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韩令国:驳陈淮城市化强国论

火烧 2009-06-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驳斥陈淮城市化强国论,认为城市化并非强国要素,民富才是国强关键。指出当前土地垄断、房价操控导致民穷,农民工进城加剧社会问题,城市化反而加重负担,不适应国情。

  身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的陈淮先生,是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无论身份地位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均是本人所不能比拟的,按其身份、学历、职称与对国家的贡献来讲,对于陈淮主任的言论我们应当坚信其权威性,并且信服!

  自上一次陈淮主任抛出‘十大理由支持房价长期看涨’观点后,几天前陈淮主任在接受新华网邀访时又抛出‘城市化强国论’,无论从任何角度衡量其观点,皆令人匪夷所思故不得不与其商榷一二。

  陈淮主任的观点:

  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前提之一是必须完成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大多数人住在农村绝对成不了世界强国。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进行,这没有选择;这个进程已经大规模开始并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

  房地产市场中应有的参与者还远未全部到位,市场结构中,供给一方的开发商与需求一方的购房者直接在市场上对垒,市场缺乏风险分散的承担者,缺乏缓冲地带。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200年的发展经验证明,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越发达,市场化原则才能贯彻得越彻底。

  本人认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唯一标准就是民富,只有民富才有国强,而当前我国国情与符合强国条件的这一标准恰巧相反,我国当前国情为国富民穷。在不能改变民穷的情况下,增加城市化进程在当前资源配置不按平均分配模式进行下,土地由地方政府垄断,房价由政府财政与市场投机行为操控,加大城市化进程无疑是对民间资本的一种掠夺,当前经济已深受其害致使金融危机下内需无力,整个中国经济因受到外需市场挤压而千疮百孔,造成了大量人员失业导致整体人均收入下降的惨状。

  中国因人口数量过多以致城市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过多的进城人口因生存困难也引起无数的社会隐患(包括杀人、盗、抢等暴力事件急剧攀升),更削减了农业开发与农村建设的原动力,而随着当前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过多人口涌进城市将因此前社会保障缺欠导致无力生存,成为城市过重的负担,并不能对经济发展有所贡献,这一点是与其它发达国家所不一致的。

  当前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业模式分配不均衡、整体交通不完善造成的产业实体围绕城市分布,从6亿城镇人口与8亿农民的比例看,要多部分人挤进少部分人的生活范围本身就是对整体资源模式规划人为制造畸形的一种做法,以人口变化情况看,过度打造城市规模在若干年后城市将成为一堆钢筋水泥,并没有足够的人口来维系城市发展,而农村也必将荒废大量资源,从美、德等经济强国的人口居住模式看,城市化并不是能强国的要素。

  当前经济受制根本原因在于民穷,只有增加8亿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6亿城镇人口的收入,也只有这14亿人口富裕起来才会改变内需无力的现状,有了内需市场自然就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纵观当前及今后,成为一个强国的唯一标准就是经济实力,而我国当前最缺少的就是一个有强大的内需市场支撑的经济体系,也就是说提高当前的农业人口收入才是强国的唯一出路,可见城市化进程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提高当前农业人口收入的方式很多,例如农产品深加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修缮交通、完善通信,将部分新建产业设置到农村及政策鼓励资本向农村转移投资等等,这样既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又减少了农村居住土地资源的浪费,更减轻了城市化进程遭遇城镇就业机会贫乏而导致的城市负担,中国有14亿人口的吃、喝需求,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新型经济体的一只引擎,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以此看向农村投资与利用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比打造城市化进程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有长远意义。

 附新华网原文:陈淮:中国要成为强国必须完成城市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