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纪念杨柄同志

火烧 2021-12-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纪念杨柄同志诞辰百周年,回顾其生平贡献与学术成就,包括著作、文集及思想影响,展现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1.jpg

  在这个圣诞节氛围很浓厚的日子里,也有很多人不为所动。即将迎来毛主席128周年诞辰了,各地人民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我自己的事情终于可以告一段落,需要快马加鞭的完成这篇纪念杨柄同志的文章了。过洋节也不算是什么太稀奇的事, 但是圣诞嘛,终究是个宗教节日,还是不过为好。

  这位同志和我们的党是同一年出生的,今年他也迎来了百岁诞辰。

  杨柄(1921.12.25-2006.11.7)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诗人,湖北红安人。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室任主任,1988年离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和美学理论研究。

  他潜心治学,编著而成《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9月版)、《列宁论文艺与美学》(漓江出版社1988年10月版)这两部巨著,合计二百余万字之多。毫无疑问的,这是他长期研究得出的硕果。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火苗,在他的苦耕下,越发的蓬勃了。此外,他撰写的学术文章还大量刊发在报刊论丛上,但仅有少数整理成集。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一件事,也还是份很庞大的工作。他已出版的著作除上述提到的,还有:《美术·花卉·自然美》(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艺和美学理论》(知识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华诗词的爱国主义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红楼走笔》(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魏巍评传》(与方东、田怡合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等五种。

  他是一位极有个性和情操的无产阶级普通战士,正大光明、正气凛然、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他把自己的任何工作岗位都当成战场,打好每一次仗、站好每一次岗。他始终全心全意地为着理想和追求争分夺秒、孜孜不倦、不遗余力、鞠躬尽瘁。他的兴趣和爱好十分广泛,除了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和美学的研究以及古典诗词的创作。其他如历史、书法、建筑、园林、花卉、盆景、自然美等等,都是他涉猎的领域。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他趁搬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分配的一套位于方庄芳古园新居的机会。将已有的文稿初步整理了一遍并送给我阅读和提出意见。在这份《杨柄诗文举例》的材料中,他写道:“我已出版的书(著作、编注、合注)累计逾三百万言。已发表的诗词两百余首。论文、散文、杂文约一百五、六十万言。兹从中挑选小部分,分九辑,订六册,提请审阅指正。”这九辑分别是:《坚持———运用———发展》、《党必须领导文艺》、《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和美学理论———无产阶级文艺和美学的战略学》、《向延安红玛瑙学习》、《驳议》、《诗论与诗词》、《三国与红楼》以及《其他》。我猜想这可能是他打算编辑《杨柄文选》或《杨柄文集》的总体构想吧。    1991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花卉、自然美》一书,是他1984年至1987年间发表的有关论文集(只是付排时追加了一篇1990年春撰写的《纪念碑的宣传》)。他对这本200多页的书特别喜爱‚还未出版就约我写书评。等到几年后书问世时,因为错误太多甚至在扉页上将他的姓都排错了,他又感到啼笑皆非,非常遗憾和失望。

  当他把印好的书中的几十处错误用红笔一一改正后交到我手中时,我不能不放下手头上一大堆工作,埋头阅读这本著作并撰写书评,以表达我对这位老者的微薄支持和敬意。这篇题为《山水花木寄深情》的短评在1993年第2期的《花木盆景》上刊出后。他对文中引用的“朝看释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相当欣赏。拿着这期刊物笑眯眯地对我说:“我是朝看‘马列’经,暮念‘莱茵’咒啊!”

  他还根据年青时唱过的一首湖北江汉平原民歌的曲调填词创作了一首《不尽江河滚滚来》的歌曲。这首歌共有七段。第一段是:“莱茵河上红旗飘/无产阶级觉悟了。/《共产党宣言》在船头开航道啊/驶向美好的大目标/共产主义必来到!”后面几段分别歌唱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经历。他在最后的《附白》中写道:“全世界一切江河的革命波涛,必将卷遍五大陆的所有天涯海角,五大陆的革命之路都是丝绸之路,条条通向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黄棕黑白各种肤色的劳动人民,都将以最绚丽的鲜花和最美妙的歌舞,献给银髯飘拂的、慈祥的马克思!”我试着按照他寄来的简谱,一段接一段地哼唱起这首家乡的民间小调,不知不觉中竟忘我地也沉醉到一个崇高而美好的未来理想境界。①

  杨柄同志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和那些自诩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是有天地之别的。早在80年代,非毛化的妖风兴起,杨柄同志就在为左翼报刊《时代的报告》撰稿。到了90年代,由林默涵、魏巍同志主编的《中流》杂志创办后,杨柄同志也积极的参与其中,为其撰稿。其要者有:《〈讲话〉首先是整风文献》、《一项重要理论工程——读〈列宁论文艺与美学〉》、《平等剥削劳动, 是资本的首要人权》、《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文艺与非社会主义文艺》、《森林必然覆盖全球——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划破资本主义夜空的万里闪电——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读吴冷西〈十年论战〉》等等论著。可以说, 杨柄对《中流》做了很大贡献, 大大增添了《中流》的理论含量。②

  杨柄同志的离去令人扼腕,他是在2006年11月7日13时不幸逝世的,。他的死不明不白, 据当时的说法, 他是在龙潭湖散步时, 被人推入水中溺死的。至于被什么人推入水中的, 就没有下文了。我觉得这位朋友死得实在太窝囊了。时至今日, 我不能不留下一段文字表示深深的悼念。杨柄同志不幸去世实在是我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呜呼杨柄!痛哉杨柄!③

  我对杨柄同志的学术体系还没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我收集到了杨柄同志的几本书,读一读这些书,我感觉是很深刻的。但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浅薄,我没办法做出更深刻的研究。我写的部分但愿不要成为杨柄同志的一种羞辱,那就足够了。以后某天再回来看这篇文章,会鞭策我不断努力学习。

  杨柄同志有这样一句诗,“身赖工农熔俗骨,书攻马列铸诗魂”。这是一切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学习的。

  参考资料:

  ①第6~9段选自涂途.“蜡炬迎风笑里焚”———祭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杨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6期

  ②第10、11段节选自魏巍.“身赖工农熔俗骨,书攻马列铸诗魂”——痛悼杨柄逝世一周年.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6期

  ③同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