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关于“首善”陈光标的质疑汇总:捐了多少?收入几何?究竟图啥?

火烧 2011-04-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本文详解2023年智能家居设备选购核心要点,涵盖安防监控、灯光控制、语音助手等场景方案。通过专业评测推荐高性价比产品,助你打造智能生活。重点解析设备兼容性、节能指标及安装技巧,提供一站式选型参考。

睡不醒的迷糊网友发帖《拉屎不擦屁股?不能让《中国经营报》溜了》,说:“不少媒体根据《中国经营报》提供的线索,进行了再调查、再核实。一查,至少《中国经营报》指责的那几笔捐款,人家陈光标还真是真金白银兑了现的。于是网上骂一片。”

“网上骂声一片”,本网友并不清楚;不过,“《中国经营报》指责的那几笔捐款,人家陈光标还真是真金白银兑了现的”,恐怕未必是事实。

网上流传的“陈光标先生2010年慈善成绩单”,原始来源是人民网今年1月10日的报道《陈光标发布2010年“成绩单”:一路慈善一路歌》。

人民网的这篇报道,开头就说:“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今天,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通过本网发布自己2010年的“成绩单”。陈光标说:“我公布自己一年的慈善事业及环保产业成绩单,既是对人民的汇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它会鞭策我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

报道说“2010年,陈光标为慈善和公益事业捐款超过3亿元”,随后给出了“陈光标2010年慈善和公益捐赠的部分去向”,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份“慈善成绩单”:
“  1月13日,通过中国人权基金会向海地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1月14日,通过江苏省慈善总会向8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家属捐赠40万元人民币。

  春节期间,陈光标带领全国企业家光标榜样爱心慰问团,分5个小组共237人,分别在云南、贵州、四川、新疆、西藏等五省区进行了春节慰问活动,总共发放红包近10万个,合计人民币7100万元。此次活动共2780人捐款,包括企业家、公务员、普通农民等。陈光标个人捐赠了300万元。

  春节期间,送戏下乡50场,花费约500万元;向江苏省特困家庭捐赠食用油250吨。

  2月28日下午,陈光标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智利地震灾区捐赠100万人民币西南抗旱,捐款捐物共计约6700万元。

  玉树地震,捐款捐物共计约4300万元。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共捐款捐物约3300万元。

  江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灾害,江苏黄埔公司提供了27台设备、53个操作手参与到抢险中去,仅大型机械所消耗燃油费就达到约300万元。

  5月28日,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

  8月,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公益中国爱心联盟向舟曲泥石流捐赠1000万元、5000台电脑。

  8月11日,为支持新疆教育事业捐赠电脑1000台。

  8月13日,向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七眼镇夏官小学捐赠电脑50台。

  8月31日,通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巴基斯坦水灾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9月28日,捐款130万元修建南京紫金山登山道。

  10月18日,捐款6万元资助大学生发明智能交通信号灯。

  10月26日,通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向福建台风灾区捐赠100万元现金。

  11月12日,支持西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捐赠500万现金、1000台电脑。

  11月12日,向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人民政府捐赠20台电脑。

  11月12日,向南京市六合石竹镇小学捐赠20台电脑。11月12日,通过个人微博向网友捐赠电脑50台。

  11月13日,向江苏省慈善总会捐款60万元。

  11月29日,给南京环卫工过生日发红包及羽绒服约4万元。

  12月17日,向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家属捐款10万元。

  12月29日、30日,在有近9000名企业家参加的上海“亚洲超越极限年度盛典”和北京“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陈光标呼吁企业家们: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共同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仅仅一周时间就有数百名企业家积极响应号召,捐赠了近两万件羽绒服,以及人民币约3000万元。

  12月31日,在云南卫视《地球之声》大型跨年晚会上,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生态环保项目。

  2010年,陈光标还向一些集体和个人提供了数额不等的捐赠:向中国青年基金会捐赠800万元;向阳光文化基金会捐赠50万元,用于中国企业家慈善培训工作;向南京市总工会捐赠50万元,用于奖励特困劳模、帮助特困户;向“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项目捐赠20万元;向南京广电集团捐赠10万元,用于环保公益宣传;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5万元;奖励“文明之星”先进个人10万元;解决了来自全国各地求助的贫困大学生176名,帮助他们顺利入学;解决了83例全国特困家庭孩子生病治疗难题,计570万元。

  截至目前,由陈光标捐建的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2010年免费为大中小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培训近2万人,培训费用全免,花费约700万元。今年以来新增大型救援设备器械共花费1765万元。

  此外,上海世博会期间,陈光标组织全公司4600名员工分批分期参观世博,每人1000元,花费460万元。此举既让员工们开眼界长见识,了解世界及高科技,又培养了团队凝聚力,员工们都表示很开心。”

中国经营报针对这张成绩单进行了调查,在4月23日的报道《首善陈光虚实标之谜:公司财务糟糕 钱从何而来》中,对上述“成绩单”里的部分项目提出了质疑,本网友将上述成绩单中受到质疑的项目标注为红色。

本网友首先要指出的,中国经营报在这篇报道中提出的最大质疑是陈光标的年度捐款远远超过了他的公司的年度销售总额:“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003年黄埔公司销售收入783万元,利润309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至2009年的6年间,该公司一直陷入亏损状态。2009年亏损达1696万元。而工商资料同时显示,该公司的销售额从未过亿,其中2007年销售额为920万元、2008年销售额为4229万元、2009年销售额仅为3296万元。”

有人说:陈光标的公司不是商场,不存在“销售额”。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工商局记录的“销售额”是广义上的“销售”,不仅限于商品销售,还包括各种服务的“销售”。陈光标的公司提供的是拆迁服务,相应的“销售额”就是拆迁服务获得的毛收入,即没有去掉成本的收入总额。

按照人民网提供的数据:“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陈光标十年慈善捐赠总额已超过14亿元”“2010年,陈光标为慈善和公益事业捐款超过3亿元。
”。那么,他的公司2010年的利润总额至少得有三亿元,10年来的利润总额应当至少14亿元,否则公司早就该倒闭了!

然而,“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003年黄埔公司销售收入783万元,利润309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至2009年的6年间,该公司一直陷入亏损状态。2009年亏损达1696万元。而工商资料同时显示,该公司的销售额从未过亿,其中2007年销售额为920万元、2008年销售额为4229万元、2009年销售额仅为3296万元”!

如果工商局的销售额数据属实,那么,陈光标十年来的“超过14亿元”的捐款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工商局的销售额数据偏小,实际上陈光标公司的销售额和盈利都超过亿元,那么,这个公司可能就存在着严重的偷税漏税的行为!

这个问题,其实才是中国经营报提出的最大质疑,而陈先生对这个质疑根本没有半句回应!关于具体捐款款项的质疑,其实倒还在其次。

中国经营报提出的第二个重要质疑是“高调慈善的利益”,即“高调慈善”为陈先生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一部分的篇幅较长,本网友将其附在本帖的末尾。

关于具体捐赠款项,中国经营报的质疑如下:
1)“1月13日,通过中国人权基金会向海地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2月28日下午,陈光标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智利地震灾区捐赠100万人民币西南抗旱”、“向中国青年基金会捐赠800万元”这三项均没有查到;
2)“5月28日,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款项,最后“因无法开据免税发票而全额退回”;
3)“9月28日,捐款130万元修建南京紫金山登山道”的款项“截至今年4月底实际到账为50万元,而此时该登山道早已建好”;
4)“西南抗旱捐款捐物共计约6700万元”,其中5300吨矿泉水实际上是“与时任北京博宥集团董事长丁书苗联合捐赠”;
5)“玉树地震,捐款捐物共计约4300万元”也是联合捐赠,“时任北京博宥集团董事长丁书苗提供的1000万元,鄂尔多斯永隆商贸公司董事长李琳提供了 500多万元”。

以上的质疑,共涉及:虚报款项2000万,多报款项90万,将他人捐赠计入自己成绩的款项合计至少2000万。

第二天,东方卫视播放了《陈光标回应质疑:真金不怕火炼 不怕任何质疑》,并给出了相应的文字:
“  1、关于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的产权

  不实报道说产权人是陈景标,实际产权人是泗洪县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有产权证书为证。到目前为止,活动中心一直免费开放,所有维护费用、管理费用、清洁费用都是由陈光标个人承担,陈光标多次找乡政府洽谈移交事宜,但是由于运营费用比较大,移交不出去。

  2、关于农贸市场的产权

  不实报道说农贸市场的产权人是陈景标,实际产权人是泗洪县粮食购销公司,陈光标于2006年出资100万元把它租来,2007年进行了建设,建成后于2008年底移交给了天岗湖乡政府,有乡政府的接收证明为证。

  移交前的所有水电费、清洁费、管理费都是由陈光标负担,从未向商户收取过任何费用。

  3、关于2010年海地地震的捐款

  海地捐款共40万,是通过江苏省慈善总会捐助的,有江苏省慈善总会的发票一张和证书一张为证。

  4、关于智利地震的捐款

  智利捐款100万元,是通过江苏省慈善总会捐助的,有江苏省慈善总会的发票一张和证书一张为证。

  5、关于光彩事业的捐助

  陈光标向光彩事业捐款1000万元,有江苏省光彩事业基金会的发票十一张和证书一张为证,用于西南抗旱和舟曲抗震救灾。

  6、关于捐赠修建紫金山登山道

  已经完全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有捐赠协议和收款收据可以证明。

  7、关于2010年西南抗旱的捐助

  陈光标个人在西南抗旱中共捐助1200万元,有发票八张和证书四张为证。陈光标从来没有否认其他人的捐赠。

  8、关于玉树地震的捐款陈光标个人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共捐助1932万元,有发票两张和证书一张为证。陈光标从来没有否认过其他人的捐赠。”

本网友将上述回应中针对中国经营报的质疑的那些条标注了红色,以便对比。

将中国经营报的质疑与陈光标的回应两厢对照,可以看出以下事实:
1)陈光标向海地提供的捐款是“40万”,并非成绩单上的“100万”;
2)陈光标向智利提供的100万捐款确有其事,只是成绩单提供的收捐组织名称有误;
3)陈光标先生“5月28日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款项并不存在,陈先生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4)陈光标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的“用于西南抗旱和舟曲抗震救灾”的1000万元款项确实存在,但是,这个款项并不是受到质疑的款项;
5)“捐款修建南京紫金山登山道”的事,陈光标先生只是说“完全按照捐赠协议履行”,并未给出具体数额,因此,可以认为实际上确实“只到帐了50万元”而不是成绩单上的“130万”;
6)关于西南抗旱和玉树地震的款项,陈光标的回应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将与他人联合捐赠的钱物计算到自己名下的情况”。

综上所述:
1)根据中国经营报的质疑:虚报款项2000万,多报款项90万,将他人捐赠计入自己成绩的款项合计至少2000万;
2)根据陈光标的回应,属实的质疑为:虚报款项1000万(“5月28日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款项并不存在),多报款项150万(“捐款130万修建南京紫金山登山道”实际到帐50万,海地捐款宣称100万而实际只有40万),将他人捐赠计入自己成绩的款项合计至少2000万;
3)根据陈光标的回应,由于收捐组织名称有误而并不属实的质疑为:虚报款项1000万(向海地与智利各捐款100万和向“中国青年基金会”捐款800万)。

由此可见:1)中国经营报提出的质疑,从金额上看,大约有一半是属实的;2)陈光标先生的回应,大都是“文不对题”的。

中国经营报针对陈光标的上述回应,又发表了《逐一回应陈光标对少捐多报报道质疑》的回应文章,给出了本网友在上面给出的汇总。

到此为止,这场争议本来应该算是“落下帷幕”了。

然而,新京报今天的报道《陈光标央视展示捐赠证明 称不再回应任何质疑》却是:“。。。对于网上广泛流传的“陈光标2010年度慈善成绩单”,也是媒体质疑陈光标慈善注水的调查依据。对此,陈光标说,成绩单是网友根据其善举总结的,自己从未向媒体提供过“慈善成绩单”。。。”!

前面已经提到,人民网1月20日的那篇报道开头就说:“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今天,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通过本网发布自己2010年的“成绩单”。陈光标说:“我公布自己一年的慈善事业及环保产业成绩单,既是对人民的汇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它会鞭策我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

网上流传的“陈光标2010年度慈善成绩单”,来源就是人民网这则报道。按照陈先生的说法:“自己从未向媒体提供过“慈善成绩单””。那么,人民网今年1月10日的报道说“今天,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通过本网发布自己2010年的“成绩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新京报这篇报道的作者也对陈先生“自己从未向媒体提供过“慈善成绩单””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他在报道里随后指出:“昨日,有媒体透露,今年年初,陈光标身边工作人员曾联系该媒体报道陈光标年度慈善总结,并提供一份陈光标年度慈善成绩单。

今年1月10日,本报记者也曾接到陈光标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希望对陈光标的2010年慈善行为进行报道。随后,对方通过电子邮件将一份名为“陈光标成绩单”的邮件发到记者邮箱中。邮件中写着:“如果能够以专版的形式发布的话,还有一些内容。””

当然,如果仅从字面来看,陈光标先生说“自己从未向媒体提供过“慈善成绩单””可能确实是事实:向新京报记者提供成绩单的是“陈光标公司工作人员”,向人民网提供成绩单的想必也该是陈光标公司的公关人员,都不是陈光标本人。

不过,陈先生所谓“成绩单是网友根据其善举总结的”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除非他认为“陈光标公司工作人员”也都是“网友”。

那么,陈光标先生究竟是否有过主动“公布成绩单”的表示呢?请看重庆晨报去年3月的报道《陈光标:若成为人大代表将每季度公布成绩单》:
““为什么每年两会期间都像明星一样?”“做慈善为什么要这样高调?”前晚昨晨,记者与“中国首善”陈光标进行了对话。
。。。

记者:假如有一天你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你将如何履职?

陈光标:首先是尽我所能,为党和政府分担更多重任,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我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先富起来,使我有机会去帮助穷人。我要尽量回报社会,这也是10年来坚持不懈所做的。我会每个季度向人民群众公布我的成绩单。每个季度,我为人民群众做了哪些事情,哪怕我花钱做公益广告也要向大家报告。
。。。”

当然,陈先生“每季度公布成绩单”这个表示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若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一年之后,陈先生又宣布“自己从未向媒体提供过“慈善成绩单””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针对质疑今后不再回应,“这是最后一次回应质疑””。由此看来,陈先生是不打算“每个季度向人民群众公布我的成绩单”了,这是不是“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个条件没有满足的缘故呢?

————————————————————————————
附:“高调慈善”带来的利益和“为慈善所累”的经营状况(《中国经营报》)

1)“高调慈善”的利益

陈光标以高调慈善扬名之时,其公司业务也随之壮大。

这两年,陈光标自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保拆迁公司。其黄埔公司接过的引人注目的业务有迎国庆60周年长安街拓宽改造拆除工程、商务部老办公大楼拆迁、奥运会结束建筑物辅助拆除工程、央视过火楼金属幕墙拆卸等官方拆迁工程。

一位拆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陈光标的慈善之名为他的公司带来了不少生意机会。基于中国“首善”的名号,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给陈光标一个面子让其入围,而如北京的这几个工程,政治意义很重要,选择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而陈光标的慈善名气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央视过火楼金属幕墙拆卸是陈光标2010年拿下的大单之一。2010年4月,江苏黄埔接到北京城建集团央视项目总承包的邀请招标,7月23日中标,8月初,江苏黄埔的施工队伍进驻施工地点。

4月20日,本报记者来到央视园区北门处,发现整个拆迁工程已近尾声,过火的北配楼外周围已搭着网架,新的建筑材料已在进行安装。

几位身着“江苏黄埔”字样迷彩服的工人告诉记者工程已经完工,目前的少数工人主要是装运机器设备,至今已施工近8个月。当问及工程量时,几位工人都表示没有确切地了解:“应该有几万平方米,具体的只有陈总知道。”

而对于此次拆卸的总工程量,无论是总承包的北京城建集团,还是承接工程的江苏黄埔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过火面积可以作为拆卸量的参考,应在25000平方米左右。

至于此次拆除的经费,记者了解到,江苏黄埔采取“以料抵工”方式,即用拆卸下来的“废料”代替拆除费,陈光标此前曾表示,整栋楼拆卸下来,“废料”再利用,可产生约2000万元左右的价值。但具体数额,记者联系江苏黄埔并没有得到回应。

一位熟识陈光标的拆迁行业人士称,陈光标从事慈善是名利双收,一笔漂亮的捐款可以拉近与地方政府领导的关系,基于陈光标在人脉和慈善的铺垫,获得地方政府项目就容易多了。一些大工程,陈光标也动用了普通竞争者无法企及的政府关系,这也导致其他竞争者纷纷铩羽而归。

2010年9月18日,陈光标家乡的泗洪县化工厂整体资产拍卖,底价为2450万元,该项目为江苏黄埔副总陈景标竞购成功,价格为2020万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陈景标随后以2700万的价格转给浙江某公司轻松获利。

据本报记者调查,此次拍卖活动实为当地政府干预行为,主持此次拍卖的宿迁市茂盛拍卖公司向记者表示,这次拍卖并非市场行为,政府已提前打过招呼,因此现场虽有多人参与,但当时却只有陈景标一人举牌。

一位参与此次竞标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竞标中,后来从陈景标处转手的浙江某公司当时就在竞标现场,但一直没有举牌,而是等待陈景标竞得后再从其处购买,此次拍卖,当地政府早已有安排,实为潜规则。陈光标在地方政府间影响力可见一斑。

迄今为止,陈光标最大一笔捐赠当属2009年捐建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数额达1.3亿,也是被评为2010年“首善”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陈光标所言,该中心建好后,他又陆续捐赠了数千万的设备。

在该中心建好后,黄埔公司从位于南京汉中路89号的金鹰大厦23楼C座搬至于此,一位曾在此处采访过陈光标的记者表示,陈光标的办公室就位于此楼中,“里面很大、很豪华。”

记者看到,江苏黄埔并未在该中心门口挂牌,在官方网站上也未标注公司具体位置。据记者调查,该地块属于江苏电力公司所有,当年被地方政府以公益事业为名划拨给江苏黄埔暂时使用,一位南京国土局内部人士透露,近日,陈光标曾派人到局里询问该地块产权转让事宜。

一位南京地产界人士表示,这两年南京地价疯长,而该中心10米之内为新开建的地铁3号线,该地块已价值数亿元,如今看来陈光标未雨绸缪已久。“中心刚建好,陈光标就将公司搬了进来,现在又在筹划产权转让,怎么看都不像一次正式的捐赠,称之为投资房地产更为贴切。”

2)为慈善所累?

南京市洪武北路121号苏苑大厦21楼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是陈光标发迹之处。1997年,陈光标在此设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掘到了第一桶金。

2000 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当时南京为迎接世界华商大会,江苏展览馆旧馆需拆除,陈光标接手了此工程。拆迁工程是一座“富矿”,废旧钢材可卖给钢铁厂,报废车胎可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自此陈光标的生意全面转向拆迁工程。

2003年4月4日,陈光标设立南京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00万元,其中陈光标出资180万元控股90%,而另外10%为出资20万元的李德峰持有。到了2010年,该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其中陈光标出资4980万元。

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003年黄埔公司销售收入783万元,利润309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至2009年的6年间,该公司一直陷入亏损状态。2009年亏损达1696万元。而工商资料同时显示,该公司的销售额从未过亿,其中2007年销售额为920万元、2008年销售额为4229万元、2009年销售额仅为3296万元。

其中一个危险的信号是,2009年该公司总资产为1.05亿元,但负债为9969万元,按此推算,该公司负债率近95%。

此前,陈光标还曾用过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之名称,但本报记者在江苏省工商局查询得知,“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和“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该局显示均无此单位注册。

不过蹊跷的是,此前陈光标曾多次对外表示,江苏黄埔销售额已破百亿,2009年公司净利润4.1亿,其捐赠了3.13亿,做企业的1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达13.4亿元。在今年福布斯和胡润排行榜出来之时,陈光标也曾对媒体说,该统计不正确,他2010年的捐赠超过了3个亿。

可问题是,面对着公司如此糟糕的财务状况,钱从何而来?

陈光标曾表示公司95%的项目都是二手工程,据一位与之合作过的人士透露,二手工程的利润只有5%~8%,远低于一手的10%~20%,即便加上江苏黄埔的五金交电、汽车零部件等业务,利润也很难过亿。

2011年初以来江苏黄埔已陷入困境,陈光标也曾公开承认已经半年多没接到新业务,他曾表示,因平时将70%的精力放在慈善方面,公司才陷入困境。“照现在的积蓄,还可维持2年。”

一位熟悉陈光标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陈光标向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需要工程单子来救急:“因他是道德模范、中国‘首善’,政府应不会任其陷入困境。”

出手凌厉的捐赠让陈光标社会地位节节高升,他也因此获得了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57个市与县高级经济顾问等职务。

上述人士评价说,他受益于此,也为此所累。他或多或少想借慈善之名介入各地市政工程,而地方政府也希望借陈光标之名和其手中企业家资源为当地招商引资,此前,陈光标曾带多位企业家赴辽宁、宁夏等地考察投资环境,获地方领导感激。“即便公司遇到困境陈光标仍不忘记慈善,这对他而言也是种维护政商关系的投资,亏损是暂时的,关系到位了,财源自会滚滚而来。“

一位江苏慈善界人士说:最初陈光标在慈善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只不过后来倾向于炒作,并沉醉于此,开始注入水分。他说:陈光标现在为什么喜欢发现金和货物,就是因为这样不透明,无法统计总量和价值。“到底捐了多少,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本报记者曾屡次致电江苏黄埔宣传企划部部长蔡雯,并发去传真,要求采访陈光标,均被拒绝,而对于以上种种疑问,她在电话里对记者说:“你什么都不要问我,陈总是唯一的发言人。”记者联系陈光标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陈光标未能接受采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