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谁不宽容“改革失败”?

火烧 2008-1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强调社会应宽容改革失败,支持改革者,反对只站在自身利益角度阻碍改革。呼吁领导干部以百姓为本,推动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实现科学发展。
谁不宽容“改革失败”?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改革者,还是对改革者吹毛求疵,这恐怕是当下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了。“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优良品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深植国人心灵深处。中国老百姓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宽大有气量的群体之一。下岗的工人、失地的农民、承受巨额高等教育费用的家长,他们不都是在坦然地承受改革中这样那样的失误吗?
  然而,如今在某些人的眼里,中国的老百姓似乎变成了一群“白眼狼”,动辄对官员们的改革吹胡子、瞪眼睛。对于此等有意无意“抹黑”一大片的论调,有才思敏捷之士喊出激愤之言:百姓不反对改革,只反对不站在百姓的角度改革而已。
  既然中国的广大老百姓不反对改革,并且还十分真诚地容忍改革中难以避免的某些失败,那么,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官员为什么老是觉得有人在反对改革呢?这些反对改革的人到底是谁?
  事实上,反对改革的,正是某些抱着一己之私的官员和那些在改革中“趁火打劫”的既得利益者。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不要片面追求短期政绩,难道老百姓不拥护?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分权和制约,难道是老百姓在阻挠?对那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谁在反对?公务接待费向社会公开,又是谁在那里说难、难、难?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老百姓不缺乏宽容“改革失败”的心理准备和胆识气量,中国最缺站在老百姓角度义无返顾地推进改革的官员。改革尤其是改革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候,毫无疑问地需要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但是,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决不能一味地把责任推给本来就坚决支持改革的广大老百姓,更不能罔顾实际胡说八道。否则,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说过:改革不仅这一代要搞,下一代也要搞;在我有生之年要搞,比较年轻的同志也要搞,娃娃也要搞;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无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来分析,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来看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这一论断都是正确的。
  改革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改革同样未有穷期,支持和反对改革的声音永远不会停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干出一番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改革业绩,绝对离不开广大老百姓对“改革失败”的宽容。但是,要得到老百姓的宽容,领导干部们半点也不能宽容自己的私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