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画像
孟子是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亚圣。孟子生平和孔子很相似,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爱学习,勤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盛衰皆因人民,兴盛是人民的支持,衰败是因为人民觉悟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君王就成不了君王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尚能认识到“民为贵”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进步到了今天,历代王朝的变更与更迭,更为我们留下了血淋淋的深刻教训,没有了民心,没有了人民的拥护,靠单打独斗,武艺再高强,力量再巨大,也必将是一事无成,一败涂地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人心齐泰山移,没有了人心就没有了力量,只有人民的积极参与,积极支持,积极拥护,个人的雄才大略才能体现,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
民心不可违。让人民满意,才能高枕无忧;让人民幸福,才会长治久安;让人民放心,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之所以为世人仰慕,就是因为他讲的东西经得起时间的验证。。。。。。
------写于2014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