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卫兵今天成了一顶丑化对方的帽子

火烧 2010-0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红卫兵被后人丑化为帽子的现象,分析其历史背景与革命精神,强调破四旧与个人崇拜的复杂性,呼吁正确认识红卫兵运动的价值。
革命,是照亮人间的火焰。
革命者便是那窃火者。
千万年来,人世间亿万数芸芸众生,习惯于弯腰低头于自己的方寸天地间。
然而总有另一群人,他们习惯于向着苍天,奋力攀登,窃取火种,温暖人间。
他们有的成功了,但是更多的人,却倒在了半路,凝固成跋涉者的雕刻图。
红卫兵,就是一群凝固于理想大道上的跋涉者。
毛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他先后带领着三代学生军跋涉在理想的通天大路上。
他们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
毛主席带领着前两代学生窃得了他们的火焰,但却由于他的去世而把红卫兵遗失在了半路。
于是前两代人获得了人世间的荣耀,而红卫兵获得的却是羞辱。
学生,是社会的心灵。
学生运动,就是社会良心的发泄。
所以毛主席说: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都没有好下场。
红卫兵运动是一场学生运动,而今天,红卫兵却被一些人别有用心地扭曲成无比幼稚的顽童,无比可笑的小丑,无比疯狂的斗牛,无比凶残的恶魔。
于是,在今天的网络上,红卫兵就成了一顶帽子。
一顶用来丑化对方的帽子。
红卫兵真的是那么丑陋吗?
红卫兵被后世精英们诟病的无非是两条:一,“破四旧”中的暴力倾向。
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关于在文革红八月中,红卫兵破四旧时候对人对物的巨大破坏,
我是这么看的,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首先,红卫兵运动是场革命,不能用和平时期的法律制度去衡量这场运动。
革命就是要打破旧的条条框框。
对旧的体制来说,他是无法无天;但是跳出这个旧体制来说,他就是有法有天,这法就是毛泽东思想。
破四旧本来是指破脑子里的,意识形态的四旧,结果在有些红卫兵的手中,变成了只破有形的四旧,变成了形式主义。
一种思想成为流行思想的时候,总会有人把它变成形式主义的东西。
比如佛,本来教育人们要普渡众生,行善积德。
但后世的佛教徒却大搞形式主义,结果却变成了大修寺庙,大塑金身。
杜枚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些寺庙浪费了多少财力,这些钱财当然只能是从贫困农民头上盘剥。
佛的偶像,背叛了佛的精神。
前些年全国大造佛寺,我看到许多寺庙的说明都是说:此庙曾遭红卫兵破坏,如今海晏河清,乃得重建。
当时我就想:红卫兵破得好,养这么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干什么?
那些拜佛建庙的人,若真有善心,平时少剥削人,去西部多建几所希望小学才是正经事。
这里,形式主义的破四旧,破了形式主义的佛教。
所以红卫兵破有形的四旧也有许多正面的地方,比如禁赌,比如破除封建迷信,比如请客送礼。
当然那些只搞形式主义破四旧的红卫兵,对人用打,对物用砸的方式。
直接背叛了红卫兵运动的精神。
形式跟内容是统一的关系,但当形式搞过了头,也就走到了内容的反面,背叛了内容。
红卫兵运动中最丑陋的行为莫过于打人致死。
今天的资料显示,红八月中打人的多为干部子弟组成的老红卫兵。
这些干部子弟都有着严重的特权意识。
因此他们才敢打人而无所顾忌。
而这些特权思想正是红卫兵运动清理的对象。
所以干部子弟的老红卫兵最终被真正的造反派红卫兵替代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点,关于个人崇拜。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一,偶像崇拜。
这是青春期必然的现象。
每个人都是从模仿走向成熟的。
现代社会没有毛泽东了,但是狂热的偶像崇拜依然存在。
那些歌星影星的粉丝比起红卫兵来,狂热,迷信,丝毫不逊色。
现代青年不同于过去,只是崇拜对方分散了,不再是一个人而已。
二,领袖崇拜。
作为一个政治领袖,对他的崇拜总是从身边人开始的。
一个政治人物不能吸引大批的同道环绕在身边,他就不会成功。
对毛泽东的崇拜首先是他的战友对他的崇拜。
这种崇拜不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
否则在文革中倍受打击的杨尚昆,罗瑞卿们,文革后就不会一如既住地保持对他的尊敬。
这种崇拜,建立在高尚的人品与无与伦比的才能上面。
所以,林彪说崇拜毛主席要崇拜到盲目的地步,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这句话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中共高层的心声。
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这一点。
红卫兵只是接受了这种崇拜的幅射。
由于被崇拜者确实值得崇拜,所以几十年后,许多红卫兵依旧保持着对毛主席的崇拜,并且持续不断地有大量的新崇拜都者加入。
而当今那些建立在虚假宣传上的歌星崇拜,犹如水上写字,青春一过,瞬间就逝。
三,思想崇拜。
红卫兵崇拜的精髓就在这里,只有崇拜毛主席思想的红卫兵才是真正的红卫兵。
有些人死了,对他的崇拜也就结束了。
有些人死了,他的思想却留了下来。
只要人世间还残留着一丝一毫的剥削,他的名字便依旧是一面摧人奋斗的旗帜。
这个名字就是毛泽东。
今天,明天,所有聚集在这面旗帜下的人们都是红卫兵,并为此而自豪。
红卫兵的时代是一个历史实验的大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大时代啊。
引用英国人狄更斯的话说:“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愚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面对希望,我们面对渺茫;我们奔向天堂之路,我们踏入地狱之门…”。
纵览人类历史,一切变革的大时代,都是智慧与愚昧一道,光明与荒唐齐飞的时代。
面对这个大时代,自私的人,只能看见愚昧和荒唐。
“红卫兵”一词的创造者,著名小说家张承志,至今仍以自己是一个红卫兵而自豪。
因为他从红卫兵运动,从这一大时代中看到的是智慧与光明。
一切仰望苍穹,俯看众生的心灵,都会在这一大时代中看见智慧与光明。(原著 独寒水 转入文字有改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