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未来改革之路
探索中国未来改革之路
这次上网陷入具体问题里,未能按原来想法谈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开始写了几篇,但不引起人们注意。这次从美国发端的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引起中国人思考自己所走的道路。
余下的上网时间不多了,需要用来收集网上的资料,因此博客不能继续写了,《评吴敬琏反思改革(二)》也不能续完,只从市场经济角度讲解决住房问题,要有总体观念。这个总体观念就是,房地产业既是龙头产业,它将拉动其他行动产业行业的生产;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或者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它又应当是社会保障事业。从这个总体观念出发,不应当追求住房生产本身的高利润,应当以薄利多销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安居,拉动其他产业行业生产发展。 目前房地产问题,在于单方面追求房地产本身的利润,而且价格严重脱离了价值。要果敢地把房价降下来,这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于吴敬琏反思改革的评论更不能完成。往后几篇是说明吴敬琏写《我认同“我们仍然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这个重要提醒》,并不是要回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他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概念是政治文明下的法治加市场经济。他认为应当从“权贵资本主义”的“命令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问题是,吴敬琏有什么高招避免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
茅于轼 先生要比 吴敬琏 教授可爱得多,在6月12日发表的《中国不存在经济危机,问题是出口太多》中,提出他的“想法是人类【我认为应当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逃脱经济危机”。他还在6月15日发表《中国不缺钱 解决危机要靠调整结构》,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看法:“我觉得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基本方法不是追求一个高的GDP而是要下工夫调整结构,第一个需要调整结构就是全国人民创造的财富,三个方面分配,就是老百姓、政府和企业。”他说:“财富分配不改变,只能依靠外需,内需起不来”。他的看法有道理。
现在中国不少的经济学家在谈中国经济已经触底。我现在只能把话放在这里,不能阐述:中国如果不进行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这条路走下去,困难才刚刚开始。道理就在《“金融艾滋病:世界金融与经济秩序危机”》、《“知识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完全生产》三篇文章里。
作为一个工人,我不无得意地看到2008年1月25日,我在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和《乌有之乡》上,发表《辩证地对待危机》所作的判断已经被证明正确。这些判断是:“美国已进入危机阶段” “美国主宰金融市场,主导世界经济的日子不多了。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发生改变,从现在的情况看,一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以一国货币为基准货币的情况也须改革。”“美国经济衰退,能给我国最大的负面影响有两部分,一是大量的美元储备贬值很大,二是较大影响外贸生产。”这些判断已成共识,得意处在于2008年1月那个时候,经济学界有几个有这样明确的认识,他们还在要政府防通胀呢。我还认为,我提出的应对危机的办法是正确的,可行的,必要的。
我之所以“得意”地提出,是说明“网络问政”的非常正确和必要;是希望党的高层领导能够注意、首先是网管能够发表我的意见,从美国发端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思考自己所走的道路和此后的改革方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