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回扣猛如虎 医生拿回扣为何屡禁不绝
医院药品回扣猛如虎 医生拿回扣为何屡禁不绝
蔡金安
病人看病难,是如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尽管遮遮掩掩,但在老百姓眼里,医院医生收回扣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总听到卫生主管部门在谈惩治医院回扣,但收效甚微。受利益驱动影响,医生给病人开大处方成了常态。医院其它部门拿回扣隐藏得挺深。不断增高的药价和不断增多的用药量,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体、精神上的损伤。
医生回扣占药价20%
近日,一张用药清单在网上论坛曝光:“每开出一支氨曲南的药品,医生可拿到6.5元的回扣”。而惊现“回扣清单”的医院,是刚刚获得“2009年宁波市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宁波市第一医院。
根据清单显示的数字计算,该药品在该院共销售了4079支,销售额131751.7元,回扣23755元。每支单价32.3元,每开一支的回扣是6.5元,也就是药品单价的20%。
清单中涉及最多人数的肝胆胰外科,该科有11位医生的名字出现在清单中,其中7位使用量较高的医生被注明了回扣金额,最高的一位总计开出372支,回扣2420元。
回扣惊人市民忧
宁波一院是宁波市仅有的两家三甲医院之一,在市民中口碑不错。去年医院的药品收入为3亿多元,氨曲南属于中档药品,价格不算贵,使用数量不多,在抗生素中大概排在20位以后。清单上的用药量是今年某一个月的用量,如此一个用量不多的药品,尚且能为医生提供如此丰厚的回扣,有市民担心:“一家医院使用的药品上千种,如果药品回扣之风不绝,不知还有多少百姓的钱要进入医生的腰包?”
去年,宁波查处一起医药代表在当地医院公开发放现金回扣的案件,有关部门当场从其包里搜出29只尚未分发完的信封,内有现金13000余元。
法律法规制度形同虚设
我们痛心地责问:为什么回扣之风屡禁不绝?
从这个案例中看到,法律法规制度在医院形同虚设。
早在2001年,宁波就规定,收受超过200元钱就属违纪,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也将医务人员收回扣列为违法行为。
氨曲南是一种抗菌药物,是二线药,不是首选。该药物在宁波一院只有主治医生以上级别的医生才可以开具,但事实一般医生也在开。
有法有规有制度,药品回扣仍然畅通无阻,这是法规制度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
为遏制回扣,搞了个药品集中招标,可是此法也不灵。药品中标后,只是允许其产品可以进医院,但实际使用多少掌握在医生手中。只有医生多开方子他们才能扩大销售,于是药厂就千方百计做医生工作。医药代表用钱开道,无孔不入,许多医生成了俘虏。
除了医生收回扣,医院其它部门肯定也有份。那张回扣单所涉及人员、部门、数额如此精确、详细,还能打印成清单,一般没有内部人员帮助,医药代表不可能拿到。宁波市卫生局也称,由于加大了对统方单的管理,目前只有信息科、药房或医院高层才有可能拿得到这样详细的清单。
结论是:医生和其它部门,还有某些领导,结成利益链条,各自收回扣,团结一心,共创回扣“佳绩”。
无力的惩治像耳旁风
“惩治医院回扣之风要打持久战。”宁波市卫生局监察室主任蒋建伟说,这些年卫生局始终把医院行风建设廉洁执业作为重中之重,但医师收受红包、回扣等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笔者痛心地感到:市场经济下的许多法律法规制度都不灵了,在金钱魔力的驱使下,许多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只重视有利可图。许多措施,如集中招标什么的,都是花架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市场经济实行以来出现的许多问题,最终只有通过变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得到终极解决,否则,永远只能是隔鞋搔痒。
2010.5.3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