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医疗改革问题之一:药品回扣

火烧 2008-11-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探讨医疗改革中药品回扣问题,分析国产药品销售流程,包括厂家、中间商、医院销售代表及医生的利润分配,揭示药品定价与回扣机制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现在天天谈医疗改革,一说就说到什么‘以药养医’‘医生回扣’的问题上,很多人不了解医药行业到底是如何运转的,所以要想搞清楚医疗改革的实质,首先要搞清楚现在医疗行业的问题。在这里我就先简单的讲一下‘医生药品回扣’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药品大致分为进口药,合资药,国产药。进口药是我们国家的保护品种,利润大多是进口药拿走了。所以就不讲进口药了。  

以国产药品来说吧,这里要说明一下,我这里说的药品,是以口服药为准。一般国产药很少有一类新药的,所谓一类新药就是原厂研制,有专利的药,一类新药在国产药当中绝对是举起十根手指数出来都有得剩。我们国家自己的药,最好的也不过是二类新药。但其实也不多。然后就是民族保护品种,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政策保护的。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和专利优势的普通药。而这些没有什么专利保护和专利技术优势的普通药品,要想能在市场上进行销售,那就只有靠给医生回扣这一条路了。  

一个普通的药,在我们国家最少也有十个以上的厂家生产,有的多达三十多个厂家生产,不同的商品名,同样的化学名,几十家竞争得死去活来。  

这些药品基本上是用‘大包’的形式来推向市场的。所谓的大包就是说生产厂家没有能力进行销售,而只能拿出去承包给中间商来销售。  

 一般这种药厂生产的药品出厂价大概是国家定价的三成,也就是说如果国家定价这个药是10元钱,厂家卖给中间商的价格就是3元。厂家基本得利是5个点的利润。也就是5角钱。而如果是抗生素的话,厂家可能一成就能出货给中间商,因为抗生素用量大,绝对的薄利多销。  

中间商拿到药品之后,有些资本雄厚的可以请员工自己做。有的不行的就再转包。现在的情况应该比过去好,一般也就是厂家,中间商然后到医院的销售代表这三层关系。以前可能中间商之外还会有中等实力的承包商,然后才到医院销售代表。  

继续以10元定价的药来看,这个国家定价的价格基本上就是拿来进行药品招标的价格,这其中的利润怎么分呢?  

招标成功,厂家要交给招标平台每个品种300元/年的费用。而在招标过程中的文书,差旅费,电话费,上网费等等等等,就都是厂家或者中间商出的钱。  

好了,招标成功后,放到商业公司进行配送,商业公司提的点数大概是5-8个点。也就是5-8角钱。就按5个点算吧。然后药品进到医院加价15%,变成11.5元钱。这个价格就是病人买到手时的药品价格。  

好,现在来说一下中间商,销售代表和医生的利润分成情况。销售代表是药品能进医院的关键人物,所以一般中间商给销售代表的价格是招标价的50%。也就是说销售代表拿到5元钱的承包价。那么中间商的利润是多少呢?一般做这一行大包的人都是找商业公司开票来避税。通常是8%税点,2008年的税点好像已经提高到11%了。  

中间商的利润是10—5—3—0.5—(10*8%)=0.7元。  

那么销售代表是不是就可以拿到这到手的5元承包费用?不是的。这5元承包费用包括请客吃饭的公关费,包括给医生的回扣。  

一般医生的回扣是零售价的15%,而这个价格通常还只有那些有专利的进口药或者中药保护品种,二类新药才能享受到。一般国产药品大都要零售价的20%的回扣。抗生素甚至可以给到零售价格的40%。  

也就是说在销售代表的5元费用中,他必须给医生11.5元X20%=2.3元的费用,然后逢年过节要给医生送礼或者请医生吃饭以加深感情,形成利益同盟。那么销售代表实际能拿到的价格差不多也是2元。  

但是计算了如此清楚的利润分成之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有谁愿意去做一盒只能拿最多2元钱利润的药品?只有一种药品是销售代表,中间商愿意做的,这就是中国医院大量使用的抗生素。  

在这种药品上,厂家和中间商的利润百分比是不会变的。变的是医生回扣这一块。最少也要给到零售价格的30%,你这个抗生素才有可能经过医生的笔出现在处方纸上。  

11.5元X30%=3.45元。但实际上,销售代表一般都会给到3.50元,再加上请客吃饭什么的,自己到手的只有1元。  

一般一种抗生素只要能进一家三甲医院,一个月最少也能卖个3000盒,那么这个销售代表一个月也能赚个3000元。  

在医药销售这一行,由于抗生素利薄,所以一定要量大。但是量大的药,销售代表没有超强本事没有超强能力是无法做得开的,所以在医药销售这一行,能做抗生素的人都是牛人,顶级的销售代表。另外一个顶级销售代表的标志就是做大输液的销售代表。何谓大输液?就是给凡是来到医院的病人都能补液的药品。有些液体针剂单支的价格也很低。但通常这些药品都有这样的特性,低价格的针剂用量非常大。用量少的针剂则通常价格都很贵,而这一类针剂一般也只能称之为专科药,不算大输液。  

那么对于其他的专科口服药来说就完全不行了,现在这个年头如果零售价格低于20元钱的专科药,基本上就很难做得动。因为投入大,却不可能赚到钱,如果销售代表做一个产品,却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做的。那怕是只有5%的利润,他都会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类的销售代表是完完全全靠自己打拼才能养活自己的。所以那怕利润微薄,只要有利润,他都不会放弃这个药。但是到了2008年后的中国,20元以下的非抗生素口服药品,真的很难令销售代表赚到钱了。现在市面上卖的二十元左右的口服药品,大多是早期开垦出来的,而这个从开垦到回收期,大概要三年时间,三年后才真正进入红利期。  

药品回扣的大概情况便是如此,有些差异的话,我想也只是地区差异造成的点数有些微的差别而已。  

   

我在这里说一说我对医药回扣的看法吧,我的感觉是,如果一种歪风是整个行业都普通存在的话,那么我认为不是这个行业有问题,而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有问题。  

   

下次有时间,我再说一下中国的销售代表是如何工作的,医院又是如何采购药品的。如果要给医药销售代表下一个定义的话,有一个销售行业经理说的话可以作为对这一行的最高评价:如果你能做一个成功的医药代表,那么无论你去到其他的任何一个销售行业,你都一定能成功!  

医药代表是一群真正的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出来的人,稍微的含糊和假装有实力,都会被这一行业无情的淘汰。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