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强推“绿坝”涉嫌防卫过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工信部推出了免费的“绿坝”过滤软件,据说可以有效过滤色情等图片和文字。而有很多有良知的或者说杞人忧天的人开始疯狂的下载这个绿色无污染更是本土的自主研发的东西。
要说绿坝为什么能够那么强大到打败众多的优秀过滤软件,本土化是他的一大优势。但想想看,为什么本土的人很多东西做的不如国外的好,而这个过滤软件做的这么成功,耗费政府大量资金来强制推广呢?我想无非是国外的人不屑于做这种东西。因为互联网是开放的。不管你是黄色的还是绿色的,在互联网上都是平等的。但已经有大量的关于绿坝使用的分析文章出来,其实绿色的绿坝并不能对黄色的图片或者内容实现完全过滤。而仅仅设置的fuck的关键词就已经造成了无数的健康的网站或者文章被屏蔽掉。
也许国外的很多父母都习惯了黄色的东西,进而把黄色的、便利的互联网内容变成了对孩子性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在国内出现了邓玉娇这样的英雄人物之后,法律界居然针对一个基本常识展开了漫长的讨论,防卫过当?如果把绿坝强制装在电脑里,是不是政府对普通电脑购买者的防卫过当呢?法律界也来一次研讨吧。
一般来讲,没有市场的东西或者出于社会保障角度的东西才会被政府保护。比如石油价格,政府会给石化等企业政策性亏损的补偿。而对于像绿坝这样的东西,显然不是出于社会保障的角度的,而且他不会杜绝网瘾和暴力犯罪的,甚至说他对网民甚至于低龄青少年的影响能达到一个多大的程度都有待观察,而如果说他没有市场,似乎又不符合政府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但事实证明,这样的东西确实是没有市场的,家家都可以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合理管理和疏导使其杜绝登陆黄色的网站或者减少其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风险。但现在这个事情被工信部越俎代庖了,太监不急皇上急?
拿了纳税人的钱,要为纳税人办点实事,这么多年还真没听说过谁为了黄色网站的事情把政府给告发了的,都是在私下里打听“艳照门”在哪还可以下载?所以说,工信部此举纯属画蛇添足,一年4000多万,还得让用户拼了命的卸载,麻烦不?如果绿坝增加这么一个功能--实时测算到底有多少台电脑上的绿坝处于启用状态,那么是不是下一个年度的5000多万强制安装的绿坝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用户大量卸载的话,第二年,工信部还会花4000多万来集采这个捕风捉影的东西么?
中国人擅长忽悠,其中以本山大叔为最强,但本山大叔有把人忽悠乐了的本领。某些政府部门希望被忽悠,那是因为被忽悠了会有很多的便利的、绿色的收入或者好处。温家宝总理已经在网上和网民交流,胡锦涛主席也上了人民网了,现在好了,如果有网友在网上发表一点激进的言论,绿坝直接过滤掉了,政府部门满意了?大禹治水的时候造就告诉过我们,凡事宜疏不宜堵,互联网本来如同一个波涛汹涌的河流,早晚要汇入汪洋。现在你给拦了一道屏障,生硬的给好好的一条河流里的沙子给淘干净了,那里面就没沙子了么?更别说你根本做不到。
所以限制网民从来不是解决的办法,如果限制黄色内容,那你去找网站去,如果限制反动言论,那你先看看自身做的是不是够格,如果限制国外的不良信息,那你去找GFW,都已经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了,非要再限制一下网民,用意在哪呢?莫非这个东西具有天大的本领,可以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上造就一个私家花园?然后大家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里自己和自己玩,那叫什么?
“这个东西挺好的,可以试一下。”不知道说出这些话的专家有没有在网上搜索一下网友或者技术人员们对此东西的评价,我相信有些所谓的专家并不想成为强奸民意的帮凶,但仅凭自己捕风捉影的类似于此软件的弱智过滤功能的一次尝试,就能擅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妄下定论。说实在的,我挺佩服这些专家说瞎话的勇气的。但我真的不敢恭维你们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