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硬碰硬,实际有妥协
表面硬碰硬,实际有妥协
——评范长龙访美及中美关系的最新动态
张志坤
前一段时间,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着实剑拔弩张了一把,紧接着传来了中国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美的消息,两国军方达成了若干重要的军事协议,诸如《中美陆军交流与合作对话机制框架文件》、《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等,看看文件中这些“交流”、“合作”、“谅解”等字眼,让人浑然以为中美两军之间是多么友善和谐!这样说来,难道他们忘掉彼此间南海问题上的冲突与对峙了吗?
当然不会,南海冲突与对峙已经成为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不容回避也不可能回避,此次中国军委主席范长龙对美国的访问,即非例行公事,更非行礼如仪,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冲着南海冲突这个焦点去的,但诡异或者滑稽的是,中美两国都采取了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迂回办法。
表面上看,中美两国继续在南海岛礁问题上硬碰硬,美国方面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填海造地的立场没有变化,而中国则继续强调中国的行动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给人以各说各话的印象,似乎中美两军的此次互动无关乎南海现状,对南海问题不产生明显影响一般,其实不是这回事。在表面的硬碰硬之下,是中美两国有实际上的妥协。
妥协首先表现在他们给自己搭了个台阶,扯出了一块遮羞布,即上面所说的两个文件。这样一来,中美两军就可在借此踩踩刹车,不用在冲突与对峙的路上继续下滑了。也就是说,虽然彼此都恨得牙根疼,恨不能一口咬死对手,但现在还总得握手才行,这就要有个借口,有点装饰,于是就只好拿那些不痛不痒的皮毛东西来说事了。
当然,这样的表面文章终归于事无补,中美军方都需要实打实的东西,所以双方还在访问的背后发生了实际的互动,只不过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在中国,很快公开宣布“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也就是不再填海造岛了。这等于是变相地、部分地呼应了美国的要求,但又面子上过得去,因为美国要求的是停止“填海造岛”,而中国方面停止了“填海”,至于“造岛”,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造”的将是岛上的建筑。这样的宣布,时机微妙,对内对外也都交代得过去,可谓神来之笔;在美国,以前放出话说将派舰机进入中国所造之岛的十二海里之内,现在有了新的海空“谅解”,今后美国大概也就擦擦边就算了事了。这样的交易当然不能写出了,不但不能写出来,明确说出来可能都要感到不好意思,最好的办法就是彼此都心知肚明。
因此,有评论认为,通过此访中美之间一个时期的对峙关系可能缓和了下来。这大概是真的。笔者以为,这预示着中美两国两军之间大致上打完了一个回合,已经一局终了,各有所得。
但是,这种缓和充其量也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就像海上起伏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两个浪峰之间的平静期,那是美国找茬寻衅的时间,如果美国不能很快地找到新爆点,中美新的冲突与对抗就稍晚一点回来,如果很快找到,那么中美新一轮的冲突将再一次很快到来。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今后不但将继续发作,而且还将发作的更加厉害。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之所以经常在中美关系问题上食言,他们并不是要刻意去撒谎,而是没有认识或者不相信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