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杨元元君
这是我知道的,海事上半年刚死了不幸的老师,下半年又发生学生的惨剧。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绝非和谐的人间。一个活生生青年的生命的逝去,她悲愤的呐喊响彻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校领导”以及复旦叫兽胡首菌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十一月二十六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暴死二周学校瞒不下去的时候,从网上知道的。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才有一个详细的帖子告诉我,说:这就是杨元元死去的原因。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生活压力所屈,拼命学习,以期来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可敬的母亲,虽然丈夫在她年轻时就离世,但是她的母亲—这位坚强的女性,仍然坚韧的教导自己的子女努力学习(杨元元君还有个弟弟,是一位博士生)进取着人生!
待到杨元元君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的09级海商法硕士,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进取的青年,一位想用知识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青年,一位孝顺母亲的青年,在屡次向学校申请给自己的母亲一个能够栖身的小床—这床仅仅容得下一位穷苦的母亲,却遭到无情的拒绝的时候;当学校某些领导将母亲逐出,使母亲独坐在室外寒风凌烈的上海的冬天的夜里的时候。杨元元君黯然至于泣下,最终她绝望于这冷酷的世界,绝望于这所谓的名校的伪善,绝望于这曾经是自己奋斗而考取的学校的时候,她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以这火红和热烈的生命作为她最后的无声的呐喊与反抗!
四
然而事实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我不知道,为何这学校的那些所谓的领导能冷血到如此地步,那些所谓的规定为何在这弱势的母女面前,竟丝毫没有一点温情!
但同学们就有通知,说不能透露任何消息!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学校驱逐这位可怜的母亲是于规定有凭的。还有,她没有钱,读什么研?应该先工作。是啊,只有狗才知道中国的大学生已然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这社会冷漠而绝情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所谓大学,不单是教人知识,更是导人向善的场所。假使杨元元君的申请能得到某位领导的批准,那么,她的母亲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栖身之所;假使某位领导出于人道主义最基本能为杨元元君或者她的母亲安排一个打扫卫生或者是其他的杂务,使她有碗可以存活的食物;假使杨元元君中得彩票的头奖,可以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为母亲买一处房子,使这位母亲能在历经人生的曲折后,享受天伦之乐;假使……可惜,没有假使。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杨元元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助人为乐,同情弱者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这学校死掉了,有这学校无情的规定----像北极的冰山为证;只有我们这些苟活者还在网上呻吟。当那些学校的所谓领导毫无怜悯惋惜之情的坐在有着空调暖气的房间里面喝茶吸烟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千年的文化传统和美德的伟绩,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那些毫无怜悯的人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只期望,当我们在危机时求路人的帮助,不会让他们以为我是“钓鱼”的鱼饵;我只期望,当我老去时,跌倒在路边,路人不会认为我是赖上他们的“碰瓷”;我只期望,当我穷困无助时,能有人给我一点食物,不会认为我是“假乞丐”;我只期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杨元元君!
十二月十五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