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西双版纳魅影:看官商合谋侵吞民间资产的丑剧

火烧 2009-06-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官员与英茂集团合谋,擅自将集体企业改为国有并低价贱卖,引发工人维权抗争,反映官商勾结侵吞民间资产的严重问题。
西双版纳魅影:看官商合谋侵吞民间资产的丑剧
作者:百草止水 提交日期:2009-6-22 9:49:0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79317&PostID=17823502&idWriter=0&Key=0
    
  
    云南省有个西双版纳州,这个州有个勐海县,这个县里发生了一桩非常不美丽的事,一群官员伙同一个财团共同掠夺和抢劫民间资产,就是那个曾经非常有名的业界效益最好的勐阿糖厂和景真糖厂。这两个企业都属于集体企业,可在2003年的某一天,突然被县工商局将企业性质由集体改为国有,接着便在国企改制的旗号下以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卖给了英茂集团。
  
    这两个企业都是集体资产啊,是全体员工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可是有关官员既不依法与企业员工商量,更未经企业员工同意,就擅自变更企业性质,并自作主张予以贱卖,这不是明目张胆的违法犯罪吗?广大企业的主人得到了什么?除了一部分人留下来继续工作,其余的仅领了一点可怜的遣散费就走人了。本来企业就是自己的,可有一天有关官员说他们给卖掉了,而且卖了个低价。更可怕的是,这低得可怜的卖身价也不给主人,而是由接收企业用原企业利润将工人遣散了事。这就是美丽可爱的西双版纳吗?这就是人民公仆在为人民服务吗?
  
    勐阿和景真糖厂的工人显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千方百计地搜索了不少证据,然后拿着这些证据走访有关部门。可是从县里到州里,再从州里到省里,无人安慰,更无人受理。多次上访未果,今年2月,他们一纸诉状将勐海县工商局告上法庭,因为正是他的非法行政导致了此后的一系列悲剧。可是,工商局也一肚子苦水,他们说,他们是依据县领导的指示办的,是为了响应县里整合糖业资源的利国利民之举,然后依据政府出具的资料进行变更。所以工商局告诉领头的张永华,说他们应该告的是县政府,而非工商局。不出意料,勐海县人民法院不予立案,就这样,就连官司也没得打了。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所有的合法道路都已经被堵死,怎么办?实在出于无奈,张永华他们就率领职工走到县委县政府的门前坐了下来,他们挑着横幅,喊着口号,多数时间是默默地坐着等着公仆们的接见或回复。千呼万唤的领导没有出来,一向忠心耿耿的警察叔叔们来了,以非法会集威示的名义,冲散了队伍并抓捕了数位带头人,其中就有张永华。后来,多数带头人被批评教育一番后陆续释放,只有表现最积极的张永华依然在里面培训。呜呼,诉冤无路,张永华之流就只能身陷囹圄。面对苍天,百草止水止不住潸然泪下。
  
    当然,张永华他们不是一个人在作战,社会贤达中有良心者纷纷予以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他甚至在美国出差之际都念念不忘,不断通过越洋电话了解情况并给予指点。《投资家》杂志派出记者进行专访,并将详细案情发表于杂志2009年第三期,本文的主要资料均来自网上转载的来自该杂志的资料。《曾经德隆》一书的作者王世渝,更是在该书中揭示了德隆集团与云南英茂集团的关系,为我们厘清英茂集团脉络和找出两糖厂被吞并的内幕提供了重大帮助。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庄清忠等律师更是鼎力支持,张永华他们一路走来离不开律师们的细心指导。当然,还有那些中国最可敬最勇敢的网民们,他们的持续关注更是张永华他们坚持斗争的坚强后盾!
  
    那么,英茂集团收购勐阿和景真糖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啊,2000年以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国企改制潮,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将手里的国有资产卖掉,使地方国企一律变身为民营企业。同时,各地也借国企改制潮掀起了促进集团化的资产重组运动,于是各种各样的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涌现,中国的企业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又大又强了。在这种背景下,英茂集团成为云南省第一家改制企业,并借改制东风一鼓作气收编了八个糖厂,从而从无到有一下子就成了云南省糖业老大。勐阿糖厂和景真糖厂是当时云南效益最好的糖企,后来就鬼使神差地成了英茂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英茂集团是如何并吞勐阿和景真两糖厂的呢?原来,英茂集团第三任董事长叫李新华,他与神秘莫测的新疆德隆集团关系密切,英茂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德隆集团的秘密指点。后来,李新华升任云南省长助理,不久就转任主抓经济的云南省副省长,后来又转入其他大型国企任职。一朝大权在握,李副省长便招德隆进驻云南,协助制定云南省国企改制和资产重组事宜。就这样,早就觊觎云南糖业的英茂集团,在省领导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将第一个收编目标锁定为勐阿和景真两糖厂。
  
    时值改制与重组风潮,勐阿糖厂也在酝酿着自己的改革,从而正式与县政府展开了国资退出事宜的谈判。什么?国资退出?你百草止水不是说不是国有企业的吗?原来,在勐阿糖厂建设之初,勐海县政府为促进就业曾出资100万元,当时也未言明是投资、借款还是扶持。尽管如此,这100万元也仅占企业起始注册资金的三十分之一,其余的全为企业自筹。就算这100万是政府投资,可也仅占不到4%的企业股份,以区区不足4%的国资又如何能够称得起国企?所以勐阿糖厂的注册性质自始至终就是集体企业,直到2003年勐海工商局擅自更动。正式改制时勐海县政府累计已经从勐阿糖厂借债2000万元,县政府最初要求,这2000万债务全免,另外还要分给政府1000万。后来,这一价码继续攀升,除继续要求免除债务外,分给政府的钱提升到2000万元,否则就不许改制。正当勐阿糖厂内部犹豫不决地商讨之际,政府与企业的改制谈判悄然终结,不久工商局将企业注册性质擅自更改为国有企业,接着政府与英茂集团商定出售勐阿和景真糖厂,且收购方案由英茂自行制定。就这样,前后不足6个月的时间,英茂集团就成功地吃下了云南效益最好的两家糖厂。
  
    正当英茂集团紧锣密鼓地迅速吞并勐阿和景真糖厂的时候,另一个大企业集团也看上了这两家糖厂,并试图推出更高的价码和英茂竞争。谁知勐海县政府果断予以拒绝,心甘情愿地以最低价码卖给英茂。如此诡秘莫测,这里边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猫腻,其中英茂集团省里有人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就这样,在排斥一切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英茂仅以7160万元就成功收购了勐阿和景真价值2亿元的净资产,而且这7160万元还要分两次支付。可是当年仅勐阿糖厂就有账面净利润3000万元,也就是说英茂分文不出,仅用勐阿和景真两糖厂的利润进行分期支付就成功完成了收购,而且还用这两厂的一部分利润遣散了一部分职工。显而易见,这7160万元的收购款,全部落入了政府的腰包,比之当初政府索要的免债2000万和现金2000万来多了近三倍的价码。难怪勐海县政府要擅自更动企业的注册性质,敢情是轻轻一动笔触,就多出了五千余万的进账,这笔生意真的太划算了,难道有MBA高手在暗中协助策划?
  
    更令人惊异的是,英茂集团此后参与了云南另一家糖企德宏糖业的收购,不过这回有了竞争对手,所以英茂集团被迫出资2.1亿元才成功得手。然而让勐阿和景真两糖厂职工气愤的是,德宏糖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其净资产已是负数。如此企业居然能够花费2.1亿元,而净资产2亿元的勐阿和景真居然才卖了7160万,这到底是为什么?更令人眼花缭乱的还在后面,英茂收购德宏糖业后,与包括勐阿和景真在内的其他糖厂,一起合并为英茂德宏糖业,简称英茂糖业。接着,英茂糖业被一个名叫“联洁”的外资公司收购,从此成了外商独资企业。联洁公司注册于2006年9月4日,注册地是英属维尔京群岛。联洁公司完成收购后,英茂糖业的管理体制丝毫未变,以李锦泉为首的原领导班子继续控制这家外资企业,并为联洁糖业在香港上市奔忙。这恰恰说明,联洁公司可能是英茂集团在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一个皮包公司,不过是为英茂并购云南糖业迷局脱身的金蝉之壳而已。
  
    过去,我们听惯了国有资产被侵吞被贱卖的丑闻,尽管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可有人说他们代表全体人民履行职责,于是中国最广大的屁民们便心灰意懒地低下了头。如今,我们看到,有一群官员上下其手,联合不法商人侵吞民间资产,甚至不准投诉不准上访,乃至不准冤民们在有关部门的门口静静地坐着等待公仆们的接见。呜呼,我实在无话可说。不过,也许是百草止水过虑了,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当官商合谋强拆民宅频频上镜,当官员奸淫民女四处横流,侵吞区区两个民间糖厂又算得了什么?
  
    【注】详细内容见《投资家》杂志2009年第三期,有关部门如有不忿,可以跨省抓捕。但是,抓捕时,请带好有效证件,并列明抓捕罪名,本人将备座奉茶相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