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致富工具一瞥
30年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致富工具一瞥
依据1978年至2007年gdp增长率变化趋势曲线图,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下30年来致富举措:
其一,农村从公社大队走向乡村之后,即实现了大包干制度后,农村快速完成了私有化,经济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但经过几年时间即到1984年经济就发展到顶峰。三四年的时间就将个体农业的最佳状态及原来的荒地之源用尽,实现了经济的飞跃。而此时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始成为部分先富的工具,而个体化之后,真正能办起企业的不过是一批贷款户而已。在那个求大于供的年代,谁办谁发财了。因此个体农民靠种地彼此间没有什么差距,而办乡镇企业倒是富了一批人。
其二,自1984年之后,连续五年依然保持着高增长,但因为商品短缺,政府采取了价格双轨制,这样一部分靠近权力的人靠价格差富起来,这是第二个致富工具,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其三,经过八九风波之后,经济徘徊了三年,小平南巡之后,迅速推动了市场化改革,尤其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到1994年左右又迎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高峰,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其四,国企改革进程中,引进了股份化改革,而股市开始风起云涌,在股市中一部分庄家还有一部分擅长炒股的人富起来,股份制作为致富工具富了一批人。
其五,为了进一步市场化,让居民储存的货币流通起来,政府又出台了三项致富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改革。福利分房逐渐被商品房取代,在房地产市场迅速富起一批人,包括炒房的群体。教育改革,让教育相关的产业富起来一批人。医疗改革,也让医生群体富起来。而这三项致富工具实际是将众多百姓的钱划到了少数人的腰包。
其六,今天致富工具已经越来越集中在金融领域,银行推出大量理财产品,再到基金模式、最近的股指期货,都开始正在让一部分资金大鳄更加富裕起来。
其七,伴随着社会流动资金的积累,加之外资的介入,在股市房市无利可图时,他们还进入民生领域投机,诸如操纵大蒜、普洱茶等产业,而这些操作还是属于金融领域的投机。
我们从经济改革总的趋势中,可以发现其实我们是通过农业私有化、工业私有化、金融私有化、民生负担化完成了少数人的致富,而其中流淌的一个主线就是官员权力伴随私有化成为致富最核心的工具。现在面临的就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抑高、稳中、提低,逐渐过渡到中产阶级占社会主流,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政治上人民能够监督官员。官民问题不解决,贫富差距不会缩小。而群众监督官员的经验,我们传统实践中最有借鉴意义的就是文化革命。因此解决今天及未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必然诉求政治上的有序文革的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