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诚考验”到“山寨双规”
题目的后半部分大家一看就知道,说的是三位农民冒充纪委干部将一位真正局长“双规”起来而且得到大量腐败线索的当代官场传奇,笔者姑且名之为“山寨双规”。而前半部分则出自改革开放初期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标题好像是《那遥远的芳草地》,里边一个重要而且是高潮的情节就是“忠诚考验”。说是知青农场的老场长(大概属于“三八式”老干部),看到许多知青似乎有严重的思想问题,担心他们会经不起重大的政治考验,于是半夜三更突然组织了一场“严峻考验”,让睡得迷迷糊糊的知青们受到“反革命分子”的严刑审问,以此来检验知青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检验的结果是让老场长相当满意和放心,知青们虽然平时有些吊尔郎当,但在关键时刻还是立场分明而且意志坚定。当时这个情节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几乎与此同时,在遵义老家也流传着一个笑话。《山寨火种》电影摄制组在娄山关下的板桥镇街上拍摄国民党军队抢劫老百姓鸡鸭蛋果的镜头时,当地老百姓因为不明究里,纷纷惊讶道:
毛主席才走几天,你们就回来啦?!
当时老场长组织的冒充反革命对知青们的“忠诚考验”,那是组织上或者说官方通过特殊方式来检验知青们的政治质量,而现在发生的三个农民冒充纪委对局长的“山寨双规”,除了诈骗犯罪的法律性质外,倒也不妨提炼成老百姓对官员们的一场“廉洁检验”。让我们感到反差较大的是,当年的知青们面对假装的反革命分子都没有拉稀摆带,可是如今的局长同志却原形毕露。这恐怕实在让我们的那位老场长想不通,更让当年那些知青及其后代们也想不通。笔者有时甚至在想,假如各级纪委受到这个“山寨双规”惊人效果的启发,忽然将所有局长召集起来搞一个“双规演习”而且现场直播,看看能够不拉稀摆带的冒号们能否赶上当年知青们“忠诚考验”的通过率——这当然只能想想而已,因为它完全不符合“惩处少数、教育多数”的反腐方针啊。
从改革开放前夕老场长组织的“忠诚考验”,到今天农民们实施的“山寨双规”,已经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前,作为老百姓的知青们大多经受住了组织上的考验,可是在今天,能够经受住老百姓“山寨双规”的冒号们还有多少?想来不管是双规者还是被双规者,大家都心中有数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