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评李、黎关于《谁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之争
钱昌明: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评李、黎关于《谁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之争
现时文章独少正儿八经的学术探讨与论争。
日前在网上看到黎亚彬的文章——《谁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批驳李甲才的短文《“共产主义战士”用的没内涵了》(李文不主张随意给一些领导人冠以“共产主义战士”称号)。
原以为这是一篇针锋相对、激烈交锋的论战文章。鉴于“真理越辩越明”的想法,很想弄明白:究竟谁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为什么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
然而,读后却令人大失所望!因为全文根本没有“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的说理;有的仍是凭空的武断与“扣帽”,一味以气势压人而已。给人的印象:又是一篇“下三滥”的垃圾文章。
第一,不讲事实就“扣帽”,无非是仗“势”压人。
黎文以李甲才敢于对领导人《讣告》词说三道四,以强烈不满的口气写道:
“在当前中国不讲客观真理、只讲政治忽悠的舆论世界,对一个前国家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微词和贬义那是平常不过了。有意思的是,该文作者在以恩格斯和马克思一生都在与“冒牌社会主义者”作斗争的示例为证,说乔石、邓小平等是“冒牌社会主义者”的同时,其文章的思想、观点和逻辑却表明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
这就奇哉怪也!当今中国,在大讲“民主”,连开国领袖毛泽东都可任意“评论”(包括对被右派污蔑、攻击的“包容”)的政治背景下,为什么对乔石——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央领导人”就不能评论了呢?这难道就是“不讲客观真理,只讲政治忽悠的舆论世界”?再说,就因为李甲才不认同《讣告》中对乔石冠以“共产主义战士”称号,怎么就成了“其文章的思想、观点和逻辑却表明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了呢?
请问黎亚彬先生:你这是什么“思想、观点和逻辑”?你又是凭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和逻辑”,断言人家“才是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的呢?
第二,混淆“私有制”与“私有财产”内涵,鼓吹私有制。
谁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所指的“消灭私有制”,是指废除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它与“个人消费资料”(个人财产)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在描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时曾明确指出:那个时代,“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见《哥达纲领批判》单行本第13页)
黎文利用李文中的“一切财富归全社会共有”提法,故意把“一切财富”混淆为“生产资料”与“个人消费资料”两个概念。完全曲解了李文特指“生产资料”的原意。
然后,黎文又以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这一公认原则,提出他自己“按劳分配的原理和原则,首先是以私有财产,即资产阶级法权、财富的私有权为基础的”,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来忽悠人。从而想证明,社会主义阶段不能废除私有制——否则无法实行按劳分配;并以此否定李文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点。
不错,社会主义时代(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还不能搞按需分配,应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就是说还保留着一定的“资产阶级法权”,还不能实行“平等的权利”。但这决不是像黎文歪曲的那样,社会主义阶段必需保留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甚至大力发展私有制。
第三,不懂装懂,歪曲马克思主义。
黎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自居,硬说李文的“说法和观点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至少是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了无知和教条”。以笔者第三者立场看来,恰恰正是黎自己在不懂装懂,恶意歪曲马克思主义。最明显的有两条:
1、你说《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描述,“这种蓝图本身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蓝图,而只是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蓝图。在根本上就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求的。”
这就充分反映了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的浅薄,是不懂装懂。不错,这些有关共产主义的设想,最早确实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但这些天才设想得到了马恩的认同与吸收,因此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能因为人类由猴子(人猿)进化而来,而否认自己是人吗?笑话。
另外,空想社会主义所以成为空想,不是因为它对共产主义蓝图构想的错误;而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阶级斗争规律,因而提不出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结果沦为“空想”。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黎文口口声声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呢?
其实,《共产党宣言》说得很明白: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离开了就一条,就只能是修正主义,只能是假马克思主义。
李文以此为准绳,衡量所有口称“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者:认为凡能坚持公有制方向,并为此而奋斗终身的人,是真共产主义者;否则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这错了吗?不!一点也没错。怎么反倒成了“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了呢?这不是典型的混淆视听是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列宁不是也实行过“新经济政策”,搞过私有制吗?请注意,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了更好地战胜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无产阶级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而后退一步”。它有两大特点:一是政治上无产阶级牢牢地控制着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二是经济上国家牢牢掌握着经济命脉,其发展方向、目标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的。这与走资本主义道路完全是两码事。
当今社会,假货泛滥。“假作真时真亦假”。在政治思想界,假马克思主义理论泛滥成灾,这才是现实最大的危险!
附文1:
“共产主义战士”用的没内涵了
李甲才
乔石逝世了,享年91岁。他的确从1978年起,在改革开放时期担任过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组成者,这是毋容置疑的。《讣告》里的颂词结论谥号,如“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等都没有什么。唯独“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值得商榷。
不指乔一人,只是以此作为问题提出的切入点。恩格斯说得好:“谁要是象马克思和我那样,一生中对冒牌社会主义者所作的斗争比对其他任何人所作的斗争都多(因为我们把资产阶级只当作一个阶级来看待,几乎从来没有去和资产者个人交锋),那他对爆发不可避免的斗争也就不会感到十分烦恼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5卷380页)借用这条语录是说明,仅对这种没有共产主义内容因素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概念提出看法,不针对个人。
“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都是专用名词,有特定的内涵。“共产主义”首先是“共产”,不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是一切财富归全社会共有,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们自觉的第一需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就规定了“消灭私有制》”。这都不是几个人知道的秘密。
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将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后再将公有制变成私有制,就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著作论证,更没有只做不说,社会实践走在理论之前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先例实证。
苏共赫鲁晓夫在苏联还搞了个“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方案,历经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戈尔巴乔夫,结局如何人所共知。中国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中,连“共产主义思想”都删去了,实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方面的作为也是人所共知。
1978年,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在95%以上,绝对的主体地位。从1979年1月起,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到目前只剩下20%左右,农业几乎全部私有化,工商业等绝大部分也已经私有化,这其中的变化过程叫共产主义事业?参与领导这种事业变化的是共产主义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附文2:
谁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者?
黎亚彬
最近,“红歌会网”上有一篇署名李甲才先生的文章《“共产主义战士”用的没内涵了》,说是在乔石逝世的《讣告》词中,称乔石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值得商榷”的。
在当前中国不讲客观真理、只讲政治忽悠的舆论世界,对一个前国家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微词和贬义那是平常不过了。有意思的是,该文作者在以恩格斯和马克思一生都在与“冒牌社会主义者”作斗争的示例为证,说乔石、邓小平等是“冒牌社会主义者”的同时,其文章的思想、观点和逻辑却表明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
该文声称:“‘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都是专用名词,有特定的内涵。‘共产主义’首先是‘共产’,不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是一切财富归全社会共有,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们自觉的第一需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就规定了‘消灭私有制’。这都不是几个人知道的秘密。”
显然,该文的这种说法和观点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至少是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了无知和教条。事实上,“一切财富归全社会共有,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们自觉的第一需要”,这种蓝图本身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蓝图,而只是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蓝图。在根本上就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求的。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不是某种终极的目标和理想,而是现实的社会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说道:“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为核心的。而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是以《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这一基本原理对社会实践的要求是共产主义运动应以消灭资本剥削和压迫的私有制为首要目标,而不应以消灭作为财富所有制的私有财产为目标。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这些弊病(资产阶级法权以及按劳分配的所谓不平权利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我们据此看看李甲才先生那篇文章中关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这些说法和观点,明显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基本原则和原理的。其所要求和描述的“共产主义”根本就不是 马克思主义所要求和描述的那种共产主义,完全是一种错误、不科学、不现实的空想共产主义。因此,说到“冒牌社会主义者”,李甲才先生等本人才是真正的“冒牌社会主义者”。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必须是严格遵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客观经济原则和规律的。具体落实到共产主义社会上,首先就是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因为只有按劳分配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才能唯一地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与阶级分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按劳分配的原理和原则,首先是以私有财产,即资产阶级法权、财富的私有权为基础的。只有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之上,当人类真正不再需要私有财产制度时,才有“按需分配”产生和存在的可能和需要。李甲才等人不顾科学和现实,盲目地以按需分配的空想共产主义来要求社会主义,显然就是社会主义不得人心、无法实现,并最终在全世界跨大失败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固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但生产资料公有制绝不等于“一切财富的公有制”。“一切财富归全社会共有”,劳动者不能争取和占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不仅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也是脱离实际、不可能也不正确的,是纯粹的空想。对此,马克思说得明白:“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把这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知空想而不现实、不可行的空想的东西强行安在“共产主义”的头上,这是不是“冒牌社会主义”?
很明显,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至少在其初始阶段,在其主观意识中,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事业、私有化公有经济的打算和意图。他们只是想探索一条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只是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而不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共产主义。否则,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早期只需一个像戈尔巴乔夫那样的技巧型过渡,就可以达到其复辟资本主义的目标了,又何必、何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到今天?
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并非科学的、现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也无法有效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也不会以失败而告终了,中国也不会有改革开放,不会去探讨新的社会主义实现道路了。李甲才等中国左翼,明知过去的社会主义并不正确,却仍然要坚持,而且对那些真正想要坚持真理、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人们予以打击和污蔑,难道不是“冒牌社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否定在基本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前后两个三十年在根本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坚持和探索,只不过就像改革前出现了错误或失误一样,改革后期也出现了滑向“资本主义邪路”的错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显然在悬崖勒马,及时纠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毫无疑问,习近平是正确的,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当然,当前中国的阶级斗争是现实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挽救社会主义事业是何其艰难。习近平总书记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不是极左,而是极右。极右势力已然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不发动群众的阶级斗争热情是很难消除其障碍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左翼应该发挥正确的作用才对。只有秉持坚持真理的原则,真正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向全社会、全国人民宣传一个科学、正确、有效的社会主义,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重新信任,才能挽救我们的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毫无疑问,像李甲才等“冒牌社会主义者”因其不能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无法让社会主义重得人心,也是习近平 拨乱反正的一大障碍。
就在笔者刚刚写完这篇文章的6月18日,中国香港传出来一个大新闻:香港政改方案被香港议会否决。虽然其中有种种戏剧性因素,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就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无论是香港的议员还是市民,普遍都并不欢迎中共的领导。对此,显然应引起中共的十分警觉。如果中国再不去实践和宣传真正的社会主义,那香港的今天肯定就是中国内地的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