,有哪一条是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的?
最终,我们还是可以从这样的事例当中找到答案。去年6月12日快讯,就在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麒麟操作系统软件被指涉嫌抄袭后,近日又有Linux专家表示:“至今国际正式发布的Linux内核文件中,尚没有中国人开发的一行代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红帽、甲骨文、Novell、惠普、IBM、英特尔等美资商业公司大量技术被Linux内核小组接纳。据统计,这些公司已经占据了90%的Linux内核贡献者席位。尽管未能进入系统内核开发,并不意味着不能享用内核技术,但技术空心化争论正在中国Linux产业圈内弥散。不深入“内核”工作的国产Linux企业前景堪忧。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在国际上参与过Linux内核程序实际开发工作的中国人只有一度被称为中国Linux之父的龚敏一人。“但龚敏所开发了约3000多行Linux代码,最终并没有被采用。”上述Linux专家透露。另外,中科院计算所Linux安全专家谢华刚曾经因一项安全检测技术有望成为Linux内核开发成员,但最终也没有被接纳。专家表示:“这些年来,国内Linux企业所做的大部分集中在汉化和一些简单外围应用开发上。”但国内Linux产业力促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院士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和个人对于Linux内核的贡献将随着Linux在中国的推广而与日俱增。作为一个被国家视为战略性的项目,由于投入的形式复杂,涉及部门和项目很多,7年来中国政府到底向Linux投了多少钱难以统计。1999年中科院筹建中科红旗,联合了上海市政府和信产部入股。后来,上海市政府和信产部又分别投资入股了拓林思中国和中标软件。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委也投资组建了共创开源公司,后又入股南京新华。由中科院、上海市政府、信产部、北京市科委四家政府机构投资的5个Linux,每项投资都不低于几千万元规模。更多的间接投资还包括为了推动Linux开源产业发展,国内给几家企业提供便宜地皮、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但大量投资与大力扶持之后,中国Linux等开源软件在今年4月份被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Dancefire(网名)撰文《麒麟操作系统内核与FreeBSD5.3内核的相似性达到了99.45%》披露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麒麟存在严重抄袭行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说:“国内Linux产品基本上是抄来抄去,没有多少创新,这可能会给产业发展埋下很大危机。”
编辑部煞有介事地点评着:自1999年中科院联合上海市政府、信息产业部筹备组建红旗Linux项目为始,中国扶持Linux至今已7年光阴。这七年中,中国每年实际投入到Linux方面的钱都有几亿元人民币规模。作为国家“863”软件重大专项研发成果,难道结果换回来的只是一个基于公版开源内核的“抄袭产品”和产业空心化的现状吗?此外,被寄予厚望打破国际巨头对IT产业垄断的Linux,至今还看不到前景。Linux开源反而成为垄断性巨头谋求产业转型的手段。这是否是对多年来千辛万苦尝试出来的开源软件的商业化模式的一种讽刺?
看到了吧。现如今的中国,无论什么改革,都会演化为利益集团对社会的掠夺;而在自主创新的名义下,污泥浊水汹涌澎湃,什么乱七八糟古今中外的垃圾都可以向里面装,耗费了太多的国民财富,结果却还是拦不住中国向着墓地一往无前。
于是,再来看开篇那个软广告当中的人模狗样们及其所获得的中国功勋企业和中国功勋企业家的荣誉称号,以及类似国家电网和中石化这些张开血盆大口侵吞了我们太多保命钱的寡头们,当然也就不会认为,自主创新会在中国成为救世良方,只不过是个尽人可夫的婊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